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656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2
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包括地面护理装置、区域控制器、供水控制器以及服务器,地面护理装置包括第一通水槽、洒水机构、排水机构以及供水机构,洒水机构包括洒水壳体、容水槽、顶盖、微型水泵、汲水管、喷洒口、增压输水泵、增压管道、伸缩式套筒液压缸、金属套口以及液压缓冲环,排水机构包括第二通水槽、通水管、自吸式水泵、引水管、蓄水池、排水口、引导层、排水管、液体分流器、输水管以及第一电动开关阀,供水机构包括净化层、集水口、净水管、自来水管、第二电动开关阀以及水位测量仪,在减少占用地面空间的情况下,采用内藏伸缩式结构对地面进行智能洒水以及排水并在夜间为过往的车辆及行人提供警示。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Nurs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Underground Circulating Road in Intelligent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清洗及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道路上使用的洒水车其采用常规的设计方式,在车尾处设置若干个与水罐连通的喷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喷嘴对地面进行喷水,实现洒水功能,但是其喷洒的面积较小,在较宽的道路上,其喷洒面积较小,导致喷洒作业效率较低。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和密实不透水的路面铺装所覆盖。导致暴雨时,地面径流量急剧增高,很快出现峰值,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是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并且现有道路上会设置大量的下水道结构,下水道用于收集雨天的雨水并将雨水集中排走,雨水量很大时,如果排水系统较差,那么雨水很有可能因为排放速度不够而溢出井口的情况,由于下水道的进水口端只通过一个井盖密封,井盖是通过井口固定安装的,因此,如果井盖很容易被盗或者被冲走,很容易导致坠井的情况,而且坠井之后无法及时爬出,发生溺水等安全事故。然,如何将道路的洒水以及排水相结合并采用内藏伸缩式的机构,间隔的在道路指定位置进行智能洒水并在晚间时间对道路的车辆以及行人进行智能警示,且在雨季天气智能的将地面位置的积水引导排放至城市的河道内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及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包括地面护理装置、区域控制器、供水控制器以及服务器,所述地面护理装置包括第一通水槽、洒水机构、排水机构以及供水机构;所述第一通水槽分别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以及道路区分方向的黄实线位置;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洒水壳体、容水槽、顶盖、微型水泵、汲水管、喷洒口、增压输水泵、增压管道、伸缩式套筒液压缸、金属套口以及液压缓冲环,所述洒水壳体设置于通水槽内部位置;所述容水槽设置于洒水壳体下方内部位置;所述顶盖设置于洒水壳体前端位置并与容水槽连接;所述微型水泵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顶盖底部表面位置,且与汲水管连接;所述汲水管分别与微型水泵以及喷洒口连接;所述喷洒口设置于顶盖侧方内部位置并与汲水管连接;所述增压输水泵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增压管道连接;所述增压管道设置于增压输水泵上方位置并与增压输水泵连接;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洒水壳体连接;所述金属套口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前端位置并与液压缓冲环连接;所述液压缓冲环设置于金属套口内壁位置并采用密封设计;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二通水槽、通水管、自吸式水泵、引水管、蓄水池、排水口、引导层、排水管、液体分流器、输水管以及第一电动开关阀,所述第二通水槽设置于第一通水槽底端位置并与第一通水槽连接;所述通水管设置于第二通水槽尾端中间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自吸式水泵连接;所述自吸式水泵设置于第二通水槽尾端中间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通水管以及引水管连接;所述引水管分别与自吸式水泵以及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设置于城市规划区域地面内部位置并与引水管连接;所述排水口设置于第二通水槽尾端下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以及排水管连接,且所述排水口长度小于通水管长度;所述引导层设置于排水口与第二通水槽连接区域侧方地面位置;所述排水管分别与排水口以及净化层连接;所述液体分流器分别与引水管、以及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分别与液体分流器以及城市区域规划的河道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引水管与液体分流器连接位置并与引水管连接;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净化层、集水口、净水管、自来水管、第二电动开关阀以及水位测量仪,所述净化层由若干层水质净化材料构成并与集水口连接;所述集水口分别与净化层底端以及净水管连接,所述净水管分别与集水口以及蓄水池内顶位置连接;所述自来水管设置于蓄水池顶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以及第二电动开关阀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设置于自来水管与蓄水池内顶位置连接位置;所述水位测量仪设置于蓄水池内部位置;所述区域控制器设置于城市规划的预设区域位置并分别与微型水泵、增压输水泵、伸缩式套筒液压缸以及自吸式水泵连接,且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供水控制器设置于蓄水池所在区域位置并分别与第二电动开关阀以及水位测量仪连接,且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区域控制器、供水控制器以及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无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洒水机构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顶盖侧壁位置并分别与顶盖以及所述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包括隔离机构、第一发射器以及光敏传感器,所述隔离机构包括底座、隔离柱、激光槽以及光感槽,所述底座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并与地面壳体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隔离柱设置于底座上方位置并与底座连接;所述激光槽设置于隔离柱左侧位置并与光感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光感槽设置于隔离柱右侧位置并与激光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第一发射器为激光指示器并设置于激光槽内部位置;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光感槽内部位置;所述第一发射器以及光敏传感器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第二发射器,所述第二发射器设置于顶盖上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顶盖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旋转槽、旋转轴、旋转平台以及固定框,所述旋转槽设置于自吸式水泵下方位置;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旋转槽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槽以及旋转平台连接,且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平台设置于旋转槽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轴以及固定框连接;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旋转平台位置并将自吸式吸水泵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电动空心推杆以及电动推杆马达,所述电动空心推杆设置于通水管面向自吸式水泵的侧端位置以及引水管面向自吸式水泵的侧端位置并与电动推杆马达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马达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侧方位置并分别与电动空心推杆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环形凹槽、柔性充气囊体以及电动抽气泵,所述环形凹槽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前端以及尾端位置;所述柔性气囊体设置于环形凹槽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环形凹槽以及电动抽气泵连接;所述电动抽气泵设置于电动空心推杆内壁位置并分别与柔性充气囊体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连接。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的工作方法,使用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向连接的区域控制器发送洒水信号并向连接的水位检测仪发送水位反馈信号,所述区域控制器根据洒水信号向连接的自吸式水泵发送汲水信号,所述水位检测仪根据水位反馈信号向所述服务器反馈实时获取的蓄水池水位信息;所述自吸式水泵根据汲水信号通过引水管汲取蓄水池存储的流体并将汲取的流体通过通水管导入第二通水槽,且向所述区域控制器反馈供水完成信号;所述服务器根据蓄水池水位信息分析蓄水池水位高度并在蓄水池水位低于预设高度时向连接的第二电动开关阀发送蓄水信号,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根据蓄水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包括地面护理装置(1)、区域控制器(2)、供水控制器(3)以及服务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护理装置(1)包括第一通水槽(10)、洒水机构(11)、排水机构(12)以及供水机构(13);所述第一通水槽(10)分别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以及道路区分方向的黄实线位置;所述洒水机构(11)包括洒水壳体(11‑1)、容水槽(11‑2)、顶盖(11‑3)、微型水泵(11‑4)、汲水管(11‑5)、喷洒口(11‑6)、增压输水泵(11‑7)、增压管道(11‑8)、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金属套口(11‑10)以及液压缓冲环(11‑11),所述洒水壳体(11‑1)设置于通水槽内部位置;所述容水槽(11‑2)设置于洒水壳体(11‑1)下方内部位置;所述顶盖(11‑3)设置于洒水壳体(11‑1)前端位置并与容水槽(11‑2)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1‑4)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顶盖(11‑3)底部表面位置,且与汲水管(11‑5)连接;所述汲水管(11‑5)分别与微型水泵(11‑4)以及喷洒口(11‑6)连接;所述喷洒口(11‑6)设置于顶盖(11‑3)侧方内部位置并与汲水管(11‑5)连接;所述增压输水泵(11‑7)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增压管道(11‑8)连接;所述增压管道(11‑8)设置于增压输水泵(11‑7)上方位置并与增压输水泵(11‑7)连接;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洒水壳体(11‑1)连接;所述金属套口(11‑10)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前端位置并与液压缓冲环(11‑11)连接;所述液压缓冲环(11‑11)设置于金属套口(11‑10)内壁位置并采用密封设计;所述排水机构(12)包括第二通水槽(12‑1)、通水管(12‑2)、自吸式水泵(12‑3)、引水管(12‑4)、蓄水池(12‑5)、排水口(12‑6)、引导层(12‑7)、排水管(12‑8)、液体分流器(12‑9)、输水管(12‑10)以及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所述第二通水槽(12‑1)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与第一通水槽(10)连接;所述通水管(12‑2)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中间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自吸式水泵(12‑3)连接;所述自吸式水泵(12‑3)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中间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通水管(12‑2)以及引水管(12‑4)连接;所述引水管(12‑4)分别与自吸式水泵(12‑3)以及蓄水池(12‑5)连接;所述蓄水池(12‑5)设置于城市规划区域地面内部位置并与引水管(12‑4)连接;所述排水口(12‑6)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下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排水管(12‑8)连接,且所述排水口(12‑6)长度小于通水管(12‑2)长度;所述引导层(12‑7)设置于排水口(12‑6)与第二通水槽(12‑1)连接区域侧方地面位置;所述排水管(12‑8)分别与排水口(12‑6)以及净化层(13‑1)连接;所述液体分流器(12‑9)分别与引水管(12‑4)、以及输水管(12‑10)连接;所述输水管(12‑10)分别与液体分流器(12‑9)以及城市区域规划的河道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设置于所述引水管(12‑4)与液体分流器(12‑9)连接位置并与引水管(12‑4)连接;所述供水机构(13)包括净化层(13‑1)、集水口(13‑2)、净水管(13‑3)、自来水管(13‑4)、第二电动开关阀(13‑5)以及水位测量仪(13‑6),所述净化层(13‑1)由若干层水质净化材料构成并与集水口(13‑2)连接;所述集水口(13‑2)分别与净化层(13‑1)底端以及净水管(13‑3)连接,所述净水管(13‑3)分别与集水口(13‑2)以及蓄水池(12‑5)内顶位置连接;所述自来水管(13‑4)设置于蓄水池(12‑5)顶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以及第二电动开关阀(13‑5)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13‑5)设置于自来水管(13‑4)与蓄水池(12‑5)内顶位置连接位置;所述水位测量仪(13‑6)设置于蓄水池(12‑5)内部位置;所述区域控制器(2)设置于城市规划的预设区域位置并分别与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以及自吸式水泵(12‑3)连接,且与服务器(4)无线连接;所述供水控制器(3)设置于蓄水池(12‑5)所在区域位置并分别与第二电动开关阀(13‑5)以及水位测量仪(13‑6)连接,且与服务器(4)无线连接;所述服务器(4)分别与区域控制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包括地面护理装置(1)、区域控制器(2)、供水控制器(3)以及服务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护理装置(1)包括第一通水槽(10)、洒水机构(11)、排水机构(12)以及供水机构(13);所述第一通水槽(10)分别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以及道路区分方向的黄实线位置;所述洒水机构(11)包括洒水壳体(11-1)、容水槽(11-2)、顶盖(11-3)、微型水泵(11-4)、汲水管(11-5)、喷洒口(11-6)、增压输水泵(11-7)、增压管道(11-8)、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金属套口(11-10)以及液压缓冲环(11-11),所述洒水壳体(11-1)设置于通水槽内部位置;所述容水槽(11-2)设置于洒水壳体(11-1)下方内部位置;所述顶盖(11-3)设置于洒水壳体(11-1)前端位置并与容水槽(11-2)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1-4)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顶盖(11-3)底部表面位置,且与汲水管(11-5)连接;所述汲水管(11-5)分别与微型水泵(11-4)以及喷洒口(11-6)连接;所述喷洒口(11-6)设置于顶盖(11-3)侧方内部位置并与汲水管(11-5)连接;所述增压输水泵(11-7)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增压管道(11-8)连接;所述增压管道(11-8)设置于增压输水泵(11-7)上方位置并与增压输水泵(11-7)连接;所述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洒水壳体(11-1)连接;所述金属套口(11-10)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前端位置并与液压缓冲环(11-11)连接;所述液压缓冲环(11-11)设置于金属套口(11-10)内壁位置并采用密封设计;所述排水机构(12)包括第二通水槽(12-1)、通水管(12-2)、自吸式水泵(12-3)、引水管(12-4)、蓄水池(12-5)、排水口(12-6)、引导层(12-7)、排水管(12-8)、液体分流器(12-9)、输水管(12-10)以及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所述第二通水槽(12-1)设置于第一通水槽(10)底端位置并与第一通水槽(10)连接;所述通水管(12-2)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中间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自吸式水泵(12-3)连接;所述自吸式水泵(12-3)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中间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通水管(12-2)以及引水管(12-4)连接;所述引水管(12-4)分别与自吸式水泵(12-3)以及蓄水池(12-5)连接;所述蓄水池(12-5)设置于城市规划区域地面内部位置并与引水管(12-4)连接;所述排水口(12-6)设置于第二通水槽(12-1)尾端下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第二通水槽(12-1)以及排水管(12-8)连接,且所述排水口(12-6)长度小于通水管(12-2)长度;所述引导层(12-7)设置于排水口(12-6)与第二通水槽(12-1)连接区域侧方地面位置;所述排水管(12-8)分别与排水口(12-6)以及净化层(13-1)连接;所述液体分流器(12-9)分别与引水管(12-4)、以及输水管(12-10)连接;所述输水管(12-10)分别与液体分流器(12-9)以及城市区域规划的河道连接;所述第一电动开关阀(12-11)设置于所述引水管(12-4)与液体分流器(12-9)连接位置并与引水管(12-4)连接;所述供水机构(13)包括净化层(13-1)、集水口(13-2)、净水管(13-3)、自来水管(13-4)、第二电动开关阀(13-5)以及水位测量仪(13-6),所述净化层(13-1)由若干层水质净化材料构成并与集水口(13-2)连接;所述集水口(13-2)分别与净化层(13-1)底端以及净水管(13-3)连接,所述净水管(13-3)分别与集水口(13-2)以及蓄水池(12-5)内顶位置连接;所述自来水管(13-4)设置于蓄水池(12-5)顶部位置并分别与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以及第二电动开关阀(13-5)连接;所述第二电动开关阀(13-5)设置于自来水管(13-4)与蓄水池(12-5)内顶位置连接位置;所述水位测量仪(13-6)设置于蓄水池(12-5)内部位置;所述区域控制器(2)设置于城市规划的预设区域位置并分别与微型水泵(11-4)、增压输水泵(11-7)、伸缩式套筒液压缸(11-9)以及自吸式水泵(12-3)连接,且与服务器(4)无线连接;所述供水控制器(3)设置于蓄水池(12-5)所在区域位置并分别与第二电动开关阀(13-5)以及水位测量仪(13-6)连接,且与服务器(4)无线连接;所述服务器(4)分别与区域控制器(2)、供水控制器(3)以及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无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机构(11)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1-12),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12)设置于顶盖(11-3)侧壁位置并分别与顶盖(11-3)以及所述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装置(5),所述警示装置(5)包括隔离机构(50)、第一发射器(51)以及光敏传感器(52),所述隔离机构(50)包括底座、隔离柱、激光槽以及光感槽,所述底座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黄实线位置并与地面壳体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隔离柱设置于底座上方位置并与底座连接;所述激光槽设置于隔离柱左侧位置并与光感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光感槽设置于隔离柱右侧位置并与激光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所述第一发射器(51)为激光指示器并设置于激光槽内部位置;所述光敏传感器(52)设置于光感槽内部位置;所述第一发射器(51)以及光敏传感器(52)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5)还包括第二发射器(53),所述第二发射器(53)设置于顶盖(11-3)上方内部位置并分别与顶盖(11-3)以及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下埋循环式道路综合智能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12)还包括旋转槽(12-12)、旋转轴(12-13)、旋转平台(12-14)以及固定框(12-15),所述旋转槽(12-12)设置于自吸式水泵(12-3)下方位置;所述旋转轴(12-13)设置于旋转槽(12-12)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槽(12-12)以及旋转平台(12-14)连接,且与所属区域的区域控制器(2)连接;所述旋转平台(12-14)设置于旋转槽(12-12)内部位置并分别与旋转轴(12-13)以及固定框(12-15)连接;所述固定框(12-15)设置于旋转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万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