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35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13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以下成分: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为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以及聚溴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分B为锑的氧化物或锑的氧化物和有机磷燃剂中的混合物;再生纤维素干重质量和组分A的质量比为100:10~80;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00:2~7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具有阻燃性的再生纤维素能与不阻燃的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动物纤维或不阻燃的涤纶、腈纶以及尼龙等合成纤维进行一定比例混合,且其他纤维可以不经过任何阻燃处理,得到的混合物整体具备一定阻燃性能;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加入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A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织物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
技术介绍
织物要实现阻燃功能一般有两种办法:1、将非阻燃面料或纤维中进行化学后处理;人为对非阻燃面料或纤维进行化学药剂浸渍、熏烤或在非阻燃面料表面或纤维表面涂覆阻燃化学物质层;对非阻燃面料或纤维进行阻燃后处理的好处是制得的具有阻燃功能织物的价格便宜,但织物的阻燃性会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另外,织物上残留的化学药剂等会持续释放甲醛等致癌物质,且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2、采用材料阻燃方式,即构成阻燃织物的纤维或纤维组合本身具备阻燃性,不需要阻燃后处理。材料阻燃织物的阻燃性稳定,但价格高;材料阻燃织物的开发和加工相对困难。因此市场对成本低、舒适性好以及加工容易的阻燃纤维的需求很大。现在市场上的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主要是在基于粘胶、莫代尔、竹纤维或莱赛尔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基础之上,添加有机磷阻燃剂、石英(二氧化硅)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氮系阻燃剂、溴系阻燃剂以及碳系阻燃剂制得;通过上述材质制得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大于或等于28,将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其他阻燃纤维进行混合,再通过纺纱和织造、编织或非织造方法获得材料阻燃织物;上述方法制得的材料阻燃织物用于个体防护或家居阻燃防护等。由于材料阻燃织物中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存在,该再生纤维素纤维具备较好的吸水能力,可以增加材料阻燃织物的舒适性;因此该材料阻燃织物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另外,市面上还有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变性聚丙烯酸系纤维;该合成纤维可以与棉、粘胶、麻以及羊毛等非阻燃纤维进行接近1:1的混合,并且对非阻燃纤维不进行任何阻燃处理;得到的混合物整体仍能保持极限氧指数28以上。但是上述提及的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以及合成纤维均具有各自的缺陷:对于上述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而言,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只能跟阻燃纤维进行混合;如果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与非阻燃纤维混合,非阻燃纤维的含量只要超过10%,混合物整体将失去阻燃性。如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与其他阻燃纤维进行混合,混合物的整体阻燃性将会低于混合物中的任一单一阻燃纤维的阻燃性;也就是说该纤维只能与阻燃纤维进行混合,与阻燃纤维的阻燃性配合度较低。对于上述合成纤维而言,合成纤维与非阻燃纤维混合,两种纤维的染色特性相差巨大,且染料也不相同;合成纤维制得阻燃织物时必须采用两浴法;两浴法工艺复杂,且控制困难;不能使用高效的长车染色生产线进行加工生产,不宜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具有阻燃性的再生纤维素可以与不阻燃的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动物纤维或不阻燃的涤纶、腈纶以及尼龙等合成纤维进行一定比例混合,且其他纤维可以不经过任何阻燃处理;得到的混合物整体具备一定阻燃性能。(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以下成分: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为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以及聚溴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分B为锑的氧化物或锑的氧化物和有机磷阻燃剂的混合物;再生纤维素的干重质量和组分A的质量比为100:10~80;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00:2~70。优选的,锑的氧化物包括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以及四氧化二锑。优选的,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分别为100份、80份和1.6份。优选的,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分别为100份、10份和7份。优选的,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分别为100份、50份和35份。优选的,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组分A为聚偏氯乙烯;组分B为五氧化二锑和有机磷硫酸盐;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五氧化二锑和有机磷硫酸盐分别为100份、60份、20份10份。优选的,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分别为100份、80份、36份和20份。优选的,上述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S1、按重量份称取干重质量所对应的再生纤维素后投入打浆设备中进行打浆,得到纤维素浆粕C;S2、按重量份称取组分A,得到原料D;按重量份称取组分B,得到原料E;S3、将组分B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并将组分A匀速加入搅拌器中搅拌得到混合物F;S4、将混合物F和纤维素浆粕C投入混料罐中均匀搅拌,得到混合物G;S5、将混合物G与稀碱溶液进行十字喷流高压混合,得到混合物H;并将混合物H再次进行十字喷流高压混合,得到混合物I;S6、将混合物I送入储藏罐中并向储藏罐中加入稀碱溶液调整混合物I的粘度,得到混合物J;再对混合物J进行三次过滤两次去泡,得到混合物K;将混合物K加入老成罐体内并均匀搅拌,得到混合物L;S6、将混合物L与二硫化碳作用,得到混合物M;S7、对混合物M进行纺丝并在酸液中凝固,得到丝束N;S8、对丝束N进行精炼除杂得到产品O;产品O依次进行烘干、在135~155℃下干温牵伸和二次回缩、回潮率平衡、压皱、剪切和打包,得到产品P。优选的,产品N还进行喷丝牵伸、塑性牵伸和纤维回缩处理。优选的,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39~41r/min,搅拌时间为30min;组分A以5kg/min的速度送入搅拌器;组分A加入完成后搅拌器继续搅拌22分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再生纤维素、组分A(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和聚溴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组分B(锑的氧化物或锑的氧化物和有机磷阻燃剂中的混合物);得到阻燃性极高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而且组分A的含量占再生纤维素质量的10%~80%,组分B的含量占组分A干重质量的2%~70%;通过上述配比制得的具有阻燃性的再生纤维素可以与不阻燃的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动物纤维或不阻燃的涤纶、腈纶以及尼龙等合成纤维进行一定比例混合,且其他纤维可以不经过任何阻燃处理;得到的混合物整体具备一定阻燃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阻燃原理是氯乙烯的氯元素或溴元素与锑的氧化物先进行反应,吸收燃烧的热量;同时氯元素或溴元素与锑的氧化物反应会释放出比空气重的耐燃气体用于阻碍燃烧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燃烧物自熄灭火的目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与A组成分融合后自身会减缓分解而促进A组成分碳化,形成互补型反应机理;同时该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水率高、耐热性强、可染色、手感好、自然降解、对人类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加入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在纺丝过程中增加干热牵伸和二次回缩,通过该过程将组分A由粉末状嵌入纤维纤维素中改为重新塑化,直接参与纤维素的链接和交联,对提高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由于添加成分的介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耐电弧性能也相对提高;使用该再生纤维素纤维可用于消防服、阻燃防护服以及阻燃纺织品的生产,该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使用市场十分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为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以及聚溴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分B为锑的氧化物或锑的氧化物和有机磷燃剂的混合物;再生纤维素的干重质量和组分A的质量比为100:10~80;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00:2~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为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以及聚溴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分B为锑的氧化物或锑的氧化物和有机磷燃剂的混合物;再生纤维素的干重质量和组分A的质量比为100:10~80;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为100:2~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分别为100份、80份和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分别为100份、10份和7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和组分B分别为100份、50份和3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组分A为聚偏氯乙烯;组分B为五氧化二锑和有机磷硫酸盐;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五氧化二锑和有机磷硫酸盐分别为100份、60份、20份10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组分A为聚氯乙烯;组分B为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按重量份计,再生纤维素、组分A、五氧化二锑和三氧化二锑分别为100份、80份、36份和20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国联劳动防护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