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金光专利>正文

多功能清洗洗浴打磨抛光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84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清洗洗浴打磨抛光机头,包括壳体、叶轮、叶轮腔,壳体内设置有由主控阀控制的高压导流通道和由回流阀控制的低压回流通道,高压导流通道和低压回流通道均与叶轮腔连通,叶轮腔内的叶轮与通往壳体外的叶轮轴连通,叶轮轴内设有轴心喷液孔且其末端与可拆卸式配具相连接,壳体内还可设置与高压导流通道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上设有分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手持轻松、一机多用,可代替普通刷子、洗浴喷头、清洗喷枪、打蜡设备、磨砂设备、抛光设备,其制造工艺科学合理,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高压水泵等相配套使用的,利用清洗、洗浴的液体传送动力来推动叶轮运转做功的,可用于工业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城市建筑、家庭物件的清洗、人身洗浴、打磨抛光作业的多功能机头。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清洗的类型较为繁多,人们最常见的是厂矿设备清洗、建筑物地面外墙的清洗、汽车美容清洗等等,同时也出现了各种与之较为适应的清洗设备,其中有机械设备也有手工工具。它们最大的缺点就是要么是单一的“刷”,要么是单一的“喷”,不能将“刷”和“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使得工作烦琐、费事、劳动强度大。对于人体洗浴设备的喷头,仅仅实现了“喷”的功能,搓身还需借助手和毛巾,不够方便。打磨抛光设备则较为繁多,但不管何种类型,都是将磨砂物与电机相结合以手持方式进行打磨抛光,由于电机较沉重,长时间手持会感到疲乏,劳动强度大。同时,目前使用的手持式打磨抛光机都无降尘功能,即无喷水机构设置,而这些作业都会产生粉尘,这不仅直接危害着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申请人已于2002年4月30日就“多功能清洗洗浴打磨抛光机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技术专利,申请号为02222448.3,虽然本专利已克服了上述缺点,但由于该申请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孔,叶轮腔中的液体是通过叶轮孔进入到轴心喷液孔内的,因此这样有两点不足之处1)、叶轮孔制造难度大;2)、叶轮孔内需要设置单向阀心,制造工艺较复杂,增大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集清洗、洗浴、打磨、抛光于一体,可用于工业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城市建筑、家庭物件等的多功能机头。该机头除能节省人力、节约水资源,不产生粉尘、不污染环境外,还具有制造工艺更加科学合理,制造成本大大降低的特点。本技术的原理为在机头上设置喷水的喷水管和叶轮,叶轮经高压导流通道和低压回流通道与循环水流连通,由水泵提供动力借助液体对机头叶片做功,在叶轮上配以不同的配具进行搓、刷、磨、砂、刮等动作,做功后液体通过管道又回到水泵内供循环使用,喷液和叶轮的转动通过控制机头上的相应阀门来控制。当喷液和叶片做功相结合进行时,则可实现多领域多用途的洗、冲、搓、刷、磨、砂、刮之功效。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壳体、叶轮、叶轮腔,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由主控阀控制的高压导流通道和由回流阀控制的低压回流通道,高压导流通道和低压回流通道均与叶轮腔连通,叶轮腔内的叶轮与通往壳体外的叶轮轴连通,叶轮轴内设有轴心喷液孔且其末端与可拆卸式配具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壳体内还可设置与高压导流通道相通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上设有分流阀。本技术所述的喷液装置可分为前后双喷液式和前侧单喷液式,前侧单喷液式包括与经叶轮腔与高压导流通道相通的前喷头入液孔、轴孔、位于壳体上与前喷头入液孔栓接的调量阀和轴心喷液孔;前后双喷液式在前侧单喷液式的基础上还包括与经分流通道与高压导流通道相通的后喷头入液孔、喷液腔、喷液孔及套于壳体外的后喷液头。本技术所述的高压导流通道的前端与供水管道连通,所述的低压回流通道的末端与回水管道连通构成循环通路。本技术所述的叶轮上设置有伸向叶轮腔内的叶轮片,叶轮片与叶轮为活动式或者固定式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前喷头入液孔的前端设置在机头壳体的上盖处或者设置在机头壳体的周壁上。本技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配备不同的配具,包括配具座、刷具、喷头、打磨抛光具、洗浴具等。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操作方便,喷液和配具转动交替或同时进行,且喷液量可大可小,其变化动作灵活,只需控制壳体上的相应阀门就能实现。2、一机多用,通过不同配具和灵活应用控制阀门,可实现多领域的不同用途,可代替普通刷子、洗浴喷头、清洗喷枪、打腊设备、磨砂设备、抛光设备等等。3、节约水资源,所用水量可循环使用。4、消除了打磨设备易产生粉尘的缺陷。5、柔性作业能够适宜多种场合,平面、立面、凹凸面、狭缝等均可适用。6、制造工艺科学合理,成本降低。7、动力与机头相分离,叶轮由循环水流驱动,手持轻松、省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前后双喷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前后双喷式的纵切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本技术前后双喷式的横切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本技术单侧单喷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单侧单喷式的纵切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本技术单侧单喷式的横切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7本技术前后双喷式的纵切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8本技术前后双喷式的横切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标记壳体1 叶轮2 主控阀3 高压导流通道4 回流阀5 低压回流通道6 叶轮腔7 叶轮轴8 轴心喷液孔9 配具10 分流通道11分流阀12 前喷头入液孔13 轴孔14 后喷头入液孔15 喷液腔16喷液孔17 后喷液头18 叶轮片19 调量阀20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所述的壳体1内设置有与高压导流通道4相通的分流通道11,分流通道11上设有分流阀12。本技术所述的喷液装置为前后双喷液式,包括与经叶轮腔7与高压导流通道4相通的前喷头入液孔13、轴孔14、位于壳体1上与前喷头入液孔13栓接的调量阀20和轴心喷液孔9;还包括与经分流通道11与高压导流通道4相通的后喷头入液孔15、喷液腔16、喷液孔17及套于壳体1外的后喷液头18。本技术所述的高压导流通道4的前端与供水管道连通,所述的低压回流通道6的末端与回水管道连通构成循环通路。本技术所述的叶轮2上设置有伸向叶轮腔7内的叶轮片19,叶轮片19与叶轮2为活动式连接(如图3)或者固定式连接(如图8)。本技术所述的前喷头入液孔13的前端设置在机头壳体1的上盖处(如图2、图3)或者设置在机头壳体1的周壁上(如图7、图8)。工作方式如下一、边喷液边运转将主控阀3通向叶轮腔7方向,打开回流阀5,液体从高压导流通道4进入叶轮腔7,液体进入到叶轮腔7内后推动叶轮片19带动叶轮2不停地运转做功,叶轮轴8随之运转并带动配具10运转,当前喷头需要喷液时,打开调量阀20,推动叶轮2运转后的液体由前喷头入液孔13进入到轴孔14,然后再到轴心喷液孔9内喷出。转速的高低由主控阀3或回流阀5调节,喷量大小由调量阀20、回流阀5调节,多余的液体从低压回流通道6再回到回水管道内循环使用。二、只运转不喷液将主控阀3通向叶轮腔7方向、打开回流阀5,关闭调量阀20,液体通过高压导流通道进入到叶轮腔7内后推动叶轮片19带动叶轮2不停地运转做功,叶轮轴8随之运转并带动配具10运转后,液体通过低压回流通道6回到回水管道内循环使用。三、只喷液不转动将主控阀3通向分流通道11,分流阀12通向后喷头入液孔15方向,关闭回流阀5,液体从高压导流通道4、分流通道11、后喷头入液孔15进入到喷液腔16内,然后从喷液孔17喷出。喷量的大小由分流阀12调节,多余的液体可通过低压回流通道6回到回水管道内循环使用。实施例2前侧单喷液式本技术包括壳体1、叶轮2、叶轮腔7,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由主控阀3控制的高压导流通道4和由回流阀5控制的低压回流通道6,高压导流通道4和低压回流通道6均与叶轮腔7连通,叶轮腔7内的叶轮2与通往壳体1外的叶轮轴8连通,叶轮轴8内设有轴心喷液孔9且其末端与可拆卸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清洗洗浴打磨抛光机头,包括壳体(1)、叶轮(2)、叶轮腔(7),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置有由主控阀(3)控制的高压导流通道(4)和由回流阀(5)控制的低压回流通道(6),高压导流通道(4)和低压回流通道(6)均与叶轮腔(7)连通,叶轮腔(7)内的叶轮(2)与通往壳体(1)外的叶轮轴(8)连通,叶轮轴(8)内设有轴心喷液孔(9)且其末端与可拆卸式配具(1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谢金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