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909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柔性基底,制备电极层,包括:菱形导电电极的制备、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的制备,电极外设连接,封装,贴覆保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抗反复、高度弯折的金属纳米线薄膜为主要功能层,全部组件柔韧性好,器件结构稳定,在保持触控灵敏性的同时,可以自适应贴合于目标仪器,大大拓宽了触控的应用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器件构型灵活多变,导电层电极花样不拘泥于一种,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器件构型,将适应对性能有特别偏好如高透明性、卓越弯折性、超薄性的器件指标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器件制作方便,利于规模化生产。

Fabrication of Folding Metal Nanowire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容触屏
,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智能终端产品的日益发展,外挂式触摸屏、特别是以纳米银、金属网格为代表的柔性触控产品,因其极具竞争性的性能、价格及产能,已获得了越来越多行业人士的关注,作为全球触控应用、材料、设备发展的行业风向标。传统的触控元件特别是基于导电玻璃的触控硬件根本不能满足上述要求,而制备于柔性基底上的传统导电薄膜如氧化铟锡薄膜,也达不到反复、大曲率弯折的苛刻要求。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材料选择到器件构型设计的全新构思。从材料层面讲,金属纳米线薄膜相对金属氧化物薄膜和由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金属网格在柔韧性方面、相对碳材料薄膜和有机导电薄膜在导电性方面优势显著;从器件构型层面讲,全柔性触控硬件需要所有组成单元具有可弯折性,同时要足够薄。目前关于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既无报道,也无专利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该电容触屏可弯曲,其中所有样式电极采用金属纳米线薄膜,可实现曲面、折叠应用场景下的触控功能,解决在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择柔性基底,步骤B、电极层的制备,包括:步骤B1、菱形导电电极的制备:在柔性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制备由导电墨水喷涂或喷墨打印而成的菱形网格透明导电电极层,其中:菱形网格透明导电电极层包括呈阵列式n行m列排布的若干个菱形电极,其中:柔性基底上表面的导电电极层中,同一行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由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连接,柔性基底下表面的导电电极层中,同一列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由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连接,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中位置相对应的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互垂直;一层导电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另一层导电电极层为感应电极,菱形电极所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择柔性基底,步骤B、电极层的制备,包括:步骤B1、菱形导电电极的制备:在柔性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制备由导电墨水喷涂或喷墨打印而成的菱形网格透明导电电极层,其中:菱形网格透明导电电极层包括呈阵列式n行m列排布的若干个菱形电极,其中:柔性基底上表面的导电电极层中,同一行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由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连接,柔性基底下表面的导电电极层中,同一列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由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连接,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中位置相对应的导电墨水形成的线相互垂直;一层导电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另一层导电电极层为感应电极,菱形电极所形成的透明导电薄膜层的方块电阻为50-200欧姆;步骤B2、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的制备: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中,相连的一行或一列菱形电极均从该行或该列最端部的菱形电极的一端通过导电墨水形成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引向柔性基底的同一个侧边边缘,上下两层导电电极层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不重合,位于同一导电电极层的每一根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相互靠近,但留有绝缘空隙;步骤C、电极外设连接:柔性基底上下两面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通过柔性电路板外接驱动芯片;所述柔性电路板中间的裂缝将其分为两边,其中一边连接柔性基底上表面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另一边连接柔性基底下表面的线形引出导电电极;每一根线形引出导电电极都在柔性电路板上对应连接一个引脚;步骤D、封装:用胶贴合柔性基底四周,遮挡住线形引出导电电极;步骤E、贴覆保护层:将一层保护层附着于上层导电电极层的上表面,另一层保护层附着于下层导电电极层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乙烯亚胺材料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乙烯亚胺材料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不低于75%、柔性基底的厚度为0.01mm-0.5mm;所述菱形网格的行距和列距均为5-3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的厚度为0.001mm-0.1mm、线形引出导电电极的线宽为0.1-1.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相邻的菱形电极之间的线连接菱形电极相邻的两个顶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采用OCA光学胶或者双面胶贴覆保护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金属纳米线电容触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ml导电墨水,包括以下组分:银纳米线:50-1000mg,银纳米线溶剂:90-99ml,粘度调节剂:0.1-2g,分散剂:3-70mg,分散剂溶剂:0.1-1ml,流平剂:4-85mg,流平剂溶剂:0.1-1ml,二氧化硅纳米颗粒:0.2-8.5g,硅溶胶溶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芳程俊飞季书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银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