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隧道结的形成方法及磁阻式随机存储器技术

技术编号:217178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0:50
本申请公开一种磁隧道结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形成有底电极;在所述底电极上形成磁隧道结,所述磁隧道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垂直钉扎层、第一磁性层、隧穿层、第二磁性层和反铁磁层,所述第一磁性层和所述第二磁性层具有垂直各向异性,所述反铁磁层在与所述第二磁性层的交界处形成有界面偏置场,在界面偏置场和自旋霍尔效应的作用下完成磁矩翻转,实现数据写入。该写入操作依靠脉冲电压,通过隧道结的电流极小,因此功耗极低,也不会对隧道结的势垒层产生损伤,并且,脉冲时间与所施加的脉冲电压强度有关,无需精确控制脉冲时间即可实现磁矩定向翻转,减小了时钟电路的压力,增加了可靠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磁阻式随机存储器。

Formation method of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and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隧道结的形成方法及磁阻式随机存储器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隧道结的形成方法及磁阻式随机存储器。
技术介绍
随着自旋电子学的发展,一种基于磁隧道结(MagneticTunnelJunction,MTJ)的磁阻式随机存储器(MRAM,MagnetoresistiveRandomAccessMemory)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以独立或集成与使用随机存储器的设备,如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片上系统中。目前,写入功耗大是MRAM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MRAM的核心结构是MTJ,因此优化MTJ的结构和写入方式,是其写入功耗大的核心解决方案。目前业界主要在研发自旋轨道转矩(Spin-OrbitTorque,SOT)和电压控制磁各向异性(VoltageControlMagneticAnisotropy,VCMA)两种更有效率的翻转磁矩方式,以解决写入功耗大的问题。然而,SOT-MTJ属于三端器件,不利于高密度集成,此外,对于垂直各向异性的隧道结,需要利用外加磁场才能实现定向翻转,而且碍于目前重金属材料的自旋霍尔角相对较小,翻转电流密度依然较大;传统的VCMA-MTJ通过VCMA效应实现磁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隧道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形成有底电极;在所述底电极上形成磁隧道结,所述磁隧道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垂直钉扎层、第一磁性层、隧穿层、第二磁性层和反铁磁层,所述第一磁性层和所述第二磁性层具有垂直各向异性,所述反铁磁层在与所述第二磁性层交界处形成有界面偏置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隧道结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形成有底电极;在所述底电极上形成磁隧道结,所述磁隧道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垂直钉扎层、第一磁性层、隧穿层、第二磁性层和反铁磁层,所述第一磁性层和所述第二磁性层具有垂直各向异性,所述反铁磁层在与所述第二磁性层交界处形成有界面偏置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隧道结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界面偏置场的方向为沿所述椭圆形短轴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底电极上形成磁隧道结包括:依次进行磁隧道结的各材料层的生长;进行所述磁隧道结的各材料层的图案化,以形成所述磁隧道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铁磁层包括IrMn、PtMn和FePt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层、所述隧穿层、所述第二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岩罗军杨美音许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