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沧洲专利>正文

置物架的双向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70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置物架的双向组装结构,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 数个置物盘,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该盘以造型框架配合较粗的杆体构筑出置物盘的骨架,再于杆体间跨置排列有多个较细的杆条并加以焊结固定,另于置物盘四端角部位设有套管,套管内部设有呈喇叭状套孔; 数个定位套,为以塑胶材质制成的两件式并合套件,其设有喇叭状掣紧部,其内壁设有适当嵌肋,可配合脚架预设的环槽而将定位套束套固定在脚架预定位置上,而定位套底缘延伸形成有尺径相符于置物盘套管外径的作为置物盘套级限位的挡止环; 数个脚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于其上环设有多数道环槽,供前述定位套束套固定,利用其环槽与定位套内壁嵌肋的嵌结而可维持定位套的束套稳固性; 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盘在其骨架杆体间所跨置排列焊设的多数细杆条,分别实施于骨架杆体的顶、底面,从而构成置物盘的双置物面,同时置物盘端角的套管中段作内凹缩径处理,使套管的套孔构成双向喇叭型态,使置物盘无论采用正向或反向套组,均能取得置物盘与脚架的稳固套结关系,并能提供物件平稳的摆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的双向组装结构,其主要是顺应使用者在面临不同使用需求而必须将置物盘采用正向或反向组装而设计的,利用其置物盘端角套管的双向喇叭套孔构造,配合其置物盘双置物面设计,使其无论将置物盘采用正向或反向组配,均能取得置物盘与脚架的稳固套结关系,并能提供物件平稳的摆置,从而达到以单一产品而能顺应消费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大幅提升其实用价值。设计人从事金属置物架的产制及行销已有多年经验与技术,并有多项产品获得专利,以目前生产的金属置物架来看,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A及图1B所示,其主要是以数个造型框架1配合较粗的杆体2构筑出置物盘3的骨架后,再于杆体2顶面间跨置排列有多个较细的杆条4并加以焊结固定,并于置物盘3四端角部位设有套管5,该套管5内径为略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套孔,利用该套管5配合束套固定于脚架6适当部位的塑胶定位套7,将置物盘3与脚架6套组装配成一体,依此构成完整的置物架结构,经由其定位套7内缘嵌肋与脚架6环槽的嵌结关系,以及置物盘3端角套管5的喇叭套孔与定位套7的型态契合,将可取得置物盘3与脚架6套组关系的稳固维持,而利用其多数细杆条4构成的置物面可供物件平稳摆置,并由框架1可对物件的摆置形成适当限位,避免物件不慎跌落置物盘3外。就上述的置物架结构来看,其为利用周边的框架构成物件摆置时的限位止档,以避免物件不慎自置物盘上跌落,然而对于某些使用状况或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其可能希望将置物盘作反向组装,使其置物面形成一无遮挡的平面空间,而以该框架作为周边装饰,此一情形下,前述置物盘因受限于其端角套管的喇叭套孔设置,将使其置物盘无法作反向的套组装配,欲达成将置物盘反向组装的使用需求,但有向制造厂商订制特殊规格的置物盘,要求其将置杆条改焊在骨架杆体下缘面,如此一来,才能符合将置物盘反向组装的使用需求。换言之,为了适应消费者将置物盘采用正向或反向组装的不同使用需求,业者必须分别生产两种不同型态的置物盘,不但造成生产上的麻烦外,更衍生出仓储成本的问题,或者因少量订制而增加其产制成本,实不符经济效益原则,基于此,设计人认为实有必要加以解决改善,提供正、反向组装均适用的置物盘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经由其结构设计所赋予的正、反向均能互换组装效能,使业者在制造上的规格、型式可获得简化,不但可解决少量订制所衍生的麻烦及成本问题外,同时在仓储数量的管理上将更为容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数个置物盘,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该盘以造型框架配合较粗的杆体构筑出置物盘的骨架,再于杆体间跨置排列有多个较细的杆条并加以焊结固定,另于置物盘四端角部位设有套管,套管内部设有呈喇叭状套孔;数个定位套,为以塑胶材质制成的两件式并合套件,其设有喇叭状掣紧部,其内壁设有适当嵌肋,可配合脚架预设的环槽而将定位套束套固定在脚架预定位置上,而定位套底缘延伸形成有尺径相符于置物盘套管外径的作为置物盘套级限位的挡止环;数个脚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于其上环设有多数道环槽,供前述定位套束套固定,利用其环槽与定位套内壁嵌肋的嵌结而可维持定位套的束套稳固性;经由上述构件的结构设计,于置物架的组装上,可视需要将定位套束套固定于脚架预定位置,再将置物盘自脚架顶端套入,通过置物盘套管的喇叭状套孔与定位套喇叭状掣紧部的配合,使置物盘可稳固套组架设于脚架上,进而完成置物架的整体组配;其特点是该置物盘在其骨架杆体间所跨置排列焊设的多数细杆条,分别实施于骨架杆体的顶、底面,从而构成置物盘的双置物面,同时置物盘端角的套管中段作内凹缩径处理,使套管的套孔构成双向喇叭型态,据以使置物盘无论采用正向或反向套组,均能取得置物盘与脚架的稳固套结关系,并能提供物件平稳的摆置,从而达到以单一产品而能适应消费者的不同使用需求。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上,主要是将置物盘四端角的套管中段作适当内凹缩径处理而构成其双向喇叭套孔构造,同时在置物盘的骨架杆体两面均排列焊组杆条而构成置物盘的双置物面,配合塑胶定位套束套固定在脚架适当位置,使其无论将置物盘采用正向或反向套组在脚架上,均能顺利完成置物架的组配,有效突破习知结构的组装方向限制。图1B是习知置物架的定位套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正向组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反向组配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置物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置物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置物架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置物架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置物架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中1-框架 2-杆体 3-置物盘 4-杆条5-套管 6-脚架 7-定位套 10、10′-置物盘11-框架 12-杆体13、14-杆条 15、15′-套管16-套孔 20-定位套 21-掣紧部 22-套结部23-嵌肋 24-挡止环 25-遮止环 30-脚架31-环槽有关本技术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现配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及图3、图4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置物架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包括数个置物盘10,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主要是以数个造型框架11配合较粗的杆体12构筑出置物盘10的骨架后,再在杆体12顶面及底面间分别跨置排列有多数较细的杆条13、14并加以焊结固定,从而构成置物盘10的双置物面,另在置物盘10四端角部位设有套管15,该套管15中段作适当内凹缩径处理,从而使套管15内构成双向喇叭套孔16构造; 数个定位套20,为以塑胶材质制成的两件式并合套件,其下段略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掣紧部21,而上段则为直管状的套结部22,在其内壁设有适当嵌肋23,使之可配合脚架30预设的环槽31而将定位套20束套固定于脚架30预定位置上,而定位套20底缘延伸形成有尺径相符于置物盘10的套管15外径的挡止环24,以作为置物盘10的套组限位,另在定位套20顶缘则延伸形成尺径与置物盘10套管15内径相符的遮止环25,从而可适当遮掩套管15的套孔16上端缝隙;数个脚架30,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于其上环设有多道环槽31,由此可供前述定位套20束套固定,利用其环槽31与定位套20内壁嵌肋23的嵌结而可维持定位套20的束套稳固性;据此,经由上述构件的结构设计,于置物架的组装上,可视需要将定位套20束套固定在脚架30预定位置,再将置物盘10自脚架30顶端套入,通过置物盘10套管15的的喇叭状套孔16与定位套20下段喇叭状掣紧部21的配合,使置物盘10可被稳固套组架设于脚架30上,进而完成置物架的整体组配;而因该置物盘10的套管15为作双向喇叭套孔16规划,同而无论将置物盘10采用正向或反向套组,均能由该定位套20而取得与脚架30套组关系的稳固维持,配合其置物盘10骨架杆体12顶、底面均排列焊结有细杆条13、14所构成的双置物面,特可符合消费者将置物盘10作正、反向组装的不同使用需求;请继续配合参阅图5~图7所示的实施示意图,本技术经由置物盘10端角套管15的双向喇叭套孔16设计,配合在骨架杆体12顶、底面排列焊结细杆条13、14所构成的双置物面,使其无论将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沧洲
申请(专利权)人:王沧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