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356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以掺杂有铯钨青铜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壳层,以正十八烷作为芯层,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壳层负载铯钨青铜的核壳结构纳米智能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智能纤维无毒,相变潜热高,热稳定性强,可以有效地吸收近红外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且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smart fibers for heat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纤维是将功能材料与人造纤维相结合制成的,可以对机械力、电、光、热等各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各种智能纤维已被报道用于护肤品、创面敷料、生理参数监测、除臭剂织物和储能等领域。特别是储能纤维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目前已经被应用于太阳能储能、纺织服装、食品包装、建筑等领域。相变材料包括无机、有机化合物和有机与无机的混合物。然而,无机的相变材料受到过冷、相分离和腐蚀电位等缺陷的限制。正十八烷具有高潜热、过冷度低的优点,是一种很好的蓄热材料,但与其他固液相变材料一样,相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泄漏,阻碍了其在蓄热领域的应用。静电纺丝是获得超细纤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制得的纤维具有直径小、重量轻、比表面积高等优点。为了获得热稳定不易泄露的相变材料,可以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使用同轴针头进给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铯钨青铜加入到乙醇中,超声2小时,然后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搅拌24小时后得到壳层溶液;步骤二、控制环境温度为50 ℃,将步骤一所述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分别移至10 mL注射器的针管中,并将注射器固定于进样器上,将针管与同轴针头连接,同轴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包裹着铝箔的接收滚筒与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调节接收滚筒与针头的距离,调节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的进样速度,提供电压即可在铝箔上收集核壳结构的纳米智能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铯钨青铜加入到乙醇中,超声2小时,然后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搅拌24小时后得到壳层溶液;步骤二、控制环境温度为50℃,将步骤一所述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分别移至10mL注射器的针管中,并将注射器固定于进样器上,将针管与同轴针头连接,同轴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包裹着铝箔的接收滚筒与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调节接收滚筒与针头的距离,调节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的进样速度,提供电压即可在铝箔上收集核壳结构的纳米智能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溶液中铯钨青铜浓度为3wt%~9wt%,聚乙烯醇缩丁醛浓度为1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伊利强姚菊明祝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