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11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1)以及位于汤锅体(1)内的料筒(2),料筒(2)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3),隔料板(3)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隔料板(3)通过吸附件(4)吸附在汤锅体(1)和/或料筒(2)上。通过吸附件可方便地实现隔料板的安装与拆卸,方便清洗且易收纳。

Cooking pots and p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锅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锅具。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汤锅吃火锅时,往往是同时在汤锅内放入火锅调料和各种火锅食材。为了适用不同的火锅材料,方便用户捞取食材,目前市场上的火锅锅具通常在锅具中部配置了料筒,把锅具分割成内、外筒两个部分,分别放置不同的食材。此类锅具虽然可以放置两种不同的食材,但相对于火锅烹饪时食材多样的特性,锅具的两个区域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137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烹饪锅具,其汤锅体内设有料筒,料筒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料板,隔料板与料筒一体成型,通过隔料板将料筒的外壁与汤锅体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为多个食物放置区,从而使消费者可放置多种食材,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现有技术的烹饪锅具中,料筒与隔料板为一体式结构,无法拆卸,导致烹饪锅具不易清洗,且一体成型的料筒和隔料板的整体尺寸较大,不方便用户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烹饪锅具,不仅能够放置多种食材,而且方便清洗、易收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以及位于所述汤锅体内的料筒,所述料筒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所述隔料板将所述料筒的外壁与所述汤锅体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所述隔料板通过吸附件吸附在所述汤锅体和/或所述料筒上。本技术的烹饪锅具,隔料板通过吸附件吸附在汤锅体上和/或料筒上,即,通过吸附件可方便地将隔料板安装在汤锅体内或者从汤锅体内取出,当用户使用烹饪锅具吃火锅时,将隔料板吸附在料筒上和/或汤锅体上,通过隔料板可以将料筒的外壁和汤锅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而且在吃火锅时,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隔料板的个数,使用灵活且方便。当吃完火锅需要清洗时或者进行收纳时,将隔料板拆卸下来,使得清洗更加方便,且将隔料板叠放在一起收纳,从而可以减小料筒与隔料板的收纳空间,方便收纳。可选的,所述吸附件包括磁性体。可选的,所述隔料板、所述料筒和所述汤锅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吸附件。可选的,所述隔料板为与所述料筒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以使所述隔料板可收拢在所述料筒的外壁上。这样在不需要隔料板时,可直接将隔料板收拢在料筒的外壁上,从而进一步节省了收纳空间。可选的,所述料筒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隔料板的侧边的形状匹配。这样使得隔料板的侧边与料筒贴合的更紧密。可选的,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料筒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料板收拢在所述料筒的外壁上时,所述隔料板的两侧边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凹槽内。可选的,所述隔料板的两侧边均为卷圆边。这样避免在拿取隔料板时,隔料板的侧边划伤手的情况出现,同时使得隔料板的侧边与料筒或汤锅体的固定更加可靠。可选的,所述汤锅体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凹槽的外侧,且卡设在所述凹槽的底端,所述料筒位于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围成的区域内。通过限位凸起对料筒进行限位,防止在烹煮过程中料筒跑位。可选的,所述限位凸起上设有所述吸附件,所述隔料板的靠近所述料筒的一侧通过所述吸附件固定在所述汤锅体上,且与所述料筒的外壁抵接。可选的,所述汤锅体的内底面的边缘设有所述吸附件,所述隔料板的远离所述料筒的一侧通过所述吸附件吸附在所述汤锅体上,且与所述汤锅体的内壁抵接。可选的,所述隔料板的两侧边的底部均设有吸附件,所述隔料板展开时,所述隔料板的远离所述料筒的一侧上的吸附件与所述汤锅体内底面边缘上的吸附件吸合;所述隔料板收拢在所述料筒的外壁上时,所述隔料板的两侧边的吸附件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凸起上的吸附件吸合。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外壁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俯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汤锅体;2—料筒;3—隔料板;4—吸附件;11—限位凸起;21—凹槽;31、32—一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当隔料板收拢在料筒外壁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俯视结构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烹饪锅具,该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1和料筒2。其中,料筒2位于汤锅体1内,料筒2的顶部具有开口。本实施例中的料筒2为顶部开口的圆柱状筒,当然,也可以为方柱形等,汤锅体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方形等,本实施例对料筒2和汤锅体1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料筒2可拆卸地放置在汤锅体1内,比如,料筒2通过磁性体吸附在汤锅体1内。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料筒2也可以与汤锅体1一体成型。为了使该锅具能够放置多种不同的食材,使消费者在吃火锅时能够方便捞取想吃的某种食材,在本实施例中,料筒2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3,隔料板3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为了方便清洗锅具和对锅具进行收纳,其中,隔料板3通过吸附件4吸附在汤锅体1和/或料筒2上。也就是说,通过吸附件4可方便地将隔料板3安装在汤锅体1内或者从汤锅体1内取出。可以理解的是,隔料板3可以通过吸附件4仅与汤锅体1吸合,或者仅与料筒2的外壁吸合,或者,同时与汤锅体1和料筒2吸合,只要能够将隔料板3吸附在料筒2外侧,使隔料板3将料筒2的外壁与汤锅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隔料板3通过吸附件4吸附在汤锅体1上和/或料筒2上,即,通过吸附件4可方便地将隔料板3安装在汤锅体1内或者从汤锅体1内取出,当用户使用烹饪锅具吃火锅时,将隔料板3吸附在料筒2上和/或汤锅体1上,通过隔料板可以将料筒2的外壁和汤锅体1的内壁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而且在吃火锅时,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隔料板的个数,使用灵活且方便。当吃完火锅需要清洗时或者进行收纳时,将隔料板3拆卸下来,使得清洗更加方便,且将隔料板3叠放在一起收纳,从而可以减小料筒2与隔料板3的收纳空间,方便收纳。具体实现时,隔料板3、汤锅体1或料筒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吸附件4。比如,可以仅在隔料板3上设置吸附件4,当隔料板3放置在料筒2外侧时,隔料板3与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1)以及位于所述汤锅体(1)内的料筒(2),所述料筒(2)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3),所述隔料板(3)将所述料筒(2)的外壁与所述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3)通过吸附件(4)吸附在所述汤锅体(1)和/或所述料筒(2)上;所述隔料板(3)为与所述料筒(2)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以使所述隔料板(3)可收拢在所述料筒(2)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锅具,包括汤锅体(1)以及位于所述汤锅体(1)内的料筒(2),所述料筒(2)的外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料板(3),所述隔料板(3)将所述料筒(2)的外壁与所述汤锅体(1)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分隔成至少两个食物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3)通过吸附件(4)吸附在所述汤锅体(1)和/或所述料筒(2)上;所述隔料板(3)为与所述料筒(2)的外壁形状匹配的弧形板,以使所述隔料板(3)可收拢在所述料筒(2)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4)包括磁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3)、所述料筒(2)和所述汤锅体(1)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吸附件(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形状与所述隔料板(3)的侧边的形状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凹槽(21)沿所述料筒(2)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料板(3)收拢在所述料筒(2)的外壁上时,所述隔料板(3)的两侧边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凹槽(21)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开银李建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