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及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503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及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该智能车包括车身和安装在车身上的智能控制系统,车身前端安装有电磁联接杆,车身后端安装有电磁套筒,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车身位置参数;障碍物识别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距离参数;行驶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车身按照控制指令中的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行驶;通讯装置,用于将接收的车身行驶速度、行驶方向和车身位置参数发送至调度中心;还用于将接收的控制指令发送至行驶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车身上安装智能控制系统便于调度中心根据乘客需要控制车身的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Intelligent Vehicle and Intellig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车及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及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城市家庭的刚性需求,汽车保有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停车位紧缺、空气污染加剧。电动汽车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问题,但城市交通拥堵、停车位紧缺仍然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挑战。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增加了市民的出行选择方式,但现有公共交通系统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固定线路、固定站点,乘客通常需多次换乘,且往往需结合步行或其他交通工具才能到达车站或目的地;2、调度周期控制不灵活,高峰期乘车拥挤,乘坐体验差且容易产生纠纷,低谷期乘客等待时间较长,乘坐体验差且车辆运行效率低;3、地下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建造、维护成本高,对地质要求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4、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公交车、轻轨等)经常与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且运输速度较低。因此,急需一种智能车及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智能车及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安装在车身上的智能控制系统,车身前端安装有电磁联接杆,车身后端安装有电磁套筒,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车身位置参数并发送至行驶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障碍物识别装置,安装在车身前端,用于实时采集车身前方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发送至行驶控制装置;行驶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车身位置参数和车身前方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参数实时计算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控制车身按照该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行驶,并将该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发送至通讯装置;还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按照控制指令中的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控制车身按照该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行驶;通讯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安装在车身上的智能控制系统,车身前端安装有电磁联接杆,车身后端安装有电磁套筒,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车身位置参数并发送至行驶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障碍物识别装置,安装在车身前端,用于实时采集车身前方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发送至行驶控制装置;行驶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车身位置参数和车身前方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参数实时计算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控制车身按照该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行驶,并将该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发送至通讯装置;还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按照控制指令中的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控制车身按照该车身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行驶;通讯装置,用于接收车身行驶速度、行驶方向和车身位置参数,并实时发送至调度中心;还用于实时接收调度中心发送的包含有行驶速度和行驶方向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行驶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障碍物识别装置发送的车身前方障碍物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判断该距离参数是否在安全阈值内,若不在,则编辑紧急制动指令给行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韵李非凡武卓然杨令闻王永韬韦福洋胡玖欣周鋆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