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书闵专利>正文

可更换按钮壳板的伞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按钮壳板的伞把手,其按钮纵向设置于把手的上部,其从把手的中上部开始向上延伸,一直延续到把手的顶部,从而使得按钮可以从把手的上部取下,且按钮分为外部壳板和顶持块,顶持块顶持开伞控制装置,以便于控制开伞,外部壳板嵌合于顶持块的外部的,能够为人的手或其它物体按压,按钮的外部壳板是嵌合于顶持块,便于其更换,而且嵌合结构不需要另外的部件固定,不需要粘贴,安装方便,并可适用于多种伞结构,并不限定于多节伞或者单节伞。(*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的零部件,准确地说是一种能够更换按钮外部壳板的伞把手,该把手能够在需要时或者按钮部位陈旧、破损时及时进行更换。
技术介绍
伞,是人们日常用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尤其在多雨的地区或季节,往往成为人们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开始是通过手动控制其开收,后来人们将其结构改进,制作为自动开收的折叠伞,通过把手控制伞的开收,例如专利申请02118051.2是自动收合伞,其是在把手中设置控制装置,控制伞的开收,使得伞的使用简易方便。同样,专利94211963.0也提供了一种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其把手设置有开伞翘杆,开伞翘杆枢接于把手的上部,把手中并设有开伞按钮,按压开伞按钮的上钮部可使该伞关闭。开伞按钮是滑套于把手内部,并分上钮部(用于按压开伞翘杆)和下钮部(用于推动弹片,控制开伞),该结构其按钮部位是固定的,随把手长期使用,不能更换,如果遇到破损、陈旧的状况无法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换按钮外部壳板的伞把手,该把手的按钮安装简易、方便,并可适用于多种伞结构,并不限定于多节伞或者单节伞。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换按钮外部壳板的伞把手,该把手组装方便,安装简易,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装饰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更换按钮壳板的伞把手,其包含有把手主体、开伞按钮,其特征在于按钮纵向设置于把手的上部,其从把手的中上部开始向上延伸,一直延续到把手的顶部,从而使得按钮可以从把手的上部取下,且按钮分为外部壳板和顶持块,顶持块顶持开伞控制装置,以便于控制开伞,外部壳板嵌合于顶持块的外部的,能够为人的手或其它物体按压,按钮的外部壳板是嵌合于顶持块,便于其更换,而且嵌合结构不需要另外的部件固定,不需要粘贴,安装方便。所述的可更换按钮壳板的伞把手,其按钮的顶持块外部设置有嵌合槽,嵌合槽的开口略小于其内部槽,按钮的外部壳板对应部位则设置有嵌合条,嵌合条的结构与嵌合槽一致,安装时,嵌合条从嵌合槽中顺序滑入,使得嵌合条能够稳定地约束于嵌合槽内,不能脱落,同时在需要时可沿着嵌合槽的方向,将外部壳板推出,使嵌合条脱离嵌合槽,即可更换外部壳板。上述的嵌合条及对应的嵌合槽可分别设置一个以上,一般情况下设置两个,以能够形成稳定的结构。所述的可更换按钮壳板的伞把手,其把手顶部还设置有顶盖,该顶盖一侧设置有缺口,且缺口对应于按钮的设置部位,便于按钮向内推压,按钮的顶持块和外部壳板可在此部位做按压运动。上述的顶盖,其下部具有卡扣,卡合于把手上,并扣持于按钮的上部,也可将按钮一并约束于顶盖内,即顶盖的四周是封闭的,但在安置按钮的部位设置有容纳按钮的缺口,就是说,顶盖其内部安置按钮的部位具有缺口,以使按钮能够做按压运动,但是又受到顶盖的约束,防止意外导致的按钮脱落。上述的按钮的顶持块和外部壳板,其下部都具有突出的卡条,设置按钮部位的把手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条能够嵌合于把手的卡槽中,以配合顶持块与外部壳板之间的嵌合结构,使得按钮能够稳定地固定于把手中。上述的按钮的顶持块,其上部具有向外扩张的突缘,且该突缘的结构能够嵌设于把手的顶端,向外顶持把手顶部的外壁。按钮的外部壳板通常大于等于顶持块的面积,而且原则上其可以制成多种几何形状,但是出于装饰性的要求,其形状的上部宽度要大于等于下部的宽度。所述的把手上部也可设置位于把手上的可更换壳板,该壳板通过卡合或者嵌合固定于把手上,且形状与按钮的外部壳板配合,不暴露把手的内部结构,与按钮的外部壳板形成搭配或对比,更能增加装饰性。本技术采用新型的按钮设置方式,将按钮从原先设置于把手内,改成从把手的外壁向上延伸,便于按钮的设置、安装,可用于多种伞的结构,包括单节伞及多节伞,也包括自动伞;同时,按钮设置顶持块和外部壳板,将外部所按压的部位制成单独的配件,其与内部配件通过嵌合的方式固定,不采用粘接或者其它的固定方式,不仅安装简易、方便,降低了制作成本,并赋予了按钮装饰性和观赏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反向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把手1上设置有按钮2,把手内部穿设有中棒装置4,开伞控制装置在该实施例中为开伞翘杆3设置于中棒装置4内,其扣钩伸出中棒装置4外,以扣合中棒装置,开伞翘杆的另一端则从中棒装置4的下部伸出,顶持按钮2,这样在按钮的作用下可使开伞翘杆3松开对中棒装置4的扣合,达到开伞的目的。参见图3、图4,按钮2纵向设置于把手1的上部,其设置方式是把手1的中上部开设有开口1-7,该开口1-7向上延伸,一直延续到把手1的顶部,按钮2设置在该开口部位,从而使得按钮可以从把手1的上部安装或取下。且按钮2分为外部壳板2-2和顶持块2-1,顶持块2-1顶持开伞翘杆3,以便于控制开伞,外部壳板2-2嵌合于顶持块2-1的外部,能够为人的手或其它物体按压,按钮的外部壳板2-2和顶持块2-1的嵌合结构为顶持块2-1外部设置有嵌合槽2-4,嵌合槽2-4的开口略小于其内部的槽,外部壳板2-2对应部位则设置有嵌合条2-3,嵌合条2-3的结构与嵌合槽2-4一致,安装时,嵌合条2-3从嵌合槽2-4中顺序插入,使得嵌合条2-3能够稳定地约束于嵌合槽2-4内,同时在需要时可沿着嵌合槽2-4的方向,将外部壳板2-2推出,使嵌合条2-3脱离嵌合槽2-4,如此可更换外部壳板2-2,而且嵌合结构不需要另外的部件固定,不需要粘贴,安装方便。嵌合条2-3及嵌合槽2-4分别设置两个,均匀分布在外部壳板2-2和顶持块2-1上,以形成稳定的结构。按钮2的顶持块2-1和外部壳板2-2,其下部都具有突出的卡条2-5、2-6,设置按钮部位的把手1壁上设置有卡槽1-6,卡条2-5、2-6能够嵌合于把手的卡槽1-6中,以配合加固顶持块与外部壳板之间的嵌合结构,使得按钮2的所有部件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于把手1中。从图4可以看出,按钮2的顶持块2-1,其上部具有向外扩张的突缘2-7,且该突缘2-7的结构能够嵌设于把手顶端的凹槽1-8中,并向外顶持把手1顶部的外壁。按钮2的外部壳板2-2的面积大于顶持块2-1的面积,以能够完全覆盖顶持块2-1,保持按钮2外观的完整性。原则上按钮2的外部壳板2-2可以制成多种几何形状,但是出于装饰性和安装的具体要求,其一般的形状要求是其上部宽度要大于等于下部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外部壳板2-2和顶持块2-1都是长方形,且二者的宽度相等,都是外部壳板2-2的长度略大于顶持块2-1的长度,以将其完全覆盖在按钮内。顶持块可为图示的形状,也可为类似或者其它的结构形式,其作用是顶持开伞控制装置,并不局限于具体的结构形式。把手1的顶部还设置有顶盖1-2,该顶盖1-2一侧设置有缺口1-4,且缺口1-4对应于按钮2的安置部位,便于按钮2向内推压,按钮2的顶持块2-1和外部壳板2-2可在此缺口1-4部位做按压运动。上述的顶盖1-2,其下部还具有卡扣1-3,该卡扣1-3与把手1壁上设置的扣孔1-5配合,扣合于该扣孔1-5内,并扣持于按钮2的上部;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按钮2一并约束于顶盖1-2内,即顶盖1-2的四周设计成封闭的结构,在安置按钮2的部位设置有容纳按钮2的外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更换按钮壳板的伞把手,其包含有把手主体、开伞按钮,其特征在于按钮纵向设置于把手的上部,其从把手的中上部开始向上延伸,一直延续到把手的顶部,且按钮分为外部壳板和顶持块,顶持块顶持开伞控制装置,外部壳板嵌合于顶持块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闵
申请(专利权)人:张书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