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149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底盘装置,位于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舱体;飞行装置,位于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舱体;底盘装置的上部与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舱体的上部与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底盘装置的上部和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在本申请中,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系统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物流效率要求的提高及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物流运送开始得到发展,如分别采用无人车或无人机派送托运物。但,目前无人车在遇到异常路段(如,堵车路段)时,无法实现高效派送,无人机虽然可以通过飞行避开异常路段,实现高效派送,但是续航能力有限,无法实现长途派送,可见,目前无法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系统,以达到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输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与所述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舱体的上部与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和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优选的,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或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飞行装置上,用于调整飞行装置的高度;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舱体相对于行进表面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对接机构,所述舱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对接机构,所述舱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对接机构,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设置有第四对接机构;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三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机构和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均为锥孔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和所述第三对接机构均为销钉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对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飞行装置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多个中转站点,各中转站点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中转站点设置有停靠平台;所述停靠平台,用于所述底盘装置的停靠和充电,或,所述飞行装置的落地和充电。优选的,所述舱体的规格为适合于标准集装箱的规格;所述舱体还设置有可选择性的与标准集装箱的基础设施接合或分离的对接机构。优选的,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终端和服务器;所述终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请求,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用户输入的请求,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底盘装置或所述舱体或所述飞行装置反馈的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响应所述终端发送的请求,控制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和所述飞行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并管理与所述底盘装置、所述舱体或所述飞行装置相关的信息。优选的,所述飞行装置由飞行机构推进;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旋翼式机构、涵道式机构、固定翼式机构和悬浮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优选的,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安检装置、缓冲装置、通风装置、过滤装置、温度控制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安检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托运物是否为违禁物或危险物;所述缓冲装置,用于缓冲外部冲击,以防止所述舱体内的托运物出现损坏;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对所述舱体内部进行通风,以保证所述舱体内的空气新鲜;所述过滤装置,用于防止外部杂物进入所述舱体内;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舱体内的温度,以保证所述舱体内的托运物在适宜温度下运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在本申请中,运输系统包括的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其中,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与所述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舱体的上部与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得到底盘装置、舱体与飞行装置组成的运输本体,保证运输系统可以在非异常路段,采用底盘装置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舱体,在遇到异常路段时,可以采用飞行装置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避开异常路段,提高派送效率,并在避开异常路段之后,可以继续采用底盘装置运送舱体实现长途派送,因此由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拆卸的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运输系统的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装置的上部和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舱体的上部和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装置、舱体和飞行装置连接成的运输本体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成的运输本体的一种实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运输系统的另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运输系统的再一种逻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与所述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舱体的上部与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和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由舱体、底盘装置和飞行装置拆卸的连接成的运输本体可以同时满足高效及长途派送的要求。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运输系统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11、至少一个舱体12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13。所述舱体12,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11,位于所述舱体12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12,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12。本实施例中,底盘装置11可以由行走机构推进。行走机构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轮式、履带式、足式和磁悬浮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飞行装置13,位于所述舱体12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12,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12。本实施例中,飞行装置13可以由飞行机构推进。飞行机构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旋翼式机构、涵道式机构、固定翼式机构和悬浮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底盘装置11的上部与所述舱体12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舱体12的上部与所述飞行装置13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底盘装置11的上部和所述飞行装置13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底盘装置11和飞行装置13,相互能拆卸地连接,可以实现底盘装置11与飞行装置13的互相运输。当飞行装置1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可以就近迅速落地,并采用底盘装置11对故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与所述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舱体的上部与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和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底盘装置、至少一个舱体和至少一个飞行装置;所述舱体,具有运载人员和/或托运物的空腔;所述底盘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下方,并能承载所述舱体,采用在地面上行进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飞行装置,位于所述舱体的上方,并能抓取所述舱体,采用在天空中飞行的方式运送所述舱体;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与所述舱体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舱体的上部与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和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相互能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或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飞行装置上,用于调整飞行装置的高度;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舱体相对于行进表面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对接机构,所述舱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对接机构,所述舱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对接机构,所述飞行装置的下部设置有第四对接机构;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三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所述第一对接机构与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可拆卸地匹配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机构和所述第四对接机构均为锥孔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和所述第三对接机构均为销钉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对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对接结构设置在所述飞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罡徐彬项昌乐孙博樊伟刘子铭金健侠刘春桃
申请(专利权)人: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