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33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31
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属于针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来料输送线、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及视觉检测系统,输入姿态调整机构设置在来料输送线的输入端,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接插件中针座至视觉检测机构所需的姿态,视觉检测系统沿来料输送线设置在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的下游,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防护框架及视觉检测单元,视觉防护框架为型材架,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内部,视觉检测单元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视觉检测单元的输入信息并反馈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沿来料输送线的运动方向设置在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游;该装置能够对接插件中针座的数量及长度是否一致进行检测,采用视觉检测不会对针座产生损伤。

A Visual Detection Device for Needle Holder in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座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中,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其中的工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工件检测工艺中普遍采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计量工具进行人工检测,或者采用定量的夹具与被测量的工件配合进行测量,或者利用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进行定性测量。当今的测量方法与测量工具不断增加,为高效的测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准备,其中,视觉测量具有精确度高、非接触测量等优点在现代工业生产的应用日益增多,视觉测量能够代替部分人工视觉,同时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线。带针座的接插件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汽车生产领域,目前接插件中针座的检测主要集中在针座是否缺针以及针座的长度是否相等上,人工主要通过目测来进行上述检测,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产生检测遗漏;对于具有单排针座的接插件,人工比较容易利用目测进行上述检测,对于具有多排针座的接插件,人工需要对接插件中的多排针座进行多方位的人工视觉检测,极容易产生检测遗漏,同时对于长度不一致的情况,人工的判断标准不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能够对接插件中针座进行缺针及长度是否不一致的检测。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来料输送线、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及视觉检测机构,输入姿态调整机构设置在来料输送线的输入端,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接插件中针座至视觉检测机构所需的姿态,视觉检测机构沿来料输送线设置在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的下游,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防护框架及视觉检测单元,视觉防护框架为型材架,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内部,视觉检测单元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视觉检测单元的输入信息并反馈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沿来料输送线的运动方向设置在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游。优选的,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板及第二调整板,第一调整板及第二调整板对称安装在来料输送线的两侧,第一调整板的第一作用面与来料输送线的输送带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度,第一调整板的第二调整面与来料输送线的输送带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度。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显示器及蜂鸣报警器,显示器及蜂鸣报警器安装在视觉防护框架的外侧,显示器用于检测结果,蜂鸣报警器根据检测结果发声。优选的,尤其适应于带双排针座的接插件,双排针座的接插件的针座在平躺状态下的俯视投影完全重合。优选的,视觉检测单元包括工业相机及光源,工业相机安装在视觉防护框架上,工业相机正对来料输送线,光源安装在视觉防护框架上,光源位于工业相机的正下方,工业相机正对光源的中心,光源用于保证工业相机取相清晰。优选的,视觉防护框架的四周安装茶色玻璃,茶色玻璃起到遮光及防护作用。本专利技术装置包括如下检测过程:A.接插件随来料输送线运动;B.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对接插件进行姿态调整;C.视觉检测单元理首先识别接插件中针座是否缺针,如果不存在缺针,则进行步骤D,否则为不合格品;D.视觉检测单元对接插件中针座长度一致进行检测,如果接插件中针座的长度一致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视觉检测单元中的工业相机正对来料输送线,该装置设置姿态调整机构,能够将接插件中针座末端的俯视投影上为一条线,从而能够对接插件中针座的长度是否一致进行检测,采用视觉检测为非接触检测,不会对接插件产生损伤,同时机器检测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检测的精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除执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视觉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物料平躺姿态与调整后姿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B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物料平躺姿态与调整后姿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A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物料平躺状态与调整后姿态的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一。图5B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物料平躺状态与调整后姿态的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来料输送线;2.输入姿态调整机构;21.第一调整板;22.第二调整板;23.第一调整面;24.第二调整面;3.视觉防护框架;4.视觉检测单元;41.工业相机;42.光源;5.显示屏;6.蜂鸣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选取具有双排针座的接插件,接插件中双排针座均为L型。如图1所示,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来料输送线1、输入姿态调整机构2及视觉检测机构,输入姿态调整机构2设置在来料输送线1的输入端,输入姿态调整机构2用于调整带针座的接插件至所需的姿态,视觉检测机构沿来料输送线1设置在输入姿态调整机构2的下游,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防护框架3及视觉检测单元4,视觉防护框架3为型材架,视觉检测单元4设置在视觉防护框架3的内部,视觉检测单元4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视觉检测单元的输入信息并反馈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沿来料输送线1的运动方向设置在视觉检测单元4的下游。接插件以平躺状态放置在来料输送线1上,来料输送线1为同步带式输送线,来料输送线1由电机带动。如图3所示,输入姿态调整机构2包括第一调整板21及第二调整板22,第一调整板21及第二调整板22对称安装在来料输送线1的两侧,第一调整板21的第一作用面23与来料输送线1的输送带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度,第二调整板21的第二调整面24与来料输送线1的输送带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度,如图4A、图4B所示,图4A为具有双排针座的接插件在平躺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为具有双排针座的接插件经调整姿态机构作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相应地,图5A为具有双排针座的接插件在平躺状态下的俯视投影,图5B为具有双排针座的接插件经姿态调整机构作用后的俯视投影;在平躺状态下,因为接插件中针座的末端的俯视投影为一点,导致无法对接插件中针座的长度进行检测,经姿态调整机构作用后,接插件中针座的末端的俯视投影为一条线,能够对该接插件中针座的长度是否一致进行检测。具有双排针座的接插件以图4A的姿态放置在来料输送线1上,经姿态调整机构2作用后变成图4B的姿态随来料输送线1运动到视觉检测检测单元4的待检测区域。本专利技术装置对具有单排针座的接插件或者具有多排针座的接插件同样是否,接插件中针座的形状亦不受上述形状的限制,对应接插件中针座的形状设置合理的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如图2所示,视觉检测单元4包括工业相机41及光源42,工业相机41安装在视觉防护框架3上,工业相机41正对来料输送线1,光源42安装在视觉防护框架3上,光源42位于工业相机41的正下方,工业相机41正对光源42的中心,光源42用于保证工业相机41取相清晰。为了保证视觉检测单元4的检测精度,防止其他光源影响视觉检测单元4的检测结果,视觉防护框架3的四周安装茶色玻璃,茶色玻璃起到遮光及防护作用。该装置还包括显示器5及蜂鸣报警器6,显示器5及蜂鸣报警器6安装在视觉防护框架3的外侧,显示器5的安装根据以操作者方便观察为宜,显示器5用于显示视觉检测单元4的检测结果,该带针座的接插件为合格品,蜂鸣报警器6不发出声音,否则蜂鸣报警器6发出蜂鸣声。本专利技术的执行机构具有多种选择方式,执行机构用于剔除不合格的带针座的接插件,执行机构根据视觉检测单元4的检测结果进行动作,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料输送线、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及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输入姿态调整机构设置在来料输送线的输入端,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接插件中针座至视觉检测机构所需的姿态,所述视觉检测机构沿来料输送线设置在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的下游,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防护框架及视觉检测单元,视觉防护框架为型材架,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内部,视觉检测单元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视觉检测单元的输入信息并反馈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沿来料输送线的运动方向设置在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料输送线、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及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输入姿态调整机构设置在来料输送线的输入端,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接插件中针座至视觉检测机构所需的姿态,所述视觉检测机构沿来料输送线设置在输入姿态调整机构的下游,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视觉防护框架及视觉检测单元,视觉防护框架为型材架,视觉检测单元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内部,视觉检测单元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视觉检测单元的输入信息并反馈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沿来料输送线的运动方向设置在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中针座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板及第二调整板,第一调整板及第二调整板对称安装在来料输送线的两侧,第一调整板的第一作用面与来料输送线的输送带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度,第一调整板的第二调整面与来料输送线的输送带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勇张良安徐波武晓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