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687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包括杆体、锚固剂、托盘、锁紧螺母以及自锁环,锚孔布置隧道围岩体中,自锁环安装于锚杆杆体上,杆体的一端伸入锚孔,杆体的另一端穿过托盘与锁紧螺母旋合,并且使托盘紧贴锚孔岩面,从锚孔孔底到自锁环的锚固段内填充有锚固剂,锚固剂为磷镁基锚固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杆体上设置有自锁环,当锚固剂推进移动时,有效避免了锚固剂漏出而损失;磷镁基锚固剂为速凝、早强且搅拌均匀的锚固剂,在自锁环的推挤作用下,能均匀而密实地充盈至杆体与锚孔之间的空隙以内,并最终将杆体和岩体粘接在一起,提升了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支护效果,消除了安全隐患。

A Bolt Structure Based on Phosphorus-Magnesium Anch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
本技术属于采矿工程、隧道工程锚喷支护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锚杆支护、锚喷支护等施工工艺,在采矿工程、隧道工程支护作业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锚杆构造常使用树脂型锚固剂,树脂锚固剂由双组分不饱和树脂包装而成,在入孔过程中,靠锚杆杆体顶推就位,在顶推过程中会出现杆体顶破树脂锚固剂包装,形成锚固剂撒落而导致锚固剂数量损失;双组分树脂需要在孔内用锚杆杆体进行搅拌,存在拌和不均匀的问题。鉴于前述因素会使锚杆支护效果大打折扣,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所述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包括中空状杆体、托盘、锁紧螺母以及自锁环,岩体上开凿有锚孔,所述自锁环安装于杆体上,所述杆体的一端伸入所述锚孔内,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托盘与所述锁紧螺母旋合,并使所述托盘紧贴锚孔孔口的岩面,所述锚孔孔底到所述自锁环孔段的空间内填充有锚固剂。所述杆体为螺纹钢管。所述自锁环与所述锚孔内壁围绕形成锚固区,所述杆体伸入锚固区以内部分作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长度小于锚孔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自锁环一端设有与所述杆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所述自锁环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锚孔内壁滑动配合的密封部,连接部与密封部焊接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为钢制螺母。所述密封部是由厚度为2mm~3.0mm的钢板围绕焊接形成的中空状喇叭形。所述密封部下边缘外径相比所述锚孔内径大2mm~4mm。所述密封部外周面上还均匀布置有多条三角形限流缝。所述限流缝的数量为4条~6条。所述密封部外周面相对于其中心轴线之间的倾角为25~3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杆体上设置有自锁环,当锚固剂推进移动时,经过自锁环上端小下端大的密封部,减少了锚固剂的磨损,当锚固剂被推动至锚杆孔的底部时,锚固剂不再移动,此时,通过使杆体绕其中心轴线旋转搅拌锚固剂,可使锚固剂更密实地充盈至锚孔与杆体之间的空隙内,最终将锚杆与围岩粘接在一起,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锚杆支护围岩,有效防止锚固剂漏出,具有支护安全可靠的优点,提高了锚杆支护效果,降低了采矿工程作业中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自锁环的俯视图。图中:1-锚孔,2-杆体,3-托盘,4-锁紧螺母,5-自锁环,6-锚固剂,501-连接部,502-密封部,503-限流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包括中空状杆体2、托盘3、锁紧螺母4以及自锁环5,岩体上开凿有锚孔1,自锁环5安装于杆体2上,杆体2的一端伸入锚孔1内,杆体2的另一端穿过托盘3与锁紧螺母4旋合,并使托盘3紧贴锚孔1孔口的岩面,锚孔1孔底到自锁环5孔段的空间内填充有锚固剂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杆体上设置有自锁环,当锚固剂6推进移动时,经过自锁环上端小下端大的密封部,减少了锚固剂的磨损,当锚固剂被推动至锚杆孔的底部时,锚固剂不再移动,此时,通过自锁环挤密锚固剂,使锚固剂更密实地充盈至锚孔与杆体之间的空隙内,最终将锚杆与围岩粘接在一起,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锚杆支护围岩,有效防止锚固剂漏出,具有支护安全可靠的优点,提高了锚杆支护效果,降低了采矿工程作业中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地,杆体2可使用螺纹钢管代替。杆体2尾部外露部分长度不大于50mm。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杆体2的制备原材料取材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增强了杆体2的承载能力,优化了锚杆的支护能力,提升了对围岩的支护效果。进一步地,托盘3的外形规格是:长×宽×厚=120mm×120mm×6mm至长×宽×厚=120mm×120mm×8mm。杆体2与托盘3之间的配合间隙是1.5mm至2mm。进一步地,自锁环5与锚孔1内壁围绕形成锚固区,杆体2伸入锚固区以内部分作为锚固段,锚固段长度小于锚孔1长度的三分之一。自锁环5一端设有与杆体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501,自锁环5另一端设有与锚孔1内壁滑动配合的密封部502,连接部501与密封部502焊接为一体。连接部501可使用普通钢制螺母替代。密封部502是由厚度为2mm~3.0mm的钢板围绕焊接形成的中空状喇叭形。密封部502下边缘外径相比锚孔1内径大2mm~4mm。密封部502外周面上还均匀布置有多条三角形限流缝503。限流缝503的数量为4条~6条。限流缝底边宽度为3mm~5mm,限流缝高度为所述密封部502高度的二分之一,密封部502外周面相对于其中心轴线之间的倾角为25~30度。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自锁环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使锚杆锁定,防止锚杆在穿入围岩时,杆体无法向下掉出,以便立即拆除锚杆机具;二是通过自锁环与锚孔之间的滑动配合,使杆体中心轴线始终与锚孔中心轴线相重合,使锚固剂能够均匀地充盈至杆体与锚孔之间的空间以内;三是通过自锁环上密封部对锚固剂的挤压作用,使锚固剂能够在杆体与锚孔之间的空隙中充盈密实,提升锚杆支护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状杆体(2)、托盘(3)、锁紧螺母(4)以及自锁环(5),岩体上开凿有锚孔(1),所述自锁环(5)安装于杆体(2)上,所述杆体(2)的一端伸入所述锚孔(1)内,所述杆体(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托盘(3)与所述锁紧螺母(4)旋合,并使所述托盘(3)紧贴锚孔(1)孔口的岩面,所述锚孔(1)孔底到所述自锁环(5)孔段的空间内填充有锚固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状杆体(2)、托盘(3)、锁紧螺母(4)以及自锁环(5),岩体上开凿有锚孔(1),所述自锁环(5)安装于杆体(2)上,所述杆体(2)的一端伸入所述锚孔(1)内,所述杆体(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托盘(3)与所述锁紧螺母(4)旋合,并使所述托盘(3)紧贴锚孔(1)孔口的岩面,所述锚孔(1)孔底到所述自锁环(5)孔段的空间内填充有锚固剂(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为螺纹钢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环(5)与所述锚孔(1)内壁围绕形成锚固区,所述杆体(2)伸入锚固区以内部分作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长度小于锚孔(1)长度的三分之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磷镁锚固剂的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环(5)一端设有与所述杆体(2)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501),所述自锁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龙龙再显汤贤勇唐茂强安光文刘平余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磷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