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弯头中固体颗粒冲蚀的显式算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颗粒冲蚀的显式算法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液相弯头中固体颗粒冲蚀的显式算法。
技术介绍
管道中的固体颗粒冲蚀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设备中,如油气输送管线、疏浚吹填设备、旋转除尘器、航空发动机等。管线中的固体颗粒随流体一起高速运动,在流向突然改变处会以较高动量撞击管道内壁,进而造成严重的材料损伤。弯头作为一种常见的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部件,最容易出现固体颗粒冲蚀。管道在固体颗粒冲蚀的作用下发生变薄、破裂、流体泄露,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危害人员安全与周边生态环境。因此,采取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分析弯头处的固体颗粒冲蚀,对于指导许多工业领域的装备设计、保养维护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分析弯头处固体颗粒冲蚀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为基于大量实验数据拟合出来的经验或半经验算法。这种方法一般是颗粒冲蚀理论的延伸,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输送速度指数、角度函数、以及部件形状系数;一些更为精细的模型会基于部件内流场形态,给出颗粒群平均碰撞速度与平均碰撞角度。但此方法并不跟踪弯头中颗粒的运动轨迹,无法反映弯头中颗粒冲蚀的完整机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弯头中固体颗粒冲蚀的显式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求解管道内流场的基本特征:紊流管道的雷诺数Re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弯头中固体颗粒冲蚀的显式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求解管道内流场的基本特征:紊流管道的雷诺数Re为:式中Vm为管流平均速度,D为管道直径,ρf为流体密度,μf为流体粘性;管道的摩阻系数f为:管流的摩阻流速v*为:(2)求解弯头内流场:设弯头内轴向速度分布Vif为:其中,Vf为弯头上游长直管道中流体的轴向速度,l为弯头中流体微团在平行于弯头对称面的平面上的径向坐标;R为弯头的中心半径;(3)计算颗粒的落点:颗粒在运动平面上的初始径向坐标为l0,入口处的极坐标为以上坐标满足以下关系:则颗粒的碰撞点坐标lhit为:其中θhit为颗粒运动平面上的碰撞点角坐标,dp为颗粒粒径,ρp为颗粒密度;(4)计算颗粒的碰撞速度:颗粒撞击弯头时的轴向与径向速度分别为:轴向径向则颗粒的撞击速度为:其中为弯头的轴向方向,为弯头的径向方向;(5)求解颗粒的碰撞角度:颗粒落点处弯头曲面的法向量为:为管道截面上流体微团的角坐标,θ为颗粒运动平面上的角坐标;则颗粒的碰撞角度φ为:(6)求解颗粒碰撞点处的材料损失比:将颗粒的碰撞速度与碰撞角度代入以下方程:ERD=C2(Vhitsinφ-Vtsh)2ER=Fs(ERC+ERD)式中,Vhit为颗粒的碰撞速度;ER为单位质量颗粒造成的弯头材料质量损失;FS为颗粒形状系数,对于尖锐颗粒FS=1.0,对于圆形颗粒FS=0.2,介于两者之间时F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董胜,王智峰,陶山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