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86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它属于汽车配件生产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采用下料、整形、伸孔和车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理、成熟,产品尺寸稳定,经济效益高,能够满足产品尺寸要求和产品尺寸公差,具有通用性,通过对模具,程序的调整可以加工一系列不同规格的衬套。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Front Connecting Bushing of Stee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属于汽车底盘转向机构焊接零部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制造,它属于汽车配件生产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底盘需要构架各部位连接结构,包括转向、制动、传动,因此对于关键部位的零配件综合性能要求较高,宝马底盘开发的转向机构零配件,生产上为了获得较高强度和较好的生产效益,采用冷挤压与机械加工相结合的工艺方法生产制造,由于产品外型的个异性,需要的工艺过程也不尽相同。公开日为2013年07月10日,公开号为101979889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衬套的加工方法”的技术专利。该专利的衬套的加工方法,通过对铜基双金属钢带实施下列步骤:1)落料;2)冲搭扣;3)冲U形;4)整圆;5)精整圆;6)磨外圆;7)镗内圆,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精整圆、步骤6)磨外圆、步骤7)镗内圆通过一道工序挤压完成,以形成衬套所需要的表面粗糙度和壁厚度;虽然该加工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工艺性能,现场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不适用于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因此,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产品尺寸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的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合冷挤压与机械加工,工艺简单合理,产品尺寸稳定,生产效率高,具有通用性的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图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为盘条,进行下料;(2)整形:材料镦粗整形,为伸孔序做准备;(3)伸孔:特定冲模结构,反挤压整形坯料,达到尺寸要求;(4)车加工:对两端面进行加工,保证整体尺寸要求。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原材料为φ20.8mm的盘条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采用冷镦机下料。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由φ20.8mm连续整形到φ29.8m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中,内外同轴度达到φ0.2mm以内,外径尺寸φ30±0.1mm、内径尺寸φ20±0.1m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采用仪表车床进行加工。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保证总长32+0.3mm及孔深7.5+0.3mm。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车加工采用仪表夹头夹持产品车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工艺简单合理,工艺成熟,产品尺寸稳定,经济效益高;能够满足产品尺寸要求,产品尺寸公差内控0.2mm;通过对模具,程序的调整可以加工一系列不同规格的衬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中下料工序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中整形工序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中整形工序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中伸孔工序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中车加工工序示意图一。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中车加工工序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较经济化的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该工艺结合冷挤压与机械加工,简单工艺过程如下:(1)下料:原材料为盘条,φ20.8mm直径适用于冷镦机下料;生产效率高。(2)整形:材料镦粗整形,由φ20.8mm连续整形到φ29.8mm为伸孔序做准备。(3)伸孔:特定冲模结构,反挤压整形坯料,由于前序整形,内外同轴度可以达到φ0.2mm以内,外径尺寸φ30±0.1mm、内径尺寸φ20±0.1mm。(4)车加工:仪表车床对两端面进行加工,以保证总长32+0.3mm及孔深7.5+0.3mm。本实施例中涉及设备和加工方法如下:(1)冷镦机、冲床、退火炉、磷皂化、抛丸机、仪表车床;(2)冷挤压、软化退火、磷皂化润滑、工装夹具。本例中具体实施方式为:冷镦机下料、对其进行连续整形(整形不得存在外壁折叠,视整形状态分二次至多次整形),对材料进行软化退火处理,变形量较大时,需对产品软化,否则会发生压不动,损坏模具等,抛丸去除退火残留,清洁表面,以使磷皂化膜充分覆盖,伸孔模具上下调整,保证同轴度等尺寸要求,车加工采用仪表夹头夹持产品车削,通过限位装置控制相关尺寸,刀具采用焊接刀,通过技师修磨加工圆角、倒角。将产品的大批量投入生产要有以下必备条件:(1)对产品做前期的分析、评估、审核;(2)根据以往类似产品经验做技术分析;(3)加工设备的选择以满足要求。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专利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图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为盘条,进行下料;(2)整形:材料镦粗整形,为伸孔序做准备;(3)伸孔:特定冲模结构,反挤压整形坯料,达到尺寸要求;(4)车加工:对两端面进行加工,保证整体尺寸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下料:根据图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为盘条,进行下料;(2)整形:材料镦粗整形,为伸孔序做准备;(3)伸孔:特定冲模结构,反挤压整形坯料,达到尺寸要求;(4)车加工:对两端面进行加工,保证整体尺寸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材料为φ20.8mm的盘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冷镦机下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机前连接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逸琳王鹏陆张华姚殷炎陈雪忠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猛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