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瓷坯成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瓷坯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等静压成型工艺是把被加工物体放置于盛满流体介质的密闭容器中,通过增压系统进行逐步加压对物体的各个表面施加以相等的压力,使其在不改变外观形状的情况下缩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密度而改善物质的物理性质。现如今,等静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陶瓷加工领域,与传统陶瓷加工工艺不同,等静压陶瓷加工技术通长采用干粉作为加工原材料,陶瓷干粉经过前期球磨、造粒等工艺的处理,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很好的粘结为一体。在等静压成型工艺中,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型工件的品质,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物件而言,现有技术中的模具设计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对于图1所示有明显收腰状结构的物件进行等静压成型时,为了便于脱模,一般将模具对称的设置为两半式结构,而两半式结构的模具一方面合模与开模过程较为繁琐,另一方面也会在物件表面留下明显的条文,影响外观质量,另外等静压成型模具一般都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两半式的模具在填料时不利于保型。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等静压成型工艺一般需要大量人工辅助操作,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0)、模具输送装置,以及沿模具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顺序设置的:填料装置(40),用于将陶瓷粉料注入模具(10)内;加压装置(30),利用等静压工艺对模具(10)进行加压;脱模装置(50),用于将成型后的坯体(101)从模具(10)中取出;所述模具(10)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模套(11),以及分别位于环形模套(11)上下两端的顶板(12)和底板(13),所述环形模套(11)、顶板(12)、底板(13)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陶瓷粉料和坯体(101)的型腔;所述述环形模套(11)上具有收腰状结构,该收腰状结构所对应的模套环面沿周向被等分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0)、模具输送装置,以及沿模具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顺序设置的:填料装置(40),用于将陶瓷粉料注入模具(10)内;加压装置(30),利用等静压工艺对模具(10)进行加压;脱模装置(50),用于将成型后的坯体(101)从模具(10)中取出;所述模具(10)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模套(11),以及分别位于环形模套(11)上下两端的顶板(12)和底板(13),所述环形模套(11)、顶板(12)、底板(13)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陶瓷粉料和坯体(101)的型腔;所述述环形模套(11)上具有收腰状结构,该收腰状结构所对应的模套环面沿周向被等分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弧面,相邻各弧面之间通过肋板(111)连接为一体,所述肋板(111)为合页状结构,肋板(111)的两页面分别与相邻两弧面的邻边连为一体,且合页凸伸在环形模套(11)的外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底板(13)上设有第一凸台(131),所述第一凸台(131)凸伸至环形模套(11)内部,且第一凸台(131)的外环面与环形模套(11)的内环面构成紧密贴合;所述顶板(12)包括弹性面板(12)和刚性支撑板(121),所述弹性面板(12)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凸伸至环形模套(11)内部且第二凸台的外环面与环形模套(11)的内环面紧密贴合;所述刚性支撑板(121)位于弹性面板(12)上侧并与弹性面板(12)胶粘连接,所述刚性支撑板(121)与环形模套(11)的中心孔对应设置;所述环形模套(11)上端设有向环面外侧凸伸设置的第二法兰(113),所述第二法兰(113)的上端与弹性面板(12)的下端边缘贴合,所述第二法兰(113)的下端设有第二环形压板(16),所述弹性面板(12)的上端设有与第二环形压板(16)相对应的第三环形压板(17),所述第二环形压板(16)和第三环形压板(17)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环形压板(16)通过立柱(18)与底板(13)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装置(40)包括保型单元(44)、加料单元(45)以及振动均料单元(46);所述保型单元(44)用于在加料时对模具(10)周面进行辅助支撑,所述加料单元(45)用于将陶瓷分料注入模具(10)内,所述振动均料单元(46)用于在模具(10)加料时对模具(10)进行振动使物料均匀分布于模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单元(45)包括料斗(451)、设置在料斗(451)下端的定量给料器(452),以及与定量给料器(452)的出料口相接的出料嘴(453);所述保型单元(44)包括沿模具(10)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撑块(441),所述支撑块(441)与模具(10)各相邻两肋板(111)之间的扇形区域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撑块(441)沿模具(10)径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支撑块(441)滑动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42)上,所述第一安装板(44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44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压板(443)上;所述第一压板(443)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一固定板(444)上,所述固定板(444)上设有用于驱动压板(443)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塞缸(448);所述第一安装板(442)通过竖直设置的导杆(445)与第一压板(443)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杆(445)与第一安装板(442)固接,导杆(445)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压板(443)和固定板(444),导杆(445)上端设有径向凸缘,该径向凸缘与固定板(444)的顶面挡接;所述第一安装板(442)与第一压板(443)之间还设有第一压簧(446);所述固定板(444)、第一压板(443)以及第一安装板(442)上设有同心孔,各同心孔的中心与所述模具(10)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压板(443)下端面向下凸伸设置有驱动板(447),所述驱动板(447)延伸至所述支撑块(441)的两侧,所述驱动板(447)下端设有水平驱动销(4471),所述支撑块(44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条形孔(4411),所述驱动销(4471)穿插在条形孔(4411)内并与条形孔(4411)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块(441)的顶面上设有T型滑块(4412),所述第一安装板(442)的底面上设有与T型滑块(4412)相配合的T型槽;所述支撑块(441)上与模具(10)外环面相对的一端具有与所述肋板相贴合的平直面(4413)以及与所述模具(10)外环面轮廓相吻合的平滑曲面(4414);所述振动均料单元(46)包括设置在加料单元(45)下方的振动槽(461),所述振动槽(461)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托板(462),所述托板(462)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且托板(462)底部设有用去驱动托板(462)上下运动的气缸(463);所述振动槽(461)外壁上设有弧形弹片(464),所述弧形弹片(464)呈旋涡状布置,所述振动槽(461)通过弧形弹片(464)与机架弹性连接,所述振动槽(461)下端设有激振电机(465),所述激振电机(465)的转轴上设有偏心轮;所述振动槽(461)底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466),所述模具(10)底板(13)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466)配合的第一限位槽(13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30)包括加压容器,所述加压容器内盛放有挤压介质,所述加压容器的内腔与加压管路(311)连通;所述加压容器包括上端敞口的容器本体(31),以及与容器本体(31)上端可拆卸式密封连接的压盖(32),所述压盖(3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加压容器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模具(10)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模具(10)在加压容器开口的上下两侧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瓷坯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33),所述升降台(33)底部设有导柱(314),所述容器本体(31)内设有第二安装板(313),所述第二安装板(313)上设有导套,所述导柱(314)与导套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导柱(314)上套装有第二压簧(315),所述第二压簧(315)两端分别与升降台(33)底面和第二安装板(313)顶面抵接;所述压盖(32)安装在竖直设置的第二活塞缸(321)的活塞杆上,所述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玉琴,张本玲,李姝,冯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汇和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