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9329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25℃~38℃,采用LB培养基,根据培养情况添加1‰卡那霉素或1‰氯霉素,培养时间12 h~16 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25℃~38℃,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 mM IPTG作为诱导,处理24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产色菌种培养获取发酵液,无需通过复杂的分离技术获取色素纯品,有效缩短了色素制备到应用之间的流程,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易于操作和实施,实现工业化。

A Method of Culture and Acquisition of Natural Pigment Fermentation Br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染色发酵液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环境及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人们不再单纯追求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是更偏向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高品质生活。染料以及应用染料的产品遍及生活各个层面,目前,染料需通过复杂的分离技术获取色素纯品,而且在染料制作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开发天然染料是全球的发展大势,从动植物或是矿物资源中获取的天然染料往往具有安全可靠、色调自然、品质天等特性,也是未来食品着色和添加的主要来源。由于自然界同样存在多种产色微生物,而经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微生物具有易培养、高产量、不受物料来源限制、不受生产场地限制等有点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也让染料在纺织行业(特别是印染领域)的应用得到提升。目前虽有一些产色素的微生物资源得到发掘,但其应用问题仍悬而未决,反映了对微生物来源的色素性质及应用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产色菌种培养获取发酵液,无需通过复杂的分离技术获取色素纯品,有效缩短了色素制备到应用之间的流程,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减少了动力投入,节能减排,易于操作和实施,易于实现工业化的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25℃~38℃,采用LB培养基,根据培养情况添加1‰卡那霉素或1‰氯霉素,培养时间12h~16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25℃~38℃,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mMIPTG作为诱导,处理24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优选地,在步骤1)的培养基中添加1‰卡那霉素,培养时间12h。优选地,在步骤1)的培养基中添加1‰氯霉素,培养时间16h。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采用的产色菌种为产蓝色菌种。该产蓝色菌种采用的是申请公开号为CN102952813B(申请号为201210416265.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产蓝色菌种。优选地,将步骤2)的发酵液调整为酸性,pH值为2~6。优选地,在步骤1)中获取种子液的培养条件为25℃,在步骤2)中获取发酵液的培养条件为25℃。优选地,在步骤1)中获取种子液的培养条件为38℃,在步骤2)中获取发酵液的培养条件为38℃。优选地,在步骤1)中获取种子液的培养条件为32℃,在步骤2)中获取发酵液的培养条件为32℃。本专利技术用产色菌种培养获取发酵液,无需通过复杂的分离技术获取色素纯品,有效缩短了色素制备到应用之间的流程,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减少了动力投入,节能减排,易于操作和实施,易于实现工业化。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然色素是微生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在未经过其他工艺处理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保留了其天然的生物活性,具备染色效果的同时又为布料提供了抗菌抑菌等性能,特别是无纺布、婴童服装、家纺等面料,提升了产品品质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蓝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25℃,采用LB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1‰卡那霉素,培养时间16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25℃,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调整为酸性,pH值为2~6;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mMIPTG作为诱导,处理24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实施例2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蓝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38℃,采用LB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1‰卡那霉素,培养时间12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38℃,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调整为酸性,pH值为2~6;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mMIPTG作为诱导,处理24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实施例3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蓝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32℃,采用LB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1‰氯霉素,培养时间14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32℃,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将发酵液调整为酸性,pH值为2~6;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mMIPTG作为诱导,处理24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液可以直接用于给棉质面料、腈纶面料、丝绸面料等多种面料染色,而且染色过程简单快捷,染色效果好,易于操作和实施,易于实现工业化,同时对于过程中的发酵液剩余、洗涤溶液等采取回收、浓缩后处理的方式,可配合现有技术发挥剩余价值,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本专利技术中的天然色素是微生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在未经过其他工艺处理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保留了其天然的生物活性,具备染色效果的同时又为布料提供了抗菌抑菌等性能,特别是无纺布、婴童服装、家纺等面料,提升了产品品质与价值。通过本天然色素染色获得的丝绸面料各类性能优秀。通过Datacolor600型电脑测色仪测试织物色度指标(D65光源,10°视场):指标L*a*b*C*hK/S△E*测定平均值85.803.6512.4319.2490.130.8213.22色牢度测试参照国家标准或其更新版本进行(耐洗牢度-GB/T3921.1-1997,耐摩擦牢度-GB/T3920-1997,耐光牢度-GB/T8426-199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25℃~38℃,采用LB培养基,根据培养情况添加1‰卡那霉素或1‰氯霉素,培养时间12 h~16 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25℃~38℃,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 mM IPTG作为诱导,处理24 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产色菌种的预培养获取种子液,培养条件为25℃~38℃,采用LB培养基,根据培养情况添加1‰卡那霉素或1‰氯霉素,培养时间12h~16h;2)将上述种子液按1:100添加至新的L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25℃~38℃,视菌株生长状态将OD600调整至0.2-20,得到发酵液;3)向上述发酵液中加入2‰的0.4mMIPTG作为诱导,处理24h后获取符合要求的染色发酵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培养基中添加1‰卡那霉素,培养时间1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色素发酵液的培养及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培养基中添加1‰氯霉素,培养时间16h。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纪勋于大禹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铂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