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201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轮系、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和差速器;发动机分别与第一电机的一端和第一离合器的一端连接;行星轮系的第一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行星轮系的第二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第二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行星轮系的第三传动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第一制动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二制动器传动连接,行星轮系的第四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差速器传动连接;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与电机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电机控制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控制器的第三端与动力电池连接。

Hybrid Power System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能源消耗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混合动力汽应用而生。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的汽车,比如,蓄电池、燃料电池、内燃机、电机等等,当前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动力源为内燃机和电机的汽车。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主要是基于传统的自动变速箱开发的。具体地,可以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序列变速箱、无极变速箱或双离合变速箱等变速箱的前端或者后端集成一个电机,从而构成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但是,由于上述混合动力系统通常工作模式单一,不能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影响节油率,且直接在变速箱的前端或后端集成一个电机,成本较高。另外,当混合动力系统出现故障时,混合动力系统可能会无法驱动或者动力性较差,进而影响整车动力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汽车,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混合动力系统成本较高且动力性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轮系、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和差速器;所述发动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一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二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三传动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四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逆变器和变压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变压器集成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MCU和第二MCU,所述第一MCU与所述第二MCU位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内;所述第一MCU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第二MCU与所述变压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多个行星轮、行星架、多个齿圈和多个太阳轮;所述多个行星轮、所述多个齿圈和所述多个太阳轮固定在所述行星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BMS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内,且所述BMS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会包括备用电池,所述备用电池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和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备用BMS,所述备用BMS位于所述备用电池内,且所述备用BMS用于控制所述备用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差速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支持多种运行模式,所述多种运行模式包括电机驱动纯电动模式、混动串联驱动模式、混动并联驱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再生制动模式,驻车发电模式和发动机直驱倒车模式。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一方面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轮系、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和差速器,该混合动力系统可以用发动机和两个电机作为动力源,并且两个电机还能够用于发电,且通过与行星轮系传动连接,以及通过两个制动器和两个离合器共同实现模式的切换和各挡速比,从而使该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独立驱动的能力,提高了传动系统的动力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处于纯电动模式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处于串联式混动模式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处于并联式混合驱动模式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处于发动机处于直驱模式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处于滑行/制动能量回收模式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处于发动机倒车模式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附图标记:1:发动机,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第一离合器,5:第二离合器,6:第一制动器,7:第二制动器,8:行星轮系,9:电机控制器,10:动力电池,11:差速器,12:第一MCU,13:第二MCU,14:BMS,15:备用电池,16:车轮;81:行星轮,82:行星架,83:齿圈,84:太阳轮84;91:逆变器,92:变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说明。目前,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混合动力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通常是在汽车的自动变速箱、序列自动变速箱、无极变速箱或双离合变速箱等变速箱的前端或者后端集成一个电机。但是,由于上述混合动力系统通常工作模式单一,不能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影响节油率,且直接在变速箱的前端或后端集成一个电机,成本较高。另外,当混合动力系统出现故障时,混合动力系统可能会无法驱动或者动力性较差,进而影响整车动力性。基于这样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证汽车的动力性的混合动力系统。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之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第一离合器4、第二离合器5、第一制动器6、第二制动器7、行星轮系8、电机控制器9、动力电池10和差速器11。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1分别与第一电机2的一端和第一离合器5的一端连接;行星轮系8的第一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离合器4的另一端和发动机1传动连接,行星轮系8的第二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第二电机3的一端传动连接,行星轮系8的第三传动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第一制动器6、第二离合器5和第二制动器7传动连接,行星轮系8的第四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差速器11传动连接;第一电机2的另一端与电机控制器9的第一端连接,电机控制器9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机3的另一端连接,电机控制器9的第三端与动力电池10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轮系、电机控制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轮系、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和差速器;所述发动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一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二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三传动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四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行星轮系、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和差速器;所述发动机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一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二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三传动端通过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第四传动端通过传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逆变器和变压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变压器集成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MCU和第二MCU,所述第一MCU与所述第二MCU位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内;所述第一MCU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第二MCU与所述变压器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先余学浩周之光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