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99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透明性的聚酰亚胺膜的操作性、尺寸稳定性优异且能够从支承基材容易地分离聚酰亚胺膜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聚酰亚胺层叠体,是在聚酰亚胺层的背面侧具备支承基材的聚酰亚胺层叠体,聚酰亚胺层在规定的波长区域的透射率为70%以上,它们界面中的支承基材的表面由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00℃以上的耐热性聚酰亚胺形成,并且表面粗糙度Ra为100nm以下,支承基材与聚酰亚胺层的粘接强度为1N/m~500N/m,能够从支承基材分离聚酰亚胺层;另外,一种聚酰亚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一边利用辊对辊工艺传送长条状的支承基材,一边涂布聚酰胺酸的树脂溶液,使其酰亚胺化而形成规定的聚酰亚胺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亚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435394.9、申请日为2013年9月2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聚酰亚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将具有透明性的聚酰亚胺层层叠在支承基材上而成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用于电视机这样的大型显示器,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小型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器用途。其中,以有机EL显示装置为例,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以下,TFT)的基础上,依次层叠电极、发光层、电极,最后用另外的玻璃基板、多层薄膜等气密密封而制成。此处,通过将玻璃基板替换成树脂基板,能够实现薄型·轻型化以及挠性化,能够进一步拓宽显示装置的用途。例如,非专利文献1和2中,提出了将透明性高的聚酰亚胺应用于支承基材的有机EL显示装置。然而,通常树脂与玻璃相比尺寸稳定性、透明性、耐热性、耐湿性、气体阻隔性等差,所以目前在进行具有与普通玻璃相当的特性的树脂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涉及用作挠性显示器用塑料基板的聚酰亚胺及其前体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是在聚酰亚胺层的背面侧具备支承基材的聚酰亚胺层叠体,聚酰亚胺层在440nm~780nm的波长区域的透射率为70%以上,聚酰亚胺层与支承基材的界面中的支承基材的表面是由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00℃以上的耐热性聚酰亚胺形成的且表面粗糙度Ra为100nm以下,支承基材与聚酰亚胺层的粘接强度为1N/m~500N/m,能够从支承基材分离由所述聚酰亚胺层构成的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层由单层或多层构成,至少与支承基材相接的层为含氟聚酰亚胺,所述含氟聚酰亚胺由下述通式(1)表示,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4 JP 2012-2096671.一种聚酰亚胺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是在聚酰亚胺层的背面侧具备支承基材的聚酰亚胺层叠体,聚酰亚胺层在440nm~780nm的波长区域的透射率为70%以上,聚酰亚胺层与支承基材的界面中的支承基材的表面是由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00℃以上的耐热性聚酰亚胺形成的且表面粗糙度Ra为100nm以下,支承基材与聚酰亚胺层的粘接强度为1N/m~500N/m,能够从支承基材分离由所述聚酰亚胺层构成的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层由单层或多层构成,至少与支承基材相接的层为含氟聚酰亚胺,所述含氟聚酰亚胺由下述通式(1)表示,式中,Ar1表示4价的有机基团,Ar2由下述通式(2)或通式(3)表示,式中,通式(2)或通式(3)中的R1~R8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数1~5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者氟取代烃基,为通式(2)时,R1~R4中至少一个为氟原子或者氟取代烃基,另外,为通式(3)时,R1~R8中至少一个为氟原子或者氟取代烃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其中,支承基材中的耐热性聚酰亚胺为具有下述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其中,聚酰亚胺层的热膨胀系数为15ppm/K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其中,聚酰亚胺层的厚度为3μm~50μm,另外,支承基材的厚度为10μm~1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其中,从支承基材剥离后的聚酰亚胺膜的剥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0n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层叠体,其中,在聚酰亚胺层的表面侧形成规定的功能层后,分离背面侧的支承基材而使用。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藤芳树高吉若菜平石克文冈崎奈津子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