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911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及方法,包括曲轴、两套吸能缓冲装置,所述曲轴的一端与翻转平台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曲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吸能缓冲装置,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分别通过摇臂与曲轴的连杆颈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工作时,驱动曲轴旋转,通过一侧的摇臂使该侧的活塞杆缩回,该侧的吸能缓冲装置起缓冲蓄能作用,曲轴另一侧的吸能缓冲装置使该侧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摇臂辅助推动曲轴旋转,具备辅助助力作用。在启动旋转时,吸能缓冲装置释放能量使启动更加迅速,吸能缓冲装置在制动时,收集能量使制动更加平稳,由于上述吸能缓冲装置的能量收集释放,使系统整体能耗降低。

An Auxiliary Turn-ov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件在制模过程中,存在大量需要将两片混凝土制品对扣在一起的施工,这需要将其中一片混凝土制品翻转。由于混凝土制品与放置平台构成的翻转体重量较大,每次启动、制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翻转过程中极易发生比较严重的刚性冲击,长期在这样工况下工作,要保证一定的使用寿命,必然需要将结构设计得更为粗壮,这进一步使得整体重量上升,能耗水平上升。最后,由于混凝土制品在力学性能上具有非常悬殊的各向异性,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件在抗弯方面恰恰是其力学性能最差的状态,因此尽可能消除刚性冲击还能达到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品的效用。现有技术中,通常由电机直接驱动链轮组带动整体结构转动,基本不考虑启动制动时的冲击问题,或这是简单的用缓冲器来减小制动末段的刚性冲击。这种设计只能单纯的在较小范围内将刚性冲击改变为柔性冲击,效果较为有限,且不能减小设备整体能耗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达到翻转辅助、减缓冲击和节能的目的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两套吸能缓冲装置,所述曲轴的一端与翻转平台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曲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吸能缓冲装置,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杆能在吸能缓冲装置中作往复运动,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分别通过摇臂与曲轴的连杆颈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缓冲装置为液压缓冲器,在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的外端与一摇臂相铰接。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曲轴与翻转平台相连接的端头设有连杆颈延长轴,所述连杆颈延长轴与翻转平台相连。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摇臂的摆转角度范围为:0-90°。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缓冲装置的储能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和机械结合或机械。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曲轴两侧的摇臂滑块机构及吸能缓冲装置呈对称布置。一种混凝土制模辅助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与翻转平台相连的曲轴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吸能缓冲装置,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杆能在吸能缓冲装置中作往复运动,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分别通过摇臂与曲轴的连杆颈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2)驱动曲轴旋转,曲轴的旋转实现翻转平台的翻转,同时,通过一侧的摇臂使该侧的活塞杆缩回,该侧的吸能缓冲装置起缓冲蓄能作用,曲轴另一侧的吸能缓冲装置使该侧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摇臂辅助推动曲轴旋转。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对称设置在曲轴的两侧。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缓冲装置的储能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和机械结合或机械。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缓冲装置为液压缓冲器,在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的外端与一摇臂相铰接。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吸能缓冲装置的辅助过程贯穿平台翻转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而不是传统液压缓冲器只在运动的初始和末端介入;即在启动旋转时,吸能缓冲装置释放能量使启动更加迅速,吸能缓冲装置在制动时,收集能量使制动更加平稳,;由于上述吸能缓冲装置的能量收集释放,使系统整体能耗降低;2、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在整个运动周期内同时具备助力和缓冲的作用,一进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能;3、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吸能缓冲装置能使得制动冲击减小,因此可以降低翻转平台运动部分的结构强度刚度,进一步减小整体能耗;4、整体设计不引入新的动力源,同时与传统液压缓冲方案不冲突,结构简单且适应性广泛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吸能缓冲装置及摇臂形成摇臂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曲轴在旋转过程中周向受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包括曲轴2、两套吸能缓冲装置,所述曲轴2的一端与翻转平台1相连,翻转平台1的旋转中心与曲轴的旋转中心同轴,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曲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吸能缓冲装置,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4,活塞杆4能在吸能缓冲装置中作往复运动,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4分别通过摇臂5与曲轴的连杆颈201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缓冲装置的储能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和机械结合或机械。可以优选吸能缓冲装置为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的外端与摇臂5相铰接。为了提高本实施例中曲轴与翻转平台的强度,在曲轴与翻转平台相连接的端头设有连杆颈延长轴201,所述连杆颈延长轴201与翻转平台1相连,用于改善结构受力情况。所述摇臂的摆转角度范围为:0-9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制模辅助翻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与翻转平台1相连的曲轴2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吸能缓冲装置,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4,活塞杆4能在吸能缓冲装置中作往复运动,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4分别通过摇臂5与曲轴的连杆颈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2)驱动曲轴2旋转,曲轴2的旋转实现翻转平台1的翻转,上述的摇臂滑块机构将曲轴2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杆4的直线运动。活塞杆4的直线运动导致吸能缓冲装置3中内部体积发生变化,当吸能缓冲装置3的内部体积缩小时,压力增大;当吸能缓冲装置3的内部体积增大时,压力减小。即在曲轴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一侧的摇臂使该侧的活塞杆缩回,该侧的吸能缓冲装置内部体积缩小,压力增大,起缓冲蓄能作用,曲轴另一侧的吸能缓冲装置使该侧的活塞杆伸出,其内部的体积压力增大,压力减小,通过摇臂辅助推动曲轴旋转,具备辅助助力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侧的蓄能装置完全对称,因此当翻转平台1在竖直状态时,两套蓄能装置3施加的旋转驱动力(曲轴旋转的周向合力)大小相等彼此抵消;当翻转平台1处于水平状态时,两套蓄能装置3中,一套处于内部压力处于最高另一套处于内部压力处于最小的状态,其合力处于最大状态,虽然此时合力方向的动力角较小,但当翻转平台3启动旋转后,可以快速获得较大的旋转周向力,具备辅助助力的作用。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在整个运动周期内同时具备助力和缓冲的作用,一进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两套吸能缓冲装置,所述曲轴的一端与翻转平台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曲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吸能缓冲装置,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杆能在吸能缓冲装置中作往复运动,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分别通过摇臂与曲轴的连杆颈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两套吸能缓冲装置,所述曲轴的一端与翻转平台相连,另一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曲轴的两侧分别设置吸能缓冲装置,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杆能在吸能缓冲装置中作往复运动,两吸能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分别通过摇臂与曲轴的连杆颈相铰接,构成摇臂滑块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缓冲装置为液压缓冲器,在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的外端与一摇臂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曲轴与翻转平台相连接的端头设有连杆颈延长轴,所述连杆颈延长轴与翻转平台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的摆转角度范围为:0-9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缓冲装置的储能介质为气体或液体和机械结合或机械。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曲轴两侧的摇臂滑块机构及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一苇
申请(专利权)人: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