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冠军专利>正文

液压多路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267 阅读:9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液压多路阀具有阀体(1)和阀杆及阀杆操纵机构;具有一个/两个阀组,每个阀组由两个阀杆和中位滑阀(5)与阀体(1)配合构成;同一阀组的两个阀杆工作时呈上下相向运动,分别与阀体的供油腔/回油腔连通,中位滑阀(5)位于中位时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连通,使油泵供油系统泄荷;多路阀工作时中位滑阀(5)随任一阀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之间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个简单阀杆组成一个阀组,实现原多路阀复杂的单阀杆阀的功能,结构合理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相应降低生产成本。其通过球铰式的操纵机构,能同时操纵两个阀组,实现无级控制原多路阀两路阀的复合作业,提高多路阀的操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控制阀技术,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液压多路阀
技术介绍
现在用于液压控制的多路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三位或四位六通阀组合构成的,其需要在阀杆上开置几个油槽并相应在阀体上开置几个油腔和油口,结构比较复杂,更使得加工制造工艺复杂,成本相应提高。由于其结构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三位或四位六通阀组合构成,相应在使用中均是一个手柄控制一个滑阀,不能实现单手柄控制双路的复合操纵功能,即其结构设计使得在使用中不能实现双路控制的复合动作,这便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应用,在操纵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新型液压多路阀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其结构设计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制造的特点,同时可方便实现双路控制功能,从而克服现有液压多路阀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具有阀体和阀杆及阀杆操纵机构;阀体上具有供油腔、回油腔和工作油口,阀杆上具有环形油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多路阀具有一个/两个阀组,每个阀组由两个阀杆和中位滑阀与阀体配合构成;每个阀杆上的环形油槽与阀体的一个工作油口常通,同一阀组的两个阀杆工作时呈上下相向运动,即一个阀杆向下移动,另一个阀杆向上移动,分别与阀体的供油腔/回油腔连通,从而使阀体的供油腔和回油腔与工作油口连通;中位滑阀位于中位时将阀体的供油腔与回油腔连通,使油泵供油系统泄荷;多路阀工作时中位滑阀随任一阀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将阀体的供油腔与回油腔之间断开,使工作油口获得压力和流量输出;多路阀回归中位时,中位滑阀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回归中位,重新将阀体的供油腔与回油腔之间连通,阀组的两个阀杆也回归中位,将与工作油口断开。所述的阀杆操纵机构与阀体之间通过球形铰链连接。具有两个阀组时,两个阀组共用一个中位滑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结构的液压多路阀,与现有的液压多路阀比较,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采用两个简单阀杆组成一个阀组,实现原多路阀复杂的单阀杆阀的功能,结构合理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相应降低生产成本。2、通过球铰式的操纵机构,能同时操纵两个阀组,实现无级控制原多路阀两路阀的复合作业,提高多路阀的操纵功能,特别是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应用,如挖掘机、装载机和叉车等方面的应用,对作业效率的提高和降低劳动强度有着明显的效果。3、通过各阀杆对中位阀的操纵,实现多路阀的各种中位机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液压多路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图中,1、阀体,2、弹簧,3、复位弹簧,4、底板,5、中位滑阀,6、供油腔,7、环形油槽,8、工作油口A1,9、回油腔,10-1、阀杆,10-2、阀杆,10-3、阀杆,10-4、阀杆,11、球形孔座,12、球形体,13、压板,14、操纵杆,15、油道,16、工作油口B1,17、工作油口A2,18、工作油口B2。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液压多路阀中,由两个阀杆10-1、10-2和中位滑阀5与阀体1配合构成一个阀组,由阀杆10-3、10-4和中位滑阀5与阀体1配合构成另一个阀组,阀杆10-1、10-2呈180°对称设置,阀杆10-3、10-4呈180°对称设置,每个阀杆上具有与阀体上的一个工作油口常通的环形油槽7,该实施例中,阀杆10-1的环形油槽与工作油口8常通,阀杆10-2的环形油槽与工作油口16常通,阀杆10-3的环形油槽与工作油口17常通,阀杆10-4的环形油槽与工作油口18常通;每个阀杆的下部均设置有使其向上动作的弹簧2,一个阀组的两个阀杆动作时呈上下相向运动,即一个阀杆在操纵杆作用下向下移动时,另一阀杆在弹簧作用下向上动作,一个阀组的两个阀杆在动作时其环形油槽分别与阀体的供油腔/回油腔连通,从而将阀体的供油腔6和回油腔9与工作油口连通,使油泵供油系统通过阀向工作机构供油,工作机构的回油经阀流回油箱。阀体内设置的中位滑阀5位于阀体中部的阀腔内,其上具有油道15,中位滑阀在中位时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连通,使油泵供油系统泄荷;中位滑阀的底部具有底板4并使底板位于每个阀杆的下方,底板可为圆形;由此,阀杆下移时带动底板4,使中位滑阀随任一阀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将供油腔6与回油腔9之间断开,使工作油口获得压力和流量输出;中位滑阀5下部设置有使其向上自动回归中位的复位弹簧3,在阀杆操纵机构不动作时,中位滑阀5在复位弹簧3作用下向上复归中位,重新将供油腔6与回油腔9连通。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多路阀中,阀杆操纵机构与阀体1之间通过球形铰链连接,阀杆操纵机构的下部为一球形体12,其位于阀体上部的球形孔座11内,阀杆操纵机构与球形体连接有操纵杆14,与操纵杆一体连接有压板,操纵杆14可相对阀体向任意方向下压,即可从各个角度向不同的阀杆施加向下的压力,操纵杆的压板13与阀杆接触的底面为弧形。本专利技术液压多路阀的工作原理以一个阀组为例阀杆10-1与10-2呈180°对称设置,阀杆10-1的环形油槽7与阀体1上的工作油口8常通,阀杆10-2的环形油槽7与另一工作油口16常通;位于阀体1中部阀腔内的中位滑阀在中位时将阀体的供油腔6和回油腔9连通;这是因为中位滑阀在中位时其油道与供油腔6和回油腔9连通,通过操纵杆14使压板13对阀杆10-1施加向下的压力,阀杆10-1向下移动,由于压板另一端向上抬起,阀杆10-2即在弹簧作用下向上动作,阀杆10-1的环形油槽与供油腔6连通,从而将工作油口8与供油腔6连通,阀杆10-2向上动作,其环形油槽7与回油腔9连通,从而将工作油口16与回油腔连通,由此,通过工作油口8向工作机构的液压系统供油,工作机构的回油经阀体的工作油口16和回油腔9回流入油箱。需停止向工作机构供油时,操纵杆14使压板13回归原位,阀杆10-1在下部弹簧2作用下向上回位,阀杆10-2向下回位,将工作机构的供油与回油停止,中位滑阀5在其复位弹簧3作用下回归中位,将阀体供油腔6与回油腔9重新连通。阀杆操纵机构同时控制两路液流方向和流量的原理两个阀组的四个阀杆间隔90°设置,需要同时控制两个阀组动作时,操纵杆14将压板13同时压向两个阀组中的一个阀杆,使两个阀组同时动作,根据选择压下的角度,即可同时控制流量的大小。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液压多路阀,具有阀体(1)和阀杆及阀杆操纵机构;阀体(1)上具有供油腔(6)、回油腔(9)和工作油口,阀杆上具有环形油槽(7);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具有一个/两个阀组,每个阀组由两个阀杆和中位滑阀(5)与阀体(1)配合构成;每个阀杆上的环形油槽(7)与阀体的一个工作油口常通,同一阀组的两个阀杆工作时呈上下相向运动,即一个阀杆向下移动,另一个阀杆向上移动,分别与阀体的供油腔/回油腔连通,从而使阀体的供油腔(6)和回油腔(9)与工作油口连通;中位滑阀(5)位于中位时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连通,使油泵供油系统泄荷;多路阀工作时中位滑阀(5)随任一阀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之间断开,使工作油口获得压力和流量输出;多路阀回归中位时,中位滑阀(5)在其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向上回归中位,重新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之间连通,阀组的两个阀杆也回归中位,将供油腔(6)及回油腔(9)与工作油口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液压多路阀,具有阀体(1)和阀杆及阀杆操纵机构;阀体(1)上具有供油腔(6)、回油腔(9)和工作油口,阀杆上具有环形油槽(7);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具有一个/两个阀组,每个阀组由两个阀杆和中位滑阀(5)与阀体(1)配合构成;每个阀杆上的环形油槽(7)与阀体的一个工作油口常通,同一阀组的两个阀杆工作时呈上下相向运动,即一个阀杆向下移动,另一个阀杆向上移动,分别与阀体的供油腔/回油腔连通,从而使阀体的供油腔(6)和回油腔(9)与工作油口连通;中位滑阀(5)位于中位时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连通,使油泵供油系统泄荷;多路阀工作时中位滑阀(5)随任一阀杆的下移而向下移动,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之间断开,使工作油口获得压力和流量输出;多路阀回归中位时,中位滑阀(5)在其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向上回归中位,重新将阀体的供油腔(6)与回油腔(9)之间连通,阀组的两个阀杆也回归中位,将供油腔(6)及回油腔(9)与工作油口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冠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