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13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钢柱的夹持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上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装工装及其吊装方法,可提高大型H型钢柱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方便大型H型钢柱的吊装、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A Lifting and Turning Structure of Large H-shaped Steel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fting and overturning structure of a large H-shaped steel column, including a tooling body. The lower end of the tool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art for clamping the steel column. The tool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isting hole and a second hoisting hole. The first hoisting hol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tooling body, and the second hoisting hole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tooling bod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isting fixture for large H-shaped steel columns and its hoisting method, which can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hoisting process of large H-shaped steel columns, facilitate the hoisting of large H-shaped steel columns and avoid the waste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
本技术涉及大型型钢起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H型钢柱由两块翼缘板和设于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按照字母“H”形状烧焊拼接构成,具有抗弯能力强、制作相对简单、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厂房、制作钢结构工装等工程。然而,大型H型钢柱(翼缘板宽度在0.2~0.7米,腹板高度在0.5~2米,长度在20~30米,单根重量可达20~40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H型钢柱进行翻身、移位等工序。目前采用钢丝绳捆绑,通过起重设备进行辅助,而这种方式在翻身和移位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1)容易造成钢丝绳滑落伤害周围人员;2)由于只靠钢丝绳与H型钢柱受力,容易伤害H型钢柱;3)钢丝绳在固定H型钢柱过程中,步骤繁琐,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可提高大型H型钢柱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方便大型H型钢柱的吊装、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钢柱的夹持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上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包括截面均呈“U”形的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所述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的开口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两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所述固定夹持件和所述活动夹持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夹持件包括横梁和位于所述横梁下端的第一夹持位,所述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均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吊装孔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位的上侧,所述活动夹持件包括可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梁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端的第二夹持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横梁层叠设置且至少通过两个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梁上设有两个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腰圆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形状相同且位置对齐的第二连接孔。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通过夹持部将大型H型钢柱夹持住,然后通过将起重设备通过钢丝绳与卸扣连接并启动起重设备即可完成大型H型钢柱的吊起及移位,此外,若需将大型H型钢柱翻转,只需将起重设备通过钢丝绳与第二吊装孔连接并启动起重设备即可完成大型H型钢柱的翻转。上述过程中夹持部与大型H型钢柱的连接稳定,可提高大型H型钢柱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方便大型H型钢柱的吊装、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将大型H型钢柱装入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将若干个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安装至大型H型钢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将大型H型钢柱装入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将若干个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安装至大型H型钢柱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夹持件;2、活动夹持件;3、钢丝绳;4、卸扣;5、大型H型钢柱;11、第二吊装孔;12、第一吊装孔;13、第二连接孔;14、第一夹持位;21、第一连接孔;22、第二夹持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钢柱的夹持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第一吊装孔12和第二吊装孔11,所述第一吊装孔12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上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11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夹持部将大型H型钢柱5夹持住,然后通过将起重设备通过钢丝绳3与卸扣4连接并启动起重设备即可完成大型H型钢柱的吊起及移位,此外,若需将大型H型钢柱5翻转,只需将起重设备通过钢丝绳3与第二吊装孔11连接并启动起重设备即可完成大型H型钢柱5的翻转。上述过程中夹持部与大型H型钢柱5的连接稳定,可提高大型H型钢柱5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方便大型H型钢柱5的吊装、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进一步地,为保证夹持部与大型H型钢柱5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夹持部包括截面均呈“U”形的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所述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的开口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两端,大型H型钢柱5的翼缘板两侧可分别夹持于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之间,从而防止大型H型钢柱5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坠落的风险。优选地,为方便大型H型钢柱5安装到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之间,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固定夹持件1和活动夹持件2,所述固定夹持件1和所述活动夹持件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夹持件1和活动夹持件2上,在安装时,先将活动夹持件2从固定夹持件1上拆离,然后将大型H型钢柱5的一侧卡入第一夹持位14内,然后将活动夹持件2的第二夹持位22卡住大型H型钢柱5的另一侧,并将活动夹持件2与固定夹持件1连接,上述安装过程简单,且安装后大型H型钢柱5被固定于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之间,不易脱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夹持件1包括横梁和位于所述横梁下端的第一夹持位14,所述第一吊装孔12和第二吊装孔11均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吊装孔12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11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位14的上侧,所述活动夹持件2包括可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梁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梁上端的第二夹持位22。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横梁层叠设置且至少通过两个螺栓连接。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实现连接梁与横梁之间的连接,从而避免连接梁与横梁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大型H型钢柱5的脱出。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与横梁之间通过两个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梁上设有两个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腰圆形的第一连接孔21,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1形状相同且位置对齐的第二连接孔13。通过设置腰圆形的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13作为连接位,无需保证第一连接孔21和第二连接孔13完全对准即可插入螺栓,方便将大型H型钢柱5装入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之间,且通过如此设计,当大型H型钢柱5装入第一夹持位14和第二夹持位22之间后,在螺栓拧紧前还可调节大型H型钢柱5与第一夹持位14、第二夹持位22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大型H型钢柱5的翼缘板的两端分别完全卡入第一夹持位14、第二夹持位22内,进而提高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所提供的大型H型钢柱5的吊运及翻转结构,提供了一种大型H型钢柱吊运方法,具体包括:安装步骤:将固定夹持件1的第一夹持位14卡住待吊运的大型H型钢柱5的翼缘板一侧,将活动夹持件2的第二夹持位22卡住待吊运的大型H型钢柱5的翼缘板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钢柱的夹持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上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吊装孔或第二吊装孔内可拆卸的连接有卸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夹持钢柱的夹持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第一吊装孔和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上端的中部,所述第二吊装孔设置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吊装孔或第二吊装孔内可拆卸的连接有卸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截面均呈“U”形的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所述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的开口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H型钢柱的吊运及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包括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所述固定夹持件和所述活动夹持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分别设置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阳峰徐朝阳郑辉许政北赖忠民黄飞吴智财王川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