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61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提供一种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给装置、夹紧装置、弯管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弯管装置包括:回转模、回转盘、回转臂箱体和电机;所述回转臂箱体上固定设置回转盘和第一滑轨;所述回转盘上方设置回转模;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回转臂箱体的转轴连接;其中,回转模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和凸起,回转模的侧壁设有凹口,回转模凸起的凹口与夹紧模的凹口相对应;所述回转模的铜管输入端与芯棒的端部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配合供料装置给进给装置自主上料,并对铜管进行夹紧、弯管、输出,实现铜管弯管的自动化,提高铜管弯管的生产效率。

Bending and Output Device of Copper Tube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铜管弯管机在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铜管弯管机可以替代传统的手工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石油、冶金和许多其他制造业,铜管弯管机已被广泛使用。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各种弯曲成型管件的数量、规格及用材的要求都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对弯管精度和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弯管机产业和产品尚处于发展期,产品技术仍需发展完善,产品适用范围和使用量尚未得到足够拓展。比如,现有技术的中频加热弯管机采用机械传动,不仅造价昂贵,自动化程度也偏低,很多都需要手动操作,尤其当设备严重老化时,运行极不稳定,因此难以使每一种管径的管材在弯制过程中的工艺水平达到最优状态,所弯制出的弯管,其质量和精度比较差,不符合一些重大工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铜管弯管机自动化程度低、运行不稳定、效率低、质量和精度不达标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能够配合供料装置给进给装置自主上料,并对铜管进行夹紧、弯管、输出,实现铜管弯管的自动化,提高铜管弯管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给装置、夹紧装置、弯管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芯棒(6)和进给液压缸(9);所述芯棒(6)固定在进给液压缸(9)的活塞杆上;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模(4)、第一滑台(2)、第一滑轨(3)和夹紧模液压缸(1);所述夹紧模(4)的一侧设有用于夹铜管的凹口,所述夹紧模(4)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所述第一滑台(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上;所述第一滑台(2)与夹紧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弯管装置包括:回转模(5)、回转盘(19)、回转臂箱体(18)和电机(27);所述回转臂箱体(18)上固定设置回转盘(19)和第一滑轨(3);所述回转盘(19)上方设置回转模(5);所述电机(27)通过传动装置与回转臂箱体(18)的转轴连接;其中,所述回转模(5)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和凸起,回转模(5)的侧壁设有凹口,回转模(5)凸起的凹口与夹紧模(4)的凹口相对应;所述回转模(5)的铜管输入端与芯棒(6)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钢球套(7)和输出液压缸(8);所述钢球套(7)固定在输出液压缸(8)的活塞杆上,所述钢球套(7)与回转模(5)旋转后的铜管输出端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弯管装置还包括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随动模(10)、第二滑台(11)、第二滑轨(13)、第三滑台(15)、第三滑轨(14)、随动模液压缸(16)和滑台液压缸(12);其中,所述随动模(10)与回转模(5)的铜管输入端相对设置;所述随动模(10)固定在第二滑台(11)上,所述第二滑台(11)滑动设置第二滑轨(13)上,所述第二滑台(11)与滑台液压缸(1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3)固定在第三滑台(15)上,第三滑台(15)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14)上,所述第三滑台(15)通过连杆机构与随动模液压缸(16)的活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模(4)通过定位条(20)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台(2)通过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与夹紧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25)、联轴器(26)、小齿轮(24)、齿条(23)、花键齿轮(17);其中,所述减速器(25)的轴通过联轴器(26)与电机(2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25)的输出轴与小齿轮(24)连接,所述小齿轮(24)与齿条(23)连接,所述齿条(23)与花键齿轮(17)连接;所述花键齿轮(17)与回转臂箱体(18)、回转盘(19)、回转模(5)同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25)为涡轮蜗杆减速器。进一步的,所述电机(27)、进给液压缸(9)、夹紧模液压缸(1)、输出液压缸(8)、随动模液压缸(16)和滑台液压缸(12)分别连接PLC控制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通过将铜管套在进给装置的芯棒上,进给装置将铜棒推送至指定位置,由夹紧装置将铜棒夹紧,并由弯管装置将铜管弯制,最后由输出装置将弯好的铜管推入储料箱中;本技术能够实现铜管弯管的自动化,提高运行稳定性、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传动原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夹紧模液压缸,2-第一滑台,3-第一滑轨,4-夹紧模,5-回转模,6-芯棒,7-钢球套,8-输出液压缸,9-进给液压缸,10-随动模;11-第二滑台,12-滑台液压缸,13-第二滑轨,14-第三滑轨,15-第三滑台,16-随动模液压缸,17-花键齿轮,18-回转臂箱体,19-回转盘,20-定位条,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齿条,24-小齿轮,25-减速器,26-联轴器,27-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图1是本技术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给装置、夹紧装置、弯管装置、随动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芯棒6和进给液压缸9;所述芯棒6固定在进给液压缸9的活塞杆上。进给液压缸9活塞杆伸出能够将芯棒6上套的铜管推送至指定位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模4、第一滑台2、第一滑轨3和夹紧模液压缸1;所述夹紧模4的一侧设有用于夹铜管的凹口,所述夹紧模4通过定位条20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所述第一滑台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上;所述第一滑台2通过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与夹紧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一端固定在夹紧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夹紧模液压缸1通过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带动第一滑台2在第一滑轨3上运动,进而带动夹紧模4配合回转模5将铜管夹紧;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回转臂箱体18上,随着回转臂箱体18一起转动。所述弯管装置包括:回转模5、回转盘19、回转臂箱体18和电机27;所述回转臂箱体18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回转臂箱体18上固定设置回转盘19和第一滑轨3;所述回转盘19上方设置回转模5;所述电机27通过传动装置与回转臂箱体18的转轴连接;其中,所述回转模5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和凸起,回转模5的侧壁设有凹口,回转模5凸起的凹口与夹紧模4的凹口相对应,能够配合夹住铜管;所述回转模5的铜管输入端与芯棒6的端部相对设置。图2是本技术传动原理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25、联轴器26、小齿轮24、齿条23、花键齿轮17;其中,所述减速器25的轴通过联轴器26与电机27的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给装置、夹紧装置、弯管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芯棒(6)和进给液压缸(9);所述芯棒(6)固定在进给液压缸(9)的活塞杆上;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模(4)、第一滑台(2)、第一滑轨(3)和夹紧模液压缸(1);所述夹紧模(4)的一侧设有用于夹铜管的凹口,所述夹紧模(4)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所述第一滑台(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上;所述第一滑台(2)与夹紧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弯管装置包括:回转模(5)、回转盘(19)、回转臂箱体(18)和电机(27);所述回转臂箱体(18)上固定设置回转盘(19)和第一滑轨(3);所述回转盘(19)上方设置回转模(5);所述电机(27)通过传动装置与回转臂箱体(18)的转轴连接;其中,所述回转模(5)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和凸起,回转模(5)的侧壁设有凹口,回转模(5)凸起的凹口与夹紧模(4)的凹口相对应;所述回转模(5)的铜管输入端与芯棒(6)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钢球套(7)和输出液压缸(8);所述钢球套(7)固定在输出液压缸(8)的活塞杆上,所述钢球套(7)与回转模(5)旋转后的铜管输出端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给装置、夹紧装置、弯管装置和输出装置;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芯棒(6)和进给液压缸(9);所述芯棒(6)固定在进给液压缸(9)的活塞杆上;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模(4)、第一滑台(2)、第一滑轨(3)和夹紧模液压缸(1);所述夹紧模(4)的一侧设有用于夹铜管的凹口,所述夹紧模(4)固定在第一滑台(2)上;所述第一滑台(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上;所述第一滑台(2)与夹紧模液压缸(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弯管装置包括:回转模(5)、回转盘(19)、回转臂箱体(18)和电机(27);所述回转臂箱体(18)上固定设置回转盘(19)和第一滑轨(3);所述回转盘(19)上方设置回转模(5);所述电机(27)通过传动装置与回转臂箱体(18)的转轴连接;其中,所述回转模(5)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盘和凸起,回转模(5)的侧壁设有凹口,回转模(5)凸起的凹口与夹紧模(4)的凹口相对应;所述回转模(5)的铜管输入端与芯棒(6)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钢球套(7)和输出液压缸(8);所述钢球套(7)固定在输出液压缸(8)的活塞杆上,所述钢球套(7)与回转模(5)旋转后的铜管输出端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弯管机弯管及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装置还包括随动装置;所述随动装置包括随动模(10)、第二滑台(11)、第二滑轨(13)、第三滑台(15)、第三滑轨(14)、随动模液压缸(16)和滑台液压缸(12);其中,所述随动模(10)与回转模(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王启迪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