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形自吸式文丘里射流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093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形自吸式文丘里射流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上碟盘和下碟盘通过螺栓和橡胶垫圈连接紧固,碟盘环型间隙外侧为渐扩段,上碟盘和下碟盘间空腔分为液腔和气腔,上内壳和下内壳通过螺栓连接紧固,螺栓连接处垫有橡胶垫圈,上内壳的环型连接面和下内壳的环型连接面之间形成内壳环型间隙,上内壳和下内壳间空腔为液腔,下碟盘和下内壳通过螺纹法兰连接紧固,且下碟盘和下内壳的环型间隙之间通过橡胶垫圈密封固定,上碟盘和上内壳上设置有进气孔,下碟盘和下内壳下部中心连接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型喉腔处气体的一次破碎、渐扩段气体的二次破碎,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数量更多、尺寸更小,操作便捷,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A Disc-shaped Self-priming Venturi Jet Microbubbl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碟形自吸式文丘里射流微纳气泡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微纳米气泡发生
,具体涉及一种碟形自吸式文丘里射流微纳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镇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产生,导致城镇水体黑臭化,不仅危害了饮用水安全,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水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难题是水体溶解氧过低,导致COD等指标难以达标,水质改善效果不佳。传统的鼓风曝气等方式产生的气泡,其直径过大、水中停留时间过短、增氧效果差。而微纳米气泡的直径小、超强增氧和氧化能力,高效降解水中多种污染物,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污染治理、水体修复、水产养殖、农作物种植、家庭果蔬清洗、精密零件清洗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目前,国内外的微纳米气泡发生方法主要有加压溶气析出法、电解析出法、文丘里射流法等。其中,加压溶气析出法是利用水泵、空压机分别将一定压力的水流、空气压入压力溶气罐中,形成高压气水混合物,之后通过突然减压使水中气体以纳米气泡形式析出,但该方法操作和运行成本高、溶气效率低、应用范围小。电解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碟形自吸式文丘里射流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碟盘(1)、下碟盘(2)、螺栓(3)、进气孔(4)、螺纹法兰(5)、进水口(6)、上内壳(7)、下内壳(8)、液腔(9)、气腔(10)、橡胶垫圈(11)和渐扩段(12),上碟盘(1)和下碟盘(2)通过螺栓(3)、螺栓孔(3‑1)和橡胶垫圈(11)连接紧固,上碟盘的第一环型连接面和下碟盘的环型连接面之间形成碟盘环型间隙,碟盘环型间隙外侧为渐扩段(12),上碟盘(1)和下碟盘(2)间空腔分为液腔(9)和气腔(10),上内壳(7)和下内壳(8)通过螺栓(3)连接紧固,螺栓(3)连接处垫有橡胶垫圈(11),上内壳的第一环型连接面(14)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形自吸式文丘里射流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碟盘(1)、下碟盘(2)、螺栓(3)、进气孔(4)、螺纹法兰(5)、进水口(6)、上内壳(7)、下内壳(8)、液腔(9)、气腔(10)、橡胶垫圈(11)和渐扩段(12),上碟盘(1)和下碟盘(2)通过螺栓(3)、螺栓孔(3-1)和橡胶垫圈(11)连接紧固,上碟盘的第一环型连接面和下碟盘的环型连接面之间形成碟盘环型间隙,碟盘环型间隙外侧为渐扩段(12),上碟盘(1)和下碟盘(2)间空腔分为液腔(9)和气腔(10),上内壳(7)和下内壳(8)通过螺栓(3)连接紧固,螺栓(3)连接处垫有橡胶垫圈(11),上内壳的第一环型连接面(14)和下内壳的第二环型连接面(15)之间形成内壳环型间隙,上内壳(7)和下内壳(8)间空腔为液腔(9),下碟盘(2)和下内壳(8)通过螺纹法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孙广东吕冠梦沙倩申彪蒋云钟吴昊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域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河长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