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曲面电容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97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曲面电容屏,涉及电容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3D曲面电容屏在盖板玻璃的曲面处油墨蠕动、传感器金属线路无遮蔽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盖板玻璃、装饰膜、光学胶水、薄膜传感器、柔性电路板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装饰膜上预先印上油墨,再通过光学胶水将装饰膜和3D双曲面玻璃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为0.07‑0.08mm,所述光学胶水厚度为0.02‑0.03mm。采用先在装饰膜上印刷边框油墨,然后贴合到曲面玻璃上的方法,解决了双曲面盖板玻璃曲面处油墨蠕动的问题,装饰膜的设置可以遮蔽薄膜传感器四周的金属线路,同时美化产品外观。

A 3D Surface Capacitance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曲面电容屏
本技术涉及电容屏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3D曲面电容屏。
技术介绍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用一层或多层ITO(IndiumTinOxides透明导电薄膜纳米钢锡金属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制作X轴和Y轴电极矩阵,当手指触摸时,手指和ITO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引起电流的微弱变动,通过扫描X轴和Y轴电极矩阵检测触摸点电容量的变化,计算出手指所在位置。在曲面电容屏的传统结构中,曲面盖板玻璃上的油墨往往会在玻璃曲面位置产生油墨蠕动的问题,影响传感效果,同时,电容屏的传感器部分由于传感器四周的金属线路无遮蔽,容易产生损坏情况,造成传感器的破坏,因此曲面盖板上油墨蠕动问题和传感器金属走线暴露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3D曲面电容屏在盖板玻璃的曲面处油墨蠕动、传感器金属线路无遮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D曲面电容屏,其结构可防止薄膜传感器金属线路暴露,且油墨涂覆可有限防止油墨蠕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曲面电容屏,所述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装饰膜、光学胶水、薄膜传感器、柔性电路板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盖板玻璃采用3D曲面盖板玻璃,所述装饰膜上预先印上油墨,再通过光学胶水将装饰膜和3D双曲面玻璃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为0.07-0.08mm,所述光学胶水厚度为0.02-0.03mm。采用先在装饰膜上印刷边框油墨,然后贴合到曲面玻璃上的方法,解决了双曲面盖板玻璃曲面处油墨蠕动的问题,装饰膜的设置可以遮蔽薄膜传感器四周的金属线路,同时美化产品外观。进一步地,所述装饰膜上的油墨厚度为15-18微米。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传感器采用GFF技术设计,且薄膜传感器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薄膜传感器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铜金属,且采用光刻技术以获得较小的线宽和线距,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的选择可使产品获得较窄的显示屏边框,增加屏幕的占空比,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传感器的薄膜为ITO薄膜,且该薄膜包括上层薄膜和中层薄膜,所述上层薄膜的厚度为50微米,所述中层薄膜的厚度为25微米。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传感器的上层薄膜和中层薄膜均覆盖有用于刻蚀金属导线的铜薄膜。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玻璃采用3D曲面盖板玻璃,所述3D曲面盖板玻璃的尺寸为75*150mm,厚度为0.4mm,其双边曲面半径为6-6.5mm,弧度差在3.04-3.10mm之间。进一步地,光学胶水为透明光学胶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装饰膜、光学胶水、薄膜传感器、柔性电路板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装饰膜上预先印上油墨,再通过光学胶水将装饰膜和3D双曲面玻璃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装饰膜的厚度为0.07-0.08mm,所述光学胶水厚度为0.02-0.03mm。采用先在装饰膜上印刷边框油墨,然后贴合到曲面玻璃上的方法,解决了双曲面盖板玻璃曲面处油墨蠕动的问题,装饰膜的设置可以遮蔽薄膜传感器四周的金属线路,同时美化产品外观。2.薄膜传感器采用GFF技术设计,且薄膜传感器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薄膜传感器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铜金属,且采用光刻技术以获得较小的线宽和线距,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的选择可使产品获得较窄的显示屏边框,增加屏幕的占空比,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3D曲面电容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盖板玻璃,2—装饰膜,3—光学胶水,4—薄膜传感器,5—柔性电路板,6—有机发光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3D曲面电容屏,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装饰膜2、光学胶水3、薄膜传感器4、柔性电路板5及有机发光二极管6,盖板玻璃1采用3D曲面盖板玻璃,装饰膜2上预先印上油墨,再通过光学胶水3将装饰膜2和3D双曲面玻璃粘合在一起,其中,装饰膜2的厚度为0.07mm,光学胶水3厚度为0.02mm。装饰膜2上的油墨厚度为15微米。薄膜传感器4采用GFF技术设计,且薄膜传感器4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薄膜传感器4的薄膜为ITO薄膜,且该薄膜包括上层薄膜和中层薄膜,上层薄膜的厚度为50微米,中层薄膜的厚度为25微米。薄膜传感器4的上层薄膜和中层薄膜均覆盖有用于刻蚀金属导线的铜薄膜。盖板玻璃1采用3D曲面盖板玻璃,3D曲面盖板玻璃的尺寸为75*150mm,厚度为0.4mm,其双边曲面半径为6mm,弧度差在3.05mm之间。光学胶水为透明光学胶水。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3D曲面电容屏,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装饰膜2、光学胶水3、薄膜传感器4、柔性电路板5及有机发光二极管6,盖板玻璃1采用3D曲面盖板玻璃,装饰膜2上预先印上油墨,再通过光学胶水3将装饰膜2和3D双曲面玻璃粘合在一起,其中,装饰膜2的厚度为0.075mm,光学胶水3厚度为0.025mm。装饰膜2上的油墨厚度为156微米。薄膜传感器4采用GFF技术设计,且薄膜传感器4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薄膜传感器4的薄膜为ITO薄膜,且该薄膜包括上层薄膜和中层薄膜,上层薄膜的厚度为50微米,中层薄膜的厚度为25微米。薄膜传感器4的上层薄膜和中层薄膜均覆盖有用于刻蚀金属导线的铜薄膜。盖板玻璃1采用3D曲面盖板玻璃,3D曲面盖板玻璃的尺寸为75*150mm,厚度为0.4mm,其双边曲面半径为6mm,弧度差在3.07mm之间。光学胶水为透明光学胶水。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3D曲面电容屏,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装饰膜2、光学胶水3、薄膜传感器4、柔性电路板5及有机发光二极管6,盖板玻璃1采用3D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曲面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装饰膜(2)、光学胶水(3)、薄膜传感器(4)、柔性电路板(5)及有机发光二极管(6),所述装饰膜(2)的厚度为0.07‑0.08mm,所述光学胶水(3)厚度为0.02‑0.03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曲面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3D曲面电容屏包括盖板玻璃(1)、装饰膜(2)、光学胶水(3)、薄膜传感器(4)、柔性电路板(5)及有机发光二极管(6),所述装饰膜(2)的厚度为0.07-0.08mm,所述光学胶水(3)厚度为0.02-0.0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曲面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膜(2)上的油墨厚度为15-18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曲面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传感器(4)中的金属导线走线采用线宽为0.02mm,线距为0.02mm的铜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一然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雅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