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包括锅体、锅盖、设置在锅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喷头座以及设置在喷头座上方的喷头盖,所述喷头座设有上下贯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过蒸汽通道从锅体底部进入到锅体内部,所述喷头盖的四周设有通气孔且罩在喷头座上,所述蒸汽通道与通气孔连通。在锅体上形成较为稳定的从喷头盖向四周温度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场,以便于人们根据不同食材的最佳烹饪温度来煮熟食材,并设有不同的温度指示区,指示锅体中不同位置的温度,方便人们选择更加准确合适的温度来烹饪食材;提供了一种有效区分高温以及低温区域的蒸汽加热火锅及其系统。
A steam-heated chafing dish and it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及其系统
本技术属于蒸汽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火锅,其特色在于边煮边吃,使得人们在吃的时候,食物依旧热气腾腾,而且各人还能各取所需,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做到真正的老少咸宜,但传统的火锅需要煤气以及火焰燃烧,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饭店餐馆中更是如此。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有研究人员专利技术了蒸汽火锅,通过将水加热为蒸汽后,运用蒸汽煮熟食物。但是现有的蒸汽火锅多数不会区分高温区与低温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温度大致相同,如专利CN206137852U,公开了一种全智能变频蒸汽火锅,包括火锅组件和蒸汽组件,蒸汽组件包括炉体,炉体上设有发热装置、进水装置、排水装置、泄压装置和出汽装置;所述出汽装置与火锅组件内设的喷汽装置连接。喷汽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喷头座和蒸汽杆,喷头座安装在火锅组件的锅体底部,并连接有喷头。上述专利在锅体上没有一个明显的温度区分界限,人们不好根据不同食材的最佳烹饪温度来煮熟食材,不利于同时烹饪多种食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区分高温以及低温区域的蒸汽加热火锅及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包括锅体、锅盖、设置在锅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喷头座以及设置在喷头座上方的喷头盖,所述喷头座设有上下贯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过蒸汽通道从锅体底部进入到锅体内部,所述喷头盖的四周设有通气孔且罩在喷头座上,所述蒸汽通道与通气孔连通。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优选地,所述通气孔数量为4-16个,直径为1-5mm,更加优选为2-3mm。本技术仅仅在喷头盖的四周上设置有通气孔,确保喷头座只会往四周喷气,减少蒸汽浪费的同时也确保锅体内的蒸汽气流不会紊乱,从而在锅体上形成较为稳定的以喷头盖为原点向四周温度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场,以便于人们根据不同食材的最佳烹饪温度来煮熟食材。而且锅体为圆形平底结构,避免了蒸汽流动时由于锅体上表面为弧形结构而导致气流混乱,更进一步地确保温度梯度场的稳定。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长度不少于2mm。优选地,所述蒸汽加热火锅上设有环形的指示件,通过指示件将所述蒸汽加热火锅分为不止一个温度区,不同的温度区形成以喷头盖为圆心的同心圆。为了能让我们更加容易知道蒸汽加热火锅上的不同温度变化,因此在锅体上设置指示件,根据指示件以及说明书或者是蒸汽火锅底座的指示面板,人们可以判别不同温度区的温度,方便对不同食材进行烹饪。优选地,所述喷头座的底部设有凸沿,凸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顶面抵靠在锅体的底面。由于蒸汽有可能会从喷头座与锅体的缝隙中流走,所以在喷头座上设置一个凸沿以及凸沿上的第一密封圈,而且第一密封圈的顶面抵靠在锅体的底面上,更准确地说,第一密封圈的顶面抵靠在锅体的底面上且覆盖住喷头座与锅体在锅体底面上的缝隙,以防止蒸汽从喷头座与锅体在锅体底面上的缝隙中泄漏出去。而设置第一凹槽的原因,第一是为了避免第一密封圈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滑落;第二是考虑到第一密封圈受到锅体或者蒸汽的温度的影响会产生膨胀,膨胀后的第一密封圈可能不能完美地堵住缝隙,导致蒸汽的泄漏,因此,通过设置凹槽来确保第一密封圈不会变形或者变形量较小。优选地,所述锅体为圆形平底结构,所述锅体的锅面底部直径为15-50cm。底部直径优选为25-40cm。由于锅面底部的直径过大,受热的蒸汽在离开通气孔后会上升,导致处于锅体外侧的食物的加热效果不好,所以锅体的锅面底部直径不高于50cm。优选地,所述喷头座的最高端高于喷气盖的通气孔的位置。为了避免从喷头座的高速蒸汽直接冲出喷气盖,产生过多的湍流,影响到温度梯度场的稳定,因此,把喷头座的最高端设置得比喷气盖的通气孔的位置高,使得蒸汽从喷头座喷出后,气流需要经过较为复杂路线才能从通气孔中流出,使得蒸汽气流的流速较缓。优选地,所述喷头座的顶部设有螺纹且通过螺纹安装在锅体与喷头盖上。由于火锅中的油或者杂质容易附着在喷头盖上,堵塞喷头盖的通气孔,所以本技术通过将喷头座与喷头盖设置为螺纹连接,人们可以随意拆装喷头座,从而对喷头座与喷头盖进行清洗。优选地,在所述喷头盖内设有止回柱;所述止回柱的底部抵靠在蒸汽通道的顶部且所述止回柱的顶部与底部皆设有倒角,而所述喷头座的顶部设有若干用于出气的缺口;或所述止回柱的底部抵靠在蒸汽通道的顶部且蒸汽通道的顶部设有与止回柱相匹配的容腔。一种具有上述的蒸汽加热火锅的蒸汽火锅系统,还包括设有与蒸汽加热火锅相匹配的蒸汽火锅底座,所述蒸汽火锅底座上设有与蒸汽通道相匹配的喷嘴且设有不止一个温度指示区,不同的温度指示区形成同心圆且温度指示区的形状与温度区的形状相匹配,所述蒸汽火锅底座内设有用于控制蒸汽火锅底座运行的控制单元。所述蒸汽通道设有倒角,以便于喷嘴插入到蒸汽通道中。优选地,所述不同温度指示区分别设有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指示面板。通过指示面板显示不同温度指示区的温度变化,让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锅体上不同温度区的信息。优选地,所述喷嘴上设有第二密封圈,且设有与第二密封圈相匹配的第二凹槽。当蒸汽加热火锅与蒸汽火锅底座结合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内侧抵靠在喷嘴上,外侧抵靠在蒸汽通道的侧壁上。同样优选地,所述喷嘴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从上往下横截面积逐渐减少的圆台型结构且中间设有上下贯通的与喷嘴相匹配的通孔。而且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离喷嘴顶端不小于5mm处。当蒸汽加热火锅与蒸汽火锅底座结合时,第二密封垫圈顶面抵靠在喷头座的底面上。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斜面角度为40-80°。通过设置圆台型结构的第二密封圈,第一是防止蒸汽泄漏,第二是考虑到第二密封圈与蒸汽通道之间的摩擦,尤其加热后的第二密封圈会发生膨胀导致第二密封圈与蒸汽通道之间的摩擦极具增大,蒸汽加热火锅很难从蒸汽火锅底座上拆卸下来,因此,通过设置圆台型的第二密封圈并将其抵靠在喷头座的底面上,避免第二密封圈与蒸汽通道产生摩擦,导致拆装的困难,而且该设计还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锅体上形成较为稳定的从喷头盖向四周温度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场,以便于人们根据不同食材的最佳烹饪温度来煮熟食材。(2)设有不同的温度指示区,指示锅体中不同位置的温度,方便人们选择更加准确合适的温度来烹饪食材。(3)在喷头座与喷嘴以及锅体的结合处设有各种防水垫圈,防止蒸汽向外泄漏导致设备电路受到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蒸汽加热火锅与蒸汽火锅底座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喷嘴的另一种结构且没有上第二密封圈时的示意图。图6为喷嘴的另一种结构且安装上第二密封圈时的示意图。图7为蒸汽火锅底座与蒸汽加热火锅的爆炸图。图8为蒸汽火锅底座与蒸汽加热火锅结合时的示意图。图9为蒸汽火锅底座与蒸汽加热火锅使用时的示意图。图10为蒸汽火锅底座与蒸汽加热火锅使用时的示意图。图11为蒸汽火锅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锅体;2、锅盖;3、喷头座;4、喷头盖;5、蒸汽通道;6、通气孔;7、指示件;8、凸沿;9、第一密封圈;10、第一凹槽;11、止回柱;12、喷嘴;13、第二密封圈;14、第二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设置在锅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喷头座以及设置在喷头座上方的喷头盖,所述喷头座设有上下贯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过蒸汽通道从锅体底部进入到锅体内部,所述喷头盖的四周设有通气孔且罩在喷头座上,所述蒸汽通道与通气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设置在锅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喷头座以及设置在喷头座上方的喷头盖,所述喷头座设有上下贯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过蒸汽通道从锅体底部进入到锅体内部,所述喷头盖的四周设有通气孔且罩在喷头座上,所述蒸汽通道与通气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火锅上设有环形的指示件,通过指示件将所述蒸汽加热火锅分为不止一个温度区,不同的温度区形成以喷头盖为圆心的同心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座的底部设有凸沿,凸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顶面抵靠在锅体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圆形平底结构,所述锅体的锅面底部直径为15-5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长度不少于2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火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保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