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沧洲专利>正文

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369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主要由表面形成等段距数环沟的中空圆管,配合一接位轴的两端紧套及螺锁而产生连结定位,将中空圆管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圆径、宽度的凸缘,使利用接位轴完成组接相连的两圆管,可在端部连结位置形成凸缘,使管接处产生如环沟般的外观效果,进而达到无接缝组接的实用效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由于钢管元件具有成型容易及质轻的特性,故已成为现代家具相当泛见的用材,诸如床、桌、架、椅……的构架应用;但因钢管元件呈管圆形的表面太过单调,对有些家具而言不能提供绝佳的搭配效果,因此,经改良后有节环式圆管产生,该节环除可增加圆管外观的美感外,更具有提供架体各层架选择定位的使用功效;如附图说明图1、图2、图2A所示,已知的节环式圆管11是一种表面形成等段距数环沟111的中空圆管,主要是利用配合一螺纹轴12两端螺纹段121锁接而产生连结,并由轴中段挡环122设成与环沟111同径,而使圆管11与11′连结位置同样形成如环沟111般的外观效果,足以掩饰管接处的接缝,使组构成架体1可不易看出圆管11及11′间的组接位(如图2A所示),并因管接位亦形成环沟状,供以一定位束套132利用里面形成与环沟111′形状相同的环凸肋132′而选择定位于圆管11上,使各层架13增加套合定位的选择,使层架13间距可依使用需要在环沟111处达到合适定位(如图2所示),但其结构经实际的使用发现,仍会产生以下所列举的缺点1、用材不经济且浪费由于螺纹轴12挡环122与螺纹段121间有一位差,而且螺纹段121也必须有一定厚度才足以形成适当的螺纹高度,因此其成型制作只适合实心的圆杆用材(圆管则不适用),该用材会在两端螺纹段121及内孔位产生许多加工废料(因合于圆杆径大小的挡环122仅是一小段而已),实在是相当不经济而且浪费。2、加工复杂、成本高由于螺纹轴12是将该挡环122两侧设成螺纹段121,所以配合螺纹轴12产生组接性的圆管11,圆管11亦必须在端部进行螺纹加工,故其加工程序较多且复杂,进而使制作成本提高。3、组接费时且不安全是因为该结构的组接操作是以手持螺纹轴12的一端螺纹段121,将另一端螺纹段121锁入圆管11的一端牙槽111(常在旋锁施力过程发生手部被螺纹割伤的情形),再以另一圆管11′的端牙槽111′锁合原先手部抓持的螺纹段121,才可完成圆管11、11′间组接,且螺锁方式本就是相当浪费时间,而结构又必须作双向螺锁才得以达成连接,所以组接极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其在表面设有数等段、等圆径环沟的中空圆管任一端,延设出与环沟圆径,宽度相同的凸缘,并由两圆管分别配合一接位轴进行紧密套接与螺锁连接,而在管端连接定位产生凸缘露现段,使圆管组接外观与环沟的节段接近,具有美化管接配合的使用功效。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节环式圆管的组接结构也可将接位轴改设成管轴状,并利用圆管内孔节段位形成的挡缘阻挡,使接位轴配合两圆管内孔嵌塞,完成组接定位时可产生限位固止,而得以简易嵌塞方式达到组接定位快速的实施功效。本技术再一目的,在于节环式圆管的组接结构先将接位轴的管轴段紧密塞固于圆管一端内孔,直到内孔包覆到螺纹段之一、二牙为止(可由螺纹的粗糙面增进套合的紧密性),因此,使用者只要以手持两圆管进行螺纹段的单向锁接,即可安全且快速的完成组接定位效果。本技术又一目的,在于节环式圆管的组接结构接位轴元件因只有螺纹段的加工部分而已,所以可直接利用管杆式用材予以制作,且用材是以合于圆管内孔大小,作为规格选择的基准,无需预留太多的加工裕度,故不会产生大量的加工废料,达到用材节省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习用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示意图图2为习用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由节环式圆管组构的架体外观图图2A为习用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由架体上各层架的套合定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A为本技术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使用另种接位轴立体分解图图4A为本技术结构使用另种接位轴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如图3、图3A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由表面形成等段距数环沟21的中空圆管2,配合一接位轴3的两端紧套及螺锁而产生连结定位,其中,接位轴3将形体分设成螺纹段31及管轴段32两部分,而圆管2则在其中一内孔端设牙纹22。将圆管2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21圆径、宽度的凸缘23,当利用接位轴3的管轴段32先行嵌入圆管2内孔中,直到内孔包覆到螺纹段31的一、二牙311为止,再以另一圆管2′牙纹22′锁合接位轴3的螺纹段31(利用双手分持圆管2及2′即可进行锁合操作),即可完成两圆管2与2′的相连组接,并在端部连结位形成凸缘23,以致管接处产生如环沟21般的外观效果(如图3A所示),本技术若组构成如图2及图2A所示的架体1,亦具有达到不易看出圆管2及2′间接位的功效,且亦可提供架体各层架13任意选择间距的套合定位作用,使架体1的层架13设位更具多样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该接位轴3是以合于圆管2内孔大小管杆用材,直接车制出螺纹段31即可成型,制作相当简单且经济。如图4及图4A所示,本技术亦可将接位轴3A改设成管轴状,并利用圆管2内孔节段位形成的挡缘24阻挡,使接位轴3A配合两圆管2及2′内孔嵌塞(如图4A所示),完成组接定位时可产生限位固止,而得以简易的嵌塞方式,提供另一种操作快速的组接定位功效。如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两圆管2、2′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21圆径、宽度的凸缘23,并于组接时两圆管2、2′的凸缘23A端互相抵顶,以达到管接处产生如环沟21般的外观效果;另外,本技术两圆管2、2′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21圆径、宽度的斜凸缘23B,并于组接时两圆管2、2′的斜凸缘23B端互相抵顶,同样亦可达到管接处产生如环沟21般的外观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任何基于本技术的等同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由表面形成等段距数环沟的中空圆管,配合一接位轴的两端紧套及螺锁而产生连结定位,其特征在于将中空圆管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圆径、宽度的凸缘,使利用接位轴完成组接相连的两圆管,可在端部连结位置形成凸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将接位轴设成管轴状,并利用圆管内孔节段位形成的挡缘阻挡,使接位轴配合两圆管内孔嵌塞,完成组接定位时可产生限位固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圆管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圆径、宽度的凸缘,并于组接时两圆管的凸缘端互相抵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圆管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圆径、宽度的斜凸缘,并于组接时两圆管的斜凸缘端互相抵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主要由表面形成等段距数环沟的中空圆管,配合一接位轴的两端紧套及螺锁而产生连结定位,将中空圆管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圆径、宽度的凸缘,使利用接位轴完成组接相连的两圆管,可在端部连结位置形成凸缘,使管接处产生如环沟般的外观效果,进而达到无接缝组接的实用效果。文档编号F16L9/00GK2366649SQ9824850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沧洲 申请人:王沧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环式圆管组接结构,由表面形成等段距数环沟的中空圆管,配合一接位轴的两端紧套及螺锁而产生连结定位,其特征在于:将中空圆管的任一端,设成相同于环沟圆径、宽度的凸缘,使利用接位轴完成组接相连的两圆管,可在端部连结位置形成凸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沧洲
申请(专利权)人:王沧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