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雄专利>正文

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87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用于健身器材的运动缓冲控制机构,由外管、内油管、活塞、铝调整头、油量阀及轴承等元件组成。当油从油缸内被活塞推入铝调整头、油量阀及轴承三者所形成的油槽后,再流经油量阀上之凹槽油路进入轴承上的渐进线油路控制区,因控制区内渐进线所产生不同的径向截面积,可控制流过第二通油孔的油量,进而可控制运作速度的快慢,以具有无阶段式控制活塞运动速度,控制整个流路的流量。(*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尤指一种用于运动健身器材的运动缓冲控制机构,属泵和压缩机类。现有技术的运动器材内的油压缸流量控制阀,大都采用阶段式控制,即利用在轴承上钻不同截面积的通油孔来实现控制油量的目的,现有的控制装置有两个缺点一是所控制的流量受通油孔数量的多少有一定限制而使活塞运作只有某几种固定形式;二是油的整个流路必须精确对正,才能确保油路畅通,不致发生堵塞,导致活塞无法作用。由于感到有可能产生堵塞及只能阶段性控制的缺点,配合运动器材考虑,提出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做无段式控制流量的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借助油压缸内油量阀上的通油凹槽与轴承上的渐进线凹槽面及贯穿轴承的通油孔来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由于采用连续渐进线凹槽,与现有技术不同,只有几个控制截面,可达到无段式控制流量,采用连续式的控制截面,不会因使用久以后,油路不易对正而使油路堵塞无法运作。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中空圆柱形外管,其中容纳另一个中空圆柱形内管,内管底部由一底盖完全密封,另外用一活塞杆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塑料盖、固定铁壳、套管、环形塑料套、弹簧、油量阀及轴承,该杆底端用一螺丝锁紧一恰可容纳于内管的活塞及活塞上方的衬垫;其关键在于轴承与流量阀的接触面为具有沿圆周方向成渐进线的凹槽,且在渐进线起点与终点相交处有一通油孔。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其中油量阀与轴承的接触面上有一沿径向的通油凹槽。本技术的优越性是提供一种能做无段式控制流量的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采用连续的渐进线凹槽,可达到无段式控制流量,采用连续式的控制截面,避免用久后油路不易对正使油路堵塞无法运作,能控制达到不同流量。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轴承及油量阀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油量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兹对照附图对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外观包括有一外管1(图1、图2)及底架圈2、外管1上端由一左、右对称的塑料整外壳7、8复盖,中间通过一活塞杆10,上端套缓冲橡皮11,可避免活塞杆10激烈撞击塑料调整外壳7、8,在活塞杆10顶端为一环状架圈12,用以驱动其他装置;内部有内油管3,底端以底座4嵌合,用螺丝4将油门片5锁紧于该座上方,使油无法漏出,内油管上端复以轴承13,其中凸出较小的外径部分14容纳于内油管3中,较大的外径部分15与外管1内壁结合,轴承13上方有一个油量阀32与轴承13的渐进线凹槽16互相配合,在油量阀32有一个铝调整头21利用底部突出的卡榫26与阀上的卡槽33相互卡合,而在铝调整头21与外管1之间加设一铁壳9,利用铁壳9与外管1的接合,确保铝调整头21、油量阀32及轴承13三者紧密连接,而在铝调整头21及油量阀32外径上皆有一O型封环22、34使其二者均在铁壳9内紧密转动,不会有漏油现象;当塑料调整外壳7、8旋转时,可带动铝调整头21旋转,再带动油量阀32一齐旋转;在铝调整头21与油量阀32间设一环形止漏油封23,止漏油封23的内外面分别与活塞杆外径10及铝调整头21内面紧密配合,可防止油从接合缝中漏出;在环形止漏油封23与油量阀32之间装一弹簧座24及弹簧25,利用弹簧25的扩张力顶紧油量阀32及轴承13,将内油管3上端完全盖紧;活塞杆10底端利用一螺帽29将活塞27及活塞27上方之油门片30锁紧,油门片30可防止油从活塞27上的油孔31漏出,活塞27外径恰可容纳于内油管3之中,为使活塞21与内油管3间不留空隙,因此在活塞27上也加装一O型封环28,使二者紧密结合;本技术作用原理如图3所示,在活塞27向右运动过程中,位于内油管3中的油会流过轴承13内面的第一通油孔17进入油槽18中,然后再经由油量阀32上的凹槽油路35进入轴承13上的渐进线凹槽16,最后流过轴承13上的第二通油孔19进入内外管间的油槽20;与此相反,当活塞向左运动时,油的流路则与上述的流路相反,由于轴承13上具有渐进线凹槽16,系在沿圆周方向有一沿径向方向逐渐改变宽度的凹槽(图4、图5),需调整流量时,旋转塑料外壳7、8,至不同流量的位置,同时铝调整头21驱动油量阀32旋转至不同方向,其所相对应的轴承23的渐进线凹槽16就有不同的截面积,就可控制流过轴承23的流量,也就是控制整个流路的流量,达到不同流量的控制效果。这样既有传统油压缸流量控制阀分段式流量控制特点又可防止堵塞流路。权利要求1.一种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中空圆柱形的外管,其中容纳另一中空圆柱形内管,内管底部由一底盖完全密封,另外用一活塞杆由上至下依序贯穿塑料盖、固定铁壳、套管、环形塑料套、弹簧、油压阀及轴承,该杆底端用一螺丝锁紧一恰可容于内管的活塞及活塞上方的衬垫;其关键在于轴承与流量阀的接触面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呈渐进线的凹槽,且在渐进线起点与终点相交处有一通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油量阀与轴承的接触面上有一沿径向的通油凹槽。专利摘要一种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用于健身器材的运动缓冲控制机构,由外管、内油管、活塞、铝调整头、油量阀及轴承等元件组成。当油从油缸内被活塞推入铝调整头、油量阀及轴承三者所形成的油槽后,再流经油量阀上之凹槽油路进入轴承上的渐进线油路控制区,因控制区内渐进线所产生不同的径向截面积,可控制流过第二通油孔的油量,进而可控制运作速度的快慢,以具有无阶段式控制活塞运动速度,控制整个流路的流量。文档编号F15B13/00GK2275656SQ9624189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正雄 申请人:张正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缸流量控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中空圆柱形的外管,其中容纳另一中空圆柱形内管,内管底部由一底盖完全密封,另外用一活塞杆由上至下依序贯穿塑料盖、固定铁壳、套管、环形塑料套、弹簧、油压阀及轴承,该杆底端用一螺丝锁紧一恰可容于内管的活塞及活塞上方的衬垫;其关键在于轴承与流量阀的接触面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呈渐进线的凹槽,且在渐进线起点与终点相交处有一通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