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回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74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负载压力检测油道7-1从分流阀5-1的出口通道5b和保持单向阀6-1之间的油道30-1上分出来,与信号检测油道9相连接,信号检测油道9经过节流阀14(面积at)与油箱T相连接,控制油道10-1从负载压力检测油道7-1上分出来,与控制室70相连接,单向阀8-1设置在负载压力检测油道7-1的、油道30-1和控制油道10-1的分支点之间的油道部分7a上,节流阀11(面积ac)设置在负载压力检测油道7-1的、控制油道10-1的分支点和信号检测油道9之间的油道部分7b上。因此,具备载荷感知系统的液压回路装置能获得与驱动的惯性体的大小无关的平稳的起动特性,且结构简单,即使是滑阀式的控制阀也能容易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在可同时操作多个液压执行元件的建筑机械上、例如液压挖掘机上,能获得与驱动的惯性体的大小无关的平稳的起动特性的液压回路装置。搭载在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上的液压回路装置,有使用具有泄流回路的中心旁通型的控制阀的,也有使用不具有泄流回路的封闭中心型的控制阀的,后者采用控制液压泵的排出流量、使其基本上能供给控制阀所要求的流量的载荷感知系统。在以简化液压机械为目的的场合,不具备泄流回路的,即后者是有利的。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不具备泄流回路,在驱动具有很大的惯性的液压执行元件时,过渡性地产生压力突然上升、急剧加速的现象,或者压力的振动(压力脉动)不容易衰减,不能获得平稳的起动特性。即,由于用载荷感知系统控制液压泵的排出流量,使其供给控制阀所要求的流量,所以在执行元件驱动的负载是旋转等的惯性体、执行元件不能消耗油泵排出的流量的场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液压泵的出口压力急剧上升,液压泵排出的能量贮存在管系中,当此后执行元件通过加速区,不需要加速压力时,则随着驱动压力的降低,贮存在管系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执行元件超调,随之驱动压力进一步降低,若然后执行元件的速度降低,则驱动压力再次上升,过渡性地产生压力的急剧上升现象,且压力脉动不容易衰减。而且,作为一种随着驱动压力的上升、减少供向执行元件的流量,以抑制压力的急剧上升的方法,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191501号、特开平5-263804号、特开平10-89304号,已提出了方案。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191501号和特开平5-263804号所记载的方法是同一个意思,用先导阀的阀开度控制具有窄缝的比例座阀的位移的控制阀,根据执行元件的驱动压力,控制先导阀的阀位移,以控制比例座阀的阀位移。即,从液压马达的入口部通过节流阀导入的压力,反抗先导阀的操作力引导至先导阀。从液压马达的入口部通过节流阀导入的压力是与液压马达的驱动压力成比例增加的压力,因此,先导阀的阀开度与该驱动压力成比例地减小,随之比例座阀的阀开度也减小。由此进行控制使其来自液压泵的高压油也减少,有助于缓和压力的急剧上升和衰减压力脉动。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0-89304号中,压力补偿阀是为了能用载荷感知系统进行复合操作而设置的,使压力补偿阀具有随着负载压力的增加,减小补偿压差的负载依存特性,由此进行控制,使其若负载压力增加,则减少供向执行元件的流量,减少液压泵的排出流量。压力补偿阀的负载依存特性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在压力补偿阀的受压面积中,使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的入口压力作用在关闭方向上的受压面积,比入口节流的节流阀的出口压力作用在打开方向上的受压面积大。这样一来,当设有受压面积差时,由于其相差部分的受压面积,产生随负载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的关闭方向的液压力,所以能进行控制,使入口节流的节流阀的前后压差与负载压力成比例地减小,减少供向执行元件的流量。由于供向该执行元件的流量的减少,进行载荷感知控制的液压泵减少排出流量,避免压力的急剧上升,而且还能提前衰减压力脉动。另一方面,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2-296002号所记载的方案,是具备载荷感知系统的液压回路装置,并不改变设定在泵控制机构上的载荷感知控制的目标压差,而是仅仅使特定的液压执行元件的驱动速度慢一些,能进行微速操作。该方案将检测负载压力的单向阀的弹簧力设定为某一强度,通过由单向阀部分给出压力损失来调节负载压力,由于信号压力仅仅比负载压力降低了该压力损失的部分,进行载荷感知控制的液压泵的排出压力和负载压力的压差也从正常的压差仅仅降低该压力损失部分,随之控制流量减少。另外,国际申请公开公报WO98/31940所记载的控制阀,是在具备载荷感知系统的液压回路装置上组合分流阀和保持单向阀,作为阀组合体简化结构的。该控制阀将分流阀的阀芯部分地内藏于保持单向阀的中空状的阀芯中,同时,将控制阀的负载压力检测油道作为分流阀的内部油道(油道槽)制成,而且利用该内部通道使其具有单向阀功能,因此不需要作为阀要素的单向阀,简化了控制阀的整体结构。根据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191501号和特开平5-263804号所记载的方案、以及特开平10-89304号所记载的方案,由于供向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与负载压力成比例地减少,液压泵的排出流量减少,所以能避免在驱动液压执行元件时的压力突然上升现象且还能提前衰减压力脉动,能获得与驱动的惯性体的大小无关的平稳的起动特性。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191501号和特开平5-263804号所记载的方案,是使用由先导阀的阀开度控制比例座阀位移的阀,作为控制阀,使用通常的滑阀式的控制阀实施该方案结构上难以实现。特别是,最近控制阀利用滑阀内部,作为用于组装反馈回路的油通道,因而困难倍增。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0-89304号的方案,虽然是使用滑阀式的控制阀情况下的压力补偿阀的阀结构,但为了使压力补偿阀的受压面积有差别,所以考虑可组装性则结构过于复杂,另外,确定面积(面积管理)也很麻烦。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2-296002号的方案,是以仅仅使特定的液压执行元件的驱动速度慢一些,能进行微速操作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液压泵的排出流量减少了,结果,防止了驱动液压执行元件时的压力急剧上升现象的出现,便于提前衰减压力脉动。另外,由于仅仅是用检测负载压力的单向阀部分给出压力损失,所以,还有结构简单这一优点。但是,由于用单向阀给出的压力损失是用弹簧力设定的,所以,是与负载压力无关的某一定值,不能获得随惯性体的大小而变化的控制特性,即负载依存特性。因此,产生的问题是,由于驱动的惯性体大小的不同,在驱动执行元件时,产生压力突然上升的现象,或不能提前衰减压力脉动。国际申请公开公报WO98/31940所记载的控制阀,由于组合分流阀和保持单向阀,作为阀组合体,其中装入了种种功能,所以,具有控制阀的整体结构简单这一优点。但是,没有采取对付在驱动具有大的惯性的执行元件时的压力急剧上升和压力脉动的措施,在驱动的惯性体较大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是,在驱动执行元件时,产生压力的突然上升现象,或者压力脉动不能提前衰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回路装置,使其在具备载荷感知系统的液压回路装置上,能获得与驱动的惯性体的大小无关的、平稳的起动特性,且结构简单,即使是滑阀式的控制阀也能容易应用。(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回路装置,具备液压泵;由从该液压泵排出的高压油驱动的多个液压执行元件;配置在上述液压泵和多个执行元件之间的多个控制阀;引导基于上述多个液压执行元件的最高负载压力的信号压力的信号检测油道;控制上述液压泵的排出压力,使其比上述信号压力仅仅高出规定值的泵控制机构,上述多个控制阀分别具有具备控制供给到上述液压执行元件的高压油流量的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的主阀;配置在上述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和上述执行元件之间的分流阀,上述分流阀各自具有一端位于与上述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相连的入口通道中、另一端位于控制室中的阀芯,上述阀芯靠上述控制室的压力和上述入口通道的压力的平衡进行冲程运动,控制上述入口通道的压力,由此控制上述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的前后压差,该液压回路装置具有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控制阀上,在与本身相关的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压力是上述最高压力时,检测该负载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回路装置,包括:液压泵(1);由从该液压泵排出的高压油驱动的多个液压执行元件(3-1、3-2);配置在上述液压泵和多个执行元件之间的多个控制阀(4-1、4-2);引导基于上述多个液压执行元件的最高负载压力的信号压力的信号检测油道(9);控制上述液压泵的排出压力,使其比上述信号压力仅仅高出规定值的泵控制机构(2),上述多个控制阀(4-1、4-2)分别具有:具备控制供给到上述液压执行元件(3-1、3-2)的高压油流量的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M/I)的主阀(4a-1、4a -2);配置在上述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和上述执行元件之间的分流阀(5-1、5-2),上述分流阀各自具有一端位于与上述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相连的入口通道(5a)中、另一端位于控制室(70)中的阀芯(50),上述阀芯靠上述控制室的压力和上述入口通道的压力的平衡的进行冲程运动,控制上述入口通道的压力,由此控制上述入口节流可调节流阀的前后压差,其特征是:具有: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控制阀(4-1、4-2)上,在与本身相关的液压执行元件(3-1、3-2)的负载压力是上述最高压力时,检测该负 载压力、引导至上述控制室(70)的第1油道(7a、8-1、8-2、10-1、10-2);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控制阀(4-1、4-2)上、将上述控制室连到上述信号检测油道(9)上,在与本身相关的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压力不是上述最高负载压力时, 将上述信号检测油道的信号压力引导至上述控制室的第2油道(7b);将上述信号检测油道(9)连向油箱的第3油道(12);设置在上述第3油道(12)上的第1节流阀(14);设置在上述多个控制阀中的至少1个控制阀(4-1)的上述第2油道 (7b)上,在与本身相关的液压执行元件(3-1)的负载压力是上述最高负载压力时,与上述第1节流阀(14)共同作用,调节该负载压力,作为上述信号压力引导至上述信号检测油道(9)的第2节流阀(1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泽勇作东崎光久西村良纯高桥欣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