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07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其结构包括电热板、清洗装置和硫气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其有益效果为,为解决无法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导致干燥装置内壁清洗不方便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清洗装置,第二电机得电进行机械运动,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转杆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杆在轴承内侧进行转动,使第二转杆通过连接杆带动连接板上端的刷头对罐体内侧进行粉刷,同时水经由进水管流入到导管内部,最后通过喷头喷向罐体内部,进行清洗,达到了能够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使干燥装置内壁内壁清洗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

A Drying System Applied to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干燥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在FGD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现有干燥系统中无法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导致干燥装置内壁清洗不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导致干燥装置内壁清洗不方便,无法检查是否有硫气泄漏,导致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导致干燥装置内壁清洗不方便,无法检查是否有硫气泄漏,导致安全性能低的问题,达到了能够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使干燥装置内壁内壁清洗方便快捷,能够检查是否有硫气泄漏,增加使用的安全性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包括底座、第一电机、保护罩、连接管、罐体、支撑杆、控制器、按钮、电源导线、排气管、进气管、排放管、履带、齿轮、扇叶、保护板、电热板、清洗装置和硫气检测仪,所述底座与第一电机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保护罩右端与连接管进行插接,所述罐体位于连接管右端,并且与连接管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结构,并且支撑杆通过垫片与罐体底部左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控制器呈长方体结构,并且控制器通过螺栓与罐体左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左下端安装有按钮,所电源导线右端与控制器进行插接,所述清洗装置安装于罐体内部,所述硫气检测仪通过垫片与罐体顶部中间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排气管呈圆柱体结构,并且排气管通过垫片与罐体顶部右端边缘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进气管与罐体右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排放管位于罐体底部左端,并且与罐体底部左端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履带通过转齿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履带右端内侧进行啮合,所述扇叶通过转轴与齿轮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扇叶上端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板位于罐体内部左下端,并且与罐体内部左下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电热板与罐体内部下端左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进水管、导管、喷头、第二转杆、轴承、连接杆、连接板和刷头,所述第二电机嵌入于罐体右上端,并且与罐体右上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一锥齿轮右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右端进行啮合,所述第二转杆与第二锥齿轮下端进行焊接,所述轴承与罐体内部下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转杆垂直嵌入于轴承内侧,并且与轴承内侧进行枢接,所述进水管与罐体上端左侧进行插接,所述进水管与导管上端左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导管左下端安装有喷头,所述连接杆呈圆柱体结构,并且连接杆通过垫片与第二转杆左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板右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刷头与连接板左上端进行粘接,所述硫气检测仪、第一电机、按钮、电热板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端均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均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散热的作用,防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过热。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喷头沿导管下端左右两侧均匀分布,利于起到向罐体内部两端进行喷水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杆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并且加强筋呈圆柱体结构,利于起到增加第二转杆的强度,并且增加第二转杆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端设置有防尘塞,并且防尘塞与进水管顶部进行插接,利于起到对进水管进行防尘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电热板的数量大于2个,并且电热板沿罐体内部下端左侧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利于起到进行产热的作用,并且增加产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端共设置有五个按钮,并且按钮上端均设置有防尘套,利于操作者进行操作,并且起到防尘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硫气检测仪上端设置有气体敏感元件和蜂鸣器,利于起到对硫气进行检测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AKM系列,转速均匀。进一步的,所述电热板为DB-1系列,加热效果优良,并且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硫气检测仪为PGD1-A-SF6系列,检测效果优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无法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导致干燥装置内壁清洗不方便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清洗装置,第二电机得电进行机械运动,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转杆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杆在轴承内侧进行转动,使第二转杆通过连接杆带动连接板上端的刷头对罐体内侧进行粉刷,同时水经由进水管流入到导管内部,最后通过喷头喷向罐体内部,进行清洗,达到了能够对干燥装置内壁进行自动清洗,使干燥装置内壁内壁清洗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无法检查是否有硫气泄漏,导致安全性能低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硫气检测仪,当硫气检测仪上端的高精度气体敏感元件检测到硫气体时,通过电信号传送至硫气检测仪内部,硫气检测仪控制蜂鸣器进行报警,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达到了能够检查是否有硫气泄漏,增加使用的安全性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罐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保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清洗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硫气检测仪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第一电机-2、保护罩-3、连接管-4、罐体-5、支撑杆-6、控制器-7、按钮-8、电源导线-9、清洗装置-10、硫气检测仪-11、排气管-12、进气管-13、排放管-14、履带-15、齿轮-16、扇叶-17、保护板-18、电热板-19、第二电机-1001、第一转杆-1002、第一锥齿轮-1003、第二锥齿轮-1004、进水管-1005、导管-1006、喷头-1007、第二转杆-1008、轴承-1009、连接杆-1010、连接板-1011、刷头-1012、气体敏感元件1101、蜂鸣器110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清洗装置10、硫气检测仪11、第二电机1001、第一转杆1002、第一锥齿轮1003、第二锥齿轮1004、进水管1005、导管1006、喷头1007、第二转杆1008、轴承1009、连接杆1010、连接板1011、刷头1012、气体敏感元件1101和蜂鸣器1102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底座1、第一电机2、保护罩3、连接管4、罐体5、支撑杆6、控制器7、按钮8、电源导线9、排气管12、进气管13、排放管14、履带15、齿轮16、扇叶17、保护板18和电热板19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2)、保护罩(3)、连接管(4)、罐体(5)、支撑杆(6)、控制器(7)、按钮(8)、电源导线(9)、排气管(12)、进气管(13)、排放管(14)、履带(15)、齿轮(16)、扇叶(17)、保护板(18)和电热板(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10)和硫气检测仪(11),所述底座(1)与第一电机(2)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保护罩(3)右端与连接管(4)进行插接,所述罐体(5)位于连接管(4)右端,并且与连接管(4)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杆(6)呈圆柱体结构,并且支撑杆(6)通过垫片与罐体(5)底部左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控制器(7)呈长方体结构,并且控制器(7)通过螺栓与罐体(5)左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7)左下端安装有按钮(8),所电源导线(9)右端与控制器(7)进行插接,所述清洗装置(10)安装于罐体(5)内部,所述硫气检测仪(11)通过垫片与罐体(5)顶部中间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排气管(12)呈圆柱体结构,并且排气管(12)通过垫片与罐体(5)顶部右端边缘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进气管(13)与罐体(5)右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排放管(14)位于罐体(5)底部左端,并且与罐体(5)底部左端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履带(15)通过转齿与第一电机(2)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16)与履带(15)右端内侧进行啮合,所述扇叶(17)通过转轴与齿轮(16)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扇叶(17)上端设置有保护罩(3),所述保护板(18)位于罐体(5)内部左下端,并且与罐体(5)内部左下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电热板(19)与罐体(5)内部下端左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清洗装置(10)包括第二电机(1001)、第一转杆(1002)、第一锥齿轮(1003)、第二锥齿轮(1004)、进水管(1005)、导管(1006)、喷头(1007)、第二转杆(1008)、轴承(1009)、连接杆(1010)、连接板(1011)和刷头(1012),所述第二电机(1001)嵌入于罐体(5)右上端,并且与罐体(5)右上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02)与第二电机(1001)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02)与第一锥齿轮(1003)右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03)与第二锥齿轮(1004)右端进行啮合,所述第二转杆(1008)与第二锥齿轮(1004)下端进行焊接,所述轴承(1009)与罐体(5)内部下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转杆(1008)垂直嵌入于轴承(1009)内侧,并且与轴承(1009)内侧进行枢接,所述进水管(1005)与罐体(5)上端左侧进行插接,所述进水管(1005)与导管(1006)上端左侧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导管(1006)左下端安装有喷头(1007),所述连接杆(1010)呈圆柱体结构,并且连接杆(1010)通过垫片与第二转杆(1008)左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杆(1010)与连接板(1011)右端中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刷头(1012)与连接板(1011)左上端进行粘接,所述硫气检测仪(11)、第一电机(2)、按钮(8)、电热板(19)和第二电机(1001)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7)通过电源导线(9)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干燥系统,包括底座(1)、第一电机(2)、保护罩(3)、连接管(4)、罐体(5)、支撑杆(6)、控制器(7)、按钮(8)、电源导线(9)、排气管(12)、进气管(13)、排放管(14)、履带(15)、齿轮(16)、扇叶(17)、保护板(18)和电热板(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10)和硫气检测仪(11),所述底座(1)与第一电机(2)底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保护罩(3)右端与连接管(4)进行插接,所述罐体(5)位于连接管(4)右端,并且与连接管(4)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杆(6)呈圆柱体结构,并且支撑杆(6)通过垫片与罐体(5)底部左前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控制器(7)呈长方体结构,并且控制器(7)通过螺栓与罐体(5)左上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7)左下端安装有按钮(8),所电源导线(9)右端与控制器(7)进行插接,所述清洗装置(10)安装于罐体(5)内部,所述硫气检测仪(11)通过垫片与罐体(5)顶部中间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排气管(12)呈圆柱体结构,并且排气管(12)通过垫片与罐体(5)顶部右端边缘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进气管(13)与罐体(5)右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排放管(14)位于罐体(5)底部左端,并且与罐体(5)底部左端进行垂直插接,所述履带(15)通过转齿与第一电机(2)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16)与履带(15)右端内侧进行啮合,所述扇叶(17)通过转轴与齿轮(16)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扇叶(17)上端设置有保护罩(3),所述保护板(18)位于罐体(5)内部左下端,并且与罐体(5)内部左下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电热板(19)与罐体(5)内部下端左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清洗装置(10)包括第二电机(1001)、第一转杆(1002)、第一锥齿轮(1003)、第二锥齿轮(1004)、进水管(1005)、导管(1006)、喷头(1007)、第二转杆(1008)、轴承(1009)、连接杆(1010)、连接板(1011)和刷头(1012),所述第二电机(1001)嵌入于罐体(5)右上端,并且与罐体(5)右上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02)与第二电机(1001)输出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02)与第一锥齿轮(1003)右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钱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中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