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72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包括可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为下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套的顶面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安装有纵截面为T型结构的下减震套,所述下减震套内穿插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纵截面也为T型结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导向杆上对应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固定套顶部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减震复位弹簧,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套装有可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压装在调平机构的底面上的浮动套,所述浮动套与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之间设有上减震套,所述下减震套压装在所述浮动套与所述固定套之间。适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

Shock Absorb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borne Automatic Leve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精密仪器都需要在调平后的水平工作台上使用,而这些水平工作台分为手动调平和自动调平两种方式,自动调平一般采用将精密仪器固定在自动调平机构上,通过调平机构进行自动调平控制,自动调平机构有固定式、可移动式和车载式三种。其中,现有的大型车载自动调平机构,如车载平台、工程车、通讯车等,大多采用多点支撑原理,通过调节各液压支腿实现平台或车辆自动调平,这种调平机构调平精度低,调平时间长,且需解决多点支撑中的同步及平衡问题,控制方式较为复杂,此外,大型自动调平底座多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技术复杂、造价高昴,只适合于特定场合使用。安装在车内需调平状态下使用的中小型精密仪器,其主要技术要求为:在车内需可靠地固定,车载运输时处于减震运输状态,工作时处于刚性调平状态。根据工作要求,无法采用大型车载自动调平机构的结构形式进行安装固定,目前常用的是分体式结构,即将仪器先放置在包装箱或固定在减震器上,使用时再放置在手动或自动调平机构上使用,这样,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且效率低。因此,我们亟需研发出一种车载自动调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而其中,减震机构又是车载自动调平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为此,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减震机构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包括可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为下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套的顶面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安装有纵截面为T型结构的下减震套,所述下减震套内穿插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纵截面也为T型结构,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导向杆上对应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固定套顶部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减震复位弹簧,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套装有可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压装在调平机构的底面上的浮动套,所述浮动套与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之间设有上减震套,所述下减震套压装在所述浮动套与所述固定套之间。通过压装在浮动套与固定套之间的下减震套,能有效地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再配合减震复位弹簧能进一步地起到减震作用;而且,减震复位弹簧还能起到复位作用;最后,加设的上减震套能更进一步地起到减震作用,而且还能保证导向杆的无间隙安装,从而能防止导向杆在减震过程中发生移动,进而保障了本减震机构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顶部与所述减震复位弹簧上端之间设有垫圈。加设的垫圈能有效地防止减震复位弹簧对固定套产生损伤,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减震套的插入所述固定套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套上的穿插孔的深度。通过将下减震套的插入固定套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设计成大于固定套上的穿插孔的深度,这样,加设的垫圈不会与固定套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地防止了减震复位弹簧对固定套产生损伤,而且,下减震套还能对垫圈起到减震作用,从而也间接地提高了本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垫圈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垫圈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套的内径,所述导向环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导向环的外径与所述固定套的内径相配合。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浮动套为上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浮动套的下端设有用于所述导向杆穿过的穿插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减震套的纵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上减震套的下端插装在所述浮动套的穿插孔内且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相配合的凹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的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的厚度。通过将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的凹槽的深度设计成小于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的厚度,这样能保证导向杆无间隙安装,从而能防止导向杆在减震过程中发生移动,进而保障了本减震机构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杆下端对应所述导向环下方的位置通过螺纹方式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导向环之间设有防松垫圈。通过将导向环设计成由锁紧螺母安装固定,这样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同时,加设的防松垫圈能有效地防止锁紧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上端的外径、所述下减震套上端的外径以及所述浮动套下端的外径均一致。通过将固定套上端的外径、下减震套上端的外径以及浮动套下端的外径设计成均一致,这样能保证各零部件之间受力均衡,从而一方面提高了减震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套、所述下减震套、所述导向杆以及所述浮动套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压装在浮动套与固定套之间的下减震套,能有效地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再配合减震复位弹簧能进一步地起到减震作用;而且,减震复位弹簧还能起到复位作用;2、加设的上减震套能更进一步地起到减震作用,而且还能保证导向杆的无间隙安装,从而能防止导向杆在减震过程中发生移动,进而保障了本减震机构的平稳性和可靠性;3、加设的垫圈能有效地防止减震复位弹簧对固定套产生损伤,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4、通过将下减震套的插入固定套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设计成大于固定套上的穿插孔的深度,这样,加设的垫圈不会与固定套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地防止了减震复位弹簧对固定套产生损伤,而且,下减震套还能对垫圈起到减震作用,从而也间接地提高了本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5、通过将上减震套的上端顶面上的凹槽的深度设计成小于导向杆顶部的圆盘的厚度,这样能保证导向杆无间隙安装,从而能防止导向杆在减震过程中发生移动,进而保障了本减震机构的平稳性和可靠性;6、通过将导向环设计成由锁紧螺母安装固定,这样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同时,加设的防松垫圈能有效地防止锁紧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脱;7、通过将固定套上端的外径、下减震套上端的外径以及浮动套下端的外径设计成均一致,这样能保证各零部件之间受力均衡,从而一方面提高了减震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调平装置处于减震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调平装置处于调平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调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是调平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4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4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内框与内框调平组件的装配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中框与中框调平组件的装配关系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6是内框调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8是内框调平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9是中框调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1是中框调平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2是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4是外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顶升机构2,顶升盘2a,行程控制组件2b,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安装在底座(1)上的固定套(3a),所述固定套(3a)为下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套(3a)的顶面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安装有纵截面为T型结构的下减震套(3b),所述下减震套(3b)内穿插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杆(3c),所述导向杆(3c)的纵截面也为T型结构,所述导向杆(3c)的下端设有导向环(3d),所述导向环(3d)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套(3a)内,所述导向杆(3c)上对应所述导向环(3d)与所述固定套(3a)顶部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减震复位弹簧(3e),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套装有可将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压装在调平机构(4)的底面上的浮动套(3f),所述浮动套(3f)与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之间设有上减震套(3g),所述下减震套(3b)压装在所述浮动套(3f)与所述固定套(3a)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安装在底座(1)上的固定套(3a),所述固定套(3a)为下端开口且带翻边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套(3a)的顶面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安装有纵截面为T型结构的下减震套(3b),所述下减震套(3b)内穿插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杆(3c),所述导向杆(3c)的纵截面也为T型结构,所述导向杆(3c)的下端设有导向环(3d),所述导向环(3d)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套(3a)内,所述导向杆(3c)上对应所述导向环(3d)与所述固定套(3a)顶部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减震复位弹簧(3e),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套装有可将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压装在调平机构(4)的底面上的浮动套(3f),所述浮动套(3f)与所述导向杆(3c)的上端之间设有上减震套(3g),所述下减震套(3b)压装在所述浮动套(3f)与所述固定套(3a)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a)顶部与所述减震复位弹簧(3e)上端之间设有垫圈(3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套(3b)的插入所述固定套(3a)上的穿插孔内的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套(3a)上的穿插孔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自动调平装置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h)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杆(3c)下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垫圈(3h)的外径小于所述固定套(3a)的内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温传义龙登坛何云峰张惠李兰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