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17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包括:吊拉机构;翻转辅助组件,翻转辅助组件包括对称勾持在大截面型材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处于离地状态的两个翻转垫块,翻转垫块背向大截面型材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弧形着地部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的重心相互重合,翻转垫块上开设有供吊拉机构连接的吊拉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大截面型材在翻身过程中,其重心变化平缓,翻身流畅,并且有效消除大截面型材在翻身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吊拉机构造成的冲击载荷,大幅提高操作安全性。

Turn-over Tool for Large Section Prof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
技术介绍
国内钢结构行业,经常遇到大截面H型钢和箱梁的制作,所谓大截面型钢,通常其截面高度在3米以上,最高的截面高度可达到8米,翼缘宽度一般不超过1.5米,翼缘板厚一般在100mm以下;单件重量一般50吨以上,最大的达到200吨以上;长度通常在20米以上,因其截面高,跨度大,自重大,载荷重,行业里通常形象的称其为“大板梁”。参考历史经验数据,大板梁的核心部件一般为H型钢,且H型钢占单根梁重量的80%左右,举例而言,通常一根成品大板梁净重100吨的话,其核心H型钢重量约为80吨。大板梁一般在重型厂房里用作行车的轨道或者在火电厂里用于承载吊挂锅炉核心部件——蒸汽包等。在具体项目施工时,为了保证大截面型钢拼装焊接质量、整体拼装加工质量以及涂装质量,国内工厂在其整个施工工艺过程中,最少要进行2~3次的构件整体翻身,多则要进行4~5次的工艺过程翻身。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大截面、大重量、大尺寸非标大板梁的整体翻身是产品加工的关键工艺过程,具有很大的风险因素,特别是涉及构件翻身由于其中设备、厂房高度等的限制,构件通常需要一端着地翻身,但由于构件横截面是矩形结构,在构件翻身过程,存在构件重心转换的突然失稳,产生加速冲击载荷,对起重设备、索具产生很大影响。在传统的大截面型钢施工过程中,为了操作安全以及施工方便,通常是H型钢的腹板平行于地面放置,腹板的一面(后面描述称其为A面)朝上,腹板的另一面(后面描述称其为B面)朝下。操作时,通常在构件其中一侧翼缘上焊接临时吊耳,并通过钢丝绳系挂在起重设备的吊钩上,另一侧翼缘着地,通过起重设备卷扬吊钩的升降和牵拉,实现构件腹板由开始的水平状态,到垂直状态,再反转,最后腹板的B面朝上,腹板的A面朝下。在翻转过程中,H型钢由平卧状态往侧立状态的变化过程中,H型钢的重心逐渐达到最高点,在H型钢的重心达到最高点的瞬间,构件处于亚稳定状态,为了实现H型钢的翻身,通常采用起重设备施加横向拉力,H型钢的重心在达到最高点后,因为重力作用重心高度急剧下降,产生重力冲击载荷。这样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对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能够使大截面型材在翻身过程中,其重心变化平缓,翻身流畅,并且有效消除大截面型材在翻身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吊拉机构造成的冲击载荷,大幅提高操作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包括:吊拉机构;翻转辅助组件,翻转辅助组件包括对称勾持在大截面型材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处于离地状态的两个翻转垫块,翻转垫块背向大截面型材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弧形着地部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的重心相互重合,翻转垫块上开设有供吊拉机构连接的吊拉孔。优选地,所述大截面型材的横截面呈H型,大截面型材由腹板和对称设置在腹板相对两侧的两块翼缘板构成,翻转垫块的相对两侧弯折延伸、构成勾住翼缘板的勾爪。优选地,所述勾爪的外侧壁与弧形着地部圆滑过渡。优选地,由所述翻转垫块和两个勾爪共同限定的卡持口的形状与翼缘板相适配,两个勾爪的爪尖的间距与腹板的厚度相适配。优选地,所述吊拉孔对称分布在翻转垫块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大截面型材的长度≥20米,大截面型材的宽度≤1.5米,大截面型材的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8米。优选地,所述大截面型材的重量的取值范围为50~200吨。优选地,所述弧形着地部对应的圆心角的取值范围为30~45度。优选地,所述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还包括水平托起大截面型材的托抬机构。优选地,所述吊拉孔上设有卸扣,卸扣与吊拉机构的吊拉绳连接。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翻转辅助组件的两个翻转垫块勾持在大截面型材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处于离地状态,并且翻转垫块背向大截面型材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弧形着地部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的重心相互重合,这样在吊拉机构的吊拉下,大截面型材在翻身过程中,其重心变化平缓,翻身流畅,有效消除大截面型材在翻身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吊拉机构造成的冲击载荷,大幅提高操作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的使用状态图;图2显示为沿图1中X-X线的剖视图;图3显示为翻转垫块的示意图;图4显示为大截面型材的翻身过程图;图5显示为翻转垫块的弧形着地部与地面的状态变化图。元件标号说明1大截面型材11腹板12翼缘板2吊拉机构3翻转辅助组件31翻转垫块311弧形着地部312吊拉孔313勾爪313a外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包括:吊拉机构2(如起重机等);翻转辅助组件3,翻转辅助组件3包括对称勾持在大截面型材1(如大截面型钢)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1处于离地状态的两个翻转垫块31,翻转垫块31背向大截面型材1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311,弧形着地部311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相互重合,翻转垫块31上开设有供吊拉机构2连接的吊拉孔312。在本专利技术中,翻转辅助组件3的两个翻转垫块31勾持在大截面型材1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1处于离地状态,并且翻转垫块31背向大截面型材1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311,弧形着地部311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相互重合,这样在吊拉机构2的吊拉下,大截面型材1在翻身过程中,其重心变化平缓,翻身流畅,有效消除大截面型材1在翻身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吊拉机构2造成的冲击载荷,大幅提高操作安全性。如图4所示,大截面型材1的翻身过程依次包括翻身状态A、翻身状态B、翻身状态C、翻身状态D以及翻身状态E,大截面型材1由翻身状态B往翻身状态C变化的过程中,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逐渐平顺地达到最高点,大截面型材1由翻身状态C往翻身状态D变化的过程中,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平顺地离开最高点。如图5所示,具体的,翻转垫块31的弧形着地部311与地面的变化过程依次包括着地状态C1(弧形着地部311与地面的第一临界相切状态)、着地状态C2以及着地状态C3(弧形着地部311与地面的第二临界相切状态),大截面型材1由着地状态C1往着地状态C3变化的过程中,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达到最高点的瞬间,大截面型材1处于稳定状态;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离开最高点的瞬间,大截面型材1亦处于稳定状态,从而避免大截面型材1对自身以及吊拉机构2产生的冲击载荷。作为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拉机构(2);翻转辅助组件(3),翻转辅助组件(3)包括对称勾持在大截面型材(1)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1)处于离地状态的两个翻转垫块(31),翻转垫块(31)背向大截面型材(1)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311),弧形着地部(311)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相互重合,翻转垫块(31)上开设有供吊拉机构(2)连接的吊拉孔(3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拉机构(2);翻转辅助组件(3),翻转辅助组件(3)包括对称勾持在大截面型材(1)的相对两侧、且使大截面型材(1)处于离地状态的两个翻转垫块(31),翻转垫块(31)背向大截面型材(1)的一侧为弧形着地部(311),弧形着地部(311)对应的圆心与大截面型材(1)的重心相互重合,翻转垫块(31)上开设有供吊拉机构(2)连接的吊拉孔(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截面型材(1)的横截面呈H型,大截面型材(1)由腹板(11)和对称设置在腹板(11)相对两侧的两块翼缘板(12)构成,翻转垫块(31)的相对两侧弯折延伸、构成勾住翼缘板(12)的勾爪(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爪(313)的外侧壁(313a)与弧形着地部(311)圆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截面型材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翻转垫块(31)和两个勾爪(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声剑刘申方向黄翠萍吴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