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779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模套,以及分别位于环形模套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所述环形模套、顶板、底板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陶瓷粉料和坯体的型腔;所述环形模套上具有收腰状结构,该收腰状结构所对应的模套环面沿周向被等分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弧面,相邻各弧面之间通过肋板连接为一体,所述肋板为合页状结构,肋板的两页面分别与相邻两弧面的邻边连为一体,且合页凸伸在环形模套的外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模具对收腰状陶瓷坯体进行等静压成型,不仅简化了脱模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坯体的整体成型质量,便于后续加工。

Ceramic Isostatic Pressing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等静压处理是把被加工物体放置于盛满液体的密闭容器中,通过增压系统进行逐步加压对物体的各个表面施加以相等的压力,使其在不改变外观形状的情况下缩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密度而改善物质的物理性质。现如今,等静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陶瓷加工领域,与传统陶瓷加工工艺不同,等静压陶瓷加工技术通长采用干粉作为加工原材料,陶瓷干粉经过前期球磨、造粒等工艺的处理,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很好的粘结为一体。在等静压成型工艺中,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型工件的品质,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物件而言,现有技术中的模具设计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对于图1所示有明显收腰状结构的物件进行等静压成型时,为了便于脱模,一般将模具对称的设置为两半式结构,而两半式结构的模具一方面合模与开模过程较为繁琐,另一方面也会在物件表面留下明显的条文,影响外观质量,另外等静压成型模具一般都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两半式的模具在填料时不利于保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陶瓷等静压成型效率的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模套(11),以及分别位于环形模套(11)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13),所述环形模套(11)、顶板、底板(13)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陶瓷粉料和坯体的型腔;所述环形模套(11)上具有收腰状结构,该收腰状结构所对应的模套环面沿周向被等分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弧面,相邻各弧面之间通通过肋板(111)连接为一体,所述肋板(111)为合页状结构,肋板(111)的两页面分别与相邻两弧面的邻边连为一体,且合页凸伸在环形模套(11)的外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模套(11),以及分别位于环形模套(11)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13),所述环形模套(11)、顶板、底板(13)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陶瓷粉料和坯体的型腔;所述环形模套(11)上具有收腰状结构,该收腰状结构所对应的模套环面沿周向被等分为至少两个独立的弧面,相邻各弧面之间通通过肋板(111)连接为一体,所述肋板(111)为合页状结构,肋板(111)的两页面分别与相邻两弧面的邻边连为一体,且合页凸伸在环形模套(11)的外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111)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肋板(111)与环形模套(11)一体式注塑成型,且所述各弧面以及各肋板(111)的两页面在静态下呈相互合拢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111)与弧面相接的拐角处以及肋板(111)两页面之间相接的拐角处设有第一止裂槽(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模套(11)内还设有与环形模套(11)间隔设置的模芯(14),所述模芯(14)与顶板和\或底板(13)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底板(13)上设有第一凸台(131),所述第一凸台(131)凸伸至环形模套(11)内部,且第一凸台(131)的外环面与环形模套(11)的内环面构成紧密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玉琴张本玲李姝冯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汇和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