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35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铆钉上料装置,涉及铆钉上料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通过使用上料把手带动定位块向远离铆钉枪或产品的方向移动,后将铆钉组件放置于定位块顶端的放置槽中,定位块回位时带动铆钉组件进入到铆钉枪或产品中,完成铆钉组件的上料,上料完毕后,铆钉枪或产品下压下压块,避免限位块和下压块影响产品的加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精准的铆钉上料,且不影响产品加工的技术效果。

Rivet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钉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铆钉上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铆钉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化装配是指以自动化机械代替人工劳动的一种装配技术,在装配过程中,自动化装配可完成以下形式的操作:零件传输、定位及其连接;用压装或由紧固螺钉、螺母使零件相互固定;装配尺寸控制以及保证零件连接或固定的质量;输送组装完毕的部件或产品,并将其包装或堆垛在容器中等。在自动装配过程中,铆钉的上料进场通常采用手动上料。但是,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钉上料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底座与侧板连接,下压块与侧板连接,且下压块可相对于侧板滑动,定位块与下压块连接,且定位块可相对于下压块滑动;定位块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铆钉组件放置于放置槽内,且铆钉组件与定位块连接,上料把手与定位块远离下压块的一侧连接,上料把手用于带动定位块相对于下压块移动。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竖直滑轨组件;竖直滑轨组件设置于下压块和侧板之间,且下压块与竖直滑轨组件连接,下压块可沿着竖直滑轨组件移动,以使下压块可相对于侧板移动。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部;第一复位弹性部设置于下压块和底座之间,且第一复位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下压块和底座连接,第一复位弹性部用于使下压块具有远离底座方向的运动趋势。进一步的,第一复位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下压块与下压块远离底座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第一弹簧设置于第一连接杆上,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压块和底座抵接。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水平滑轨组件;水平滑轨组件设置于下压块和定位块之间,且定位块与水平滑轨组件连接,定位块可沿着水平滑轨组件移动,以使定位块可相对于下压块移动。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部;第二复位弹性部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弹簧;第二连接杆穿过定位块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下压块连接,第二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抵接端,第二弹簧设置于抵接端和定位块之间的第二连接杆上,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接端和定位块抵接。进一步的,上料把手包括握持端和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定位块连接,握持端与固定杆远离定位块的一端连接。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块;安装块与定位块远离握持端的一侧连接,安装块上设置有通孔,铆钉组件穿过通孔。进一步的,铆钉上料装置还包括磁性块;磁性块设置于放置槽内,且磁性块与定位块连接,磁性块用于将铆钉组件固定于放置槽内。进一步的,磁性块设置有多个;多个磁性块均设置于放置槽内,且多个磁性块均与定位块连接。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底座与侧板连接,下压块与侧板连接,且下压块可相对于侧板滑动,定位块与下压块连接,且定位块可相对于下压块滑动;定位块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铆钉组件放置于放置槽内,且铆钉组件与定位块连接,上料把手与定位块远离下压块的一侧连接,上料把手用于带动定位块相对于下压块移动。通过使用上料把手带动定位块向远离铆钉枪或产品的方向移动,后将铆钉组件放置于定位块顶端的放置槽中,定位块回位时带动铆钉组件进入到铆钉枪或产品中,完成铆钉组件的上料,上料完毕后,铆钉枪或产品下压下压块,避免限位块和下压块影响产品的加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手动上料效率不佳,且上料后需要精确的定位,否则将进不去铆钉枪头部,从而铆接失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精准的铆钉上料,且不影响产品加工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带有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带有磁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底座;200-侧板;300-下压块;310-竖直滑轨组件;320-第一复位弹性部;321-第一连接杆;322-第一弹簧;400-定位块;410-水平滑轨组件;420-第二复位弹性部;421-第二连接杆;422-第二弹簧;423-抵接端;500-上料把手;510-握持端;520-固定杆;600-铆钉组件;700-安装块;800-磁性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带有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带有磁性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铆钉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00、侧板200、下压块300、定位块400、上料把手500和铆钉组件600;底座100与侧板200连接,下压块300与侧板200连接,且下压块300可相对于侧板200滑动,定位块400与下压块300连接,且定位块400可相对于下压块300滑动;定位块400远离底座100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铆钉组件600放置于放置槽内,且铆钉组件600与定位块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所述底座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下压块与所述侧板连接,且所述下压块可相对于所述侧板滑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下压块连接,且所述定位块可相对于所述下压块滑动;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铆钉组件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且所述铆钉组件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上料把手与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下压块的一侧连接,所述上料把手用于带动所述定位块相对于所述下压块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侧板、下压块、定位块、上料把手和铆钉组件;所述底座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下压块与所述侧板连接,且所述下压块可相对于所述侧板滑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下压块连接,且所述定位块可相对于所述下压块滑动;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铆钉组件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且所述铆钉组件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上料把手与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下压块的一侧连接,所述上料把手用于带动所述定位块相对于所述下压块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滑轨组件;所述竖直滑轨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压块和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下压块与所述竖直滑轨组件连接,所述下压块可沿着所述竖直滑轨组件移动,以使所述下压块可相对于所述侧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部;所述第一复位弹性部设置于所述下压块和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第一复位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块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性部用于使所述下压块具有远离所述底座方向的运动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下压块与所述下压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压块和所述底座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晋龚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