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769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流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装设在分流板内部的三通轴,三通轴的底端部开设有三个通孔;三通轴的顶端部设置有驱动三通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旋转机构;分流板内设置有注射流道、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分别设置在三通轴的两侧,第一热流道的中轴线与第二热流道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注射流道与第三通孔导通设置,当第一热流道与第一通孔导通时,第二热流道不与第二通孔导通,当第二热流道与第二通孔导通时,第一热流道不与第一通孔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旋转三通轴进而转换热流道注塑的方式,其相互交替便捷,注塑与冷却不间断进行,可节约注塑时间,增加生产效率。

A Heat Runner Conversion Device for Shun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流动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叠层模具(T-Mold)是Tandem-Mold的简称,主要是利用模具射出成型中的冷却时间来增加模具的产能。T-Mold类似叠模采用双层模双合模面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两层分模面交替打开,一层分模面在冷却时,另一层同时完成开模、顶出、合模、注射、保压动作。现有的叠层模具,其内部两层分模面都是彼此独立的,并且都会配备一个辅助叠层模具进行旋转180度的机械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上端和模具的下端均设置有注射口和与注射口连通的型腔,注射成型的过程中,待一个型腔内的产品完成注射后,通过机械手旋转叠层模具,进而在另外一个型腔进行注射成型,上述依靠机械手来切换两个型腔进行注射的方式,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大,需要将整个模具进行翻转才能够进行另一面的注射,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机械手还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对安装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包括装设在分流板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在分流板内部的三通轴,所述三通轴的底端部开设有三个通孔,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二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三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第二通孔的中轴线和第三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三通轴的中轴线与第三通孔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所述三通轴的顶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通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旋转机构;分流板内设置有注射流道、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分别设置在三通轴的两侧,第一热流道的中轴线与第二热流道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注射流道与第三通孔导通设置,当第一热流道与第一通孔导通时,第二热流道不与第二通孔导通,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板用热流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在分流板内部的三通轴,所述三通轴的底端部开设有三个通孔,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二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三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第二通孔的中轴线和第三通孔的中轴线的最小夹角为直角,三通轴的中轴线与第三通孔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所述三通轴的顶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通轴绕其中轴线旋转的旋转机构;分流板内设置有注射流道、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第一热流道与第二热流道分别设置在三通轴的两侧,第一热流道的中轴线与第二热流道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注射流道与第三通孔导通设置,当第一热流道与第一通孔导通时,第二热流道不与第二通孔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