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99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隔热性且提高可见光线透过率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2)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Intermediate Membrane and Laminated Glass for Laminated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380003619.1、专利技术名称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且申请日为2013年2月8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及建筑物等的夹层玻璃中所使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了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碎片的飞散量也较少,安全性优异。因此,上述夹层玻璃被广泛用于汽车、铁道车辆、航空器、船舶及建筑物等。上述夹层玻璃可通过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持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来制造。用于上述车辆及建筑物的开口部的夹层玻璃要求较高的隔热性。波长为780nm以上的比可见光长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相比,能量较小。然而,红外线的热效应较大,若红外线被物质吸收则以热的形式放出。因此,红外线通常被称为热线。因此,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热性,需要充分地遮断红外线。为了有效地遮断上述红外线(热线),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含有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或锑掺杂氧化锡粒子(ATO粒子)的中间膜。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含有氧化钨粒子的中间膜。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可以含有抗氧化剂的中间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01/025162A1专利文献2:WO2005/087680A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使用了含有ITO粒子、ATO粒子或氧化钨粒子等隔热粒子的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要求兼备较高的隔热性和较高的可见光线透过率(可见光透过率)。即,夹层玻璃需要在维持较高的上述可见光线透过率的同时提高隔热性。进一步,要求可长期维持较高的可见光线透过率。但是,如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现有的夹层玻璃,有时无法兼备较高的隔热性和较高的可见光线透过率。另外,在现有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阳光透过使用了该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入射时,位于夹层玻璃内侧的人非常容易感到阳光引起的灼热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隔热性且提高可见光线透过率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了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性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提高隔热性且提高可见光线透过率,进而在阳光透过使用了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入射时,可以抑制位于夹层玻璃内侧的人感到阳光的刺激引起的灼热感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了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解决课题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宽泛的方面,可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种特定方面中,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含量为0.0001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的特定方面中,所述氧化钨粒子的含量为0.00001重量%以上且0.1重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另一特定方面中,作为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所述化合物的含量为0.000001重量%以上且0.05重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另一特定方面中,所述氧化钨粒子为铯掺杂氧化钨粒子。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的特定方面中,作为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上述化合物为酞菁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另一特定方面中,作为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所述化合物为含有钒原子的酞菁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的特定方面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再一特定方面中,含有增塑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另一特定方面中,含有紫外线屏蔽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另一特定方面中,含有碱金属盐及碱土类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金属盐。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上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由于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隔热性,且提高可见光线透过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局部截断剖面图;图2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变形例的局部截断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以下,有时将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记载为化合物X。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由于具有上述的组成,因此,在用于构成夹层玻璃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得到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目前,有时使用了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较低,有时日射透过率较高。进而,在现有的夹层玻璃中,存在难以兼备较低的日射透过率和较高的可见光线透过率(可见光透过率)这样的问题。为了充分地提高夹层玻璃的隔热性及可见光线透过率,在本专利技术中,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上述化合物X。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上述化合物X的组合使用大大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夹层玻璃的隔热性。进而,通过使用含有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上述化合物X的中间膜,可以得到作为隔热性指标的日射透过率较低的夹层玻璃,进而可以得到上述可见光线透过率较高的夹层玻璃。例如,可以使夹层玻璃在波长300~2100nm下的日射透过率(Ts2100)为65%以下,且使可见光线透过率为65%以上。进而,也可以使日射透过率(Ts2100)为50%以下,另外也可以使日射透过率(Ts2100)为40%以下,进而可以使可见光线透过率为70%以上。进而,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在仅使用含有氧化钨粒子的中间膜或含有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中间膜制作夹层玻璃时,则在阳光透过该夹层玻璃入射时,位于夹层玻璃的内侧的人非常容易感到阳光引起的灼热感。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可抑制阳光引起的灼热感的夹层玻璃的构成。即,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采用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上述化合物X的组成,在阳光透过使用了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入射时,可以抑制位于夹层玻璃的内侧的人感到阳光引起的灼热感。另外,为了有效地抑制灼热感,优选夹层玻璃在波长1550nm下的光线透过率为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进而,伴随近年来的汽车的高功能化,例如有时在挡风玻璃上设置有光传感器、雨传感器等传感器或CCD照相机等附带设备。另外,即使为建筑物中所使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有时也设置有各种附带设备。特别是可广泛使用利用红外线通信波进行控制等的车载设备作为附带设备。例如,雨传感器使波长为850nm附近的红外线反射于挡风玻璃的雨滴而检测有无雨滴。用于这样的车载设备的控制等的红外线通信波通常为波长在800~1000nm附近的近红外线。为了提高这样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优选中间膜在波长为850nm下的光线透过率为2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由于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以及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10 JP 2012-027769;2012.12.28 JP 2012-28678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锡掺杂氧化铟粒子、氧化钨粒子、以及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锡掺杂氧化铟粒子的含量为0.0001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氧化钨粒子的含量为0.00001重量%以上且0.1重量%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作为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至少1种的上述化合物的含量为0.000001重量%以上且0.05重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氧化钨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井大三深谷重一中山和彦角田竜太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