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天佑专利>正文

双向翻转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液压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 阅读:6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耕耘机械,旨在解决这种悬挂、翻转犁上用的液压换向阀结构尺寸大,重量大以及所在犁上的方位问题。该犁架上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主要由拨叉、定位板、钢球、压缩弹簧、阀体、异形活塞杆、橡胶密封圈、注油杯、轴用弹性挡圈构成。阀体的长×宽×高为72×72×45(mm)、重量不足2kg,此阀体体积小、重量轻,仅为市售相应阀体体积的1/25、重量的1/13,易制造、换向可靠易行、安装位置好找、且油路畅通、动作灵敏,能提升犁的结构重量1100kg以上,能满足悬挂犁升降、翻转的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向翻转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液压换向阀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为一种双向翻转多铧犁上的液压换向阀。我国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在农业生产中,耕、耙、播、中耕、植保,收获等生产环节中,耕耘、犁地为第一环节,深耕为农业丰产的首要环节。近20余年来,我国由分田到户,单铧犁或多铧犁的浅耕已发展到当前的深耕、细作整好地,这是农业丰产的需要。目前,机耕中,有195型单缸拖拉机(手扶、小四轮)配套的轻型一铧犁或二铧犁,较普遍的是50型拖拉机配套的中、轻型二铧、三铧或四铧犁,或东方红-54拖拉机带的牵引犁进行耕地......。已有的轮式拖拉机带的悬挂式犁或翻转犁在耕地时的不足之处为:犁架为框形,犁体设置在框架上,耕地时只是调整犁地深浅,水平状态,工作幅宽是不能调正的,这样便导致:1.犁铧不能相对于拖拉机的前进方向进行偏置调节,致使犁地时犁不到边缘,犁不到地埂“墙”处;2.不能按拖拉机的技术状况,拖拉机的新旧成度,动力负荷大小来调节悬挂多铧犁或翻转多铧犁的工作幅宽。    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当前北京、天津、上海、洛阳等地农机生产厂家正在加紧研制开发生产90马力以上的大型轮式拖拉机,同时近年来100马力以上的大型轮式拖拉机从国外引进势头强增。但与之配套的农机具很少,尤其结构先进的多铧犁就更少。为此我专门研究并生产了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与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式多铧犁、悬挂式液压翻转独梁型双向多铧犁(2,3,4,5铧犁)。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在研制双向翻转多铧犁上是一个关键性部件,它在悬挂式翻转犁体上的应用是占有重要地位。对犁体翻转好坏,是否可靠易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目前我国液压元件市场上的换向阀,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大多是体积大、重量大、结构设计复杂、制造困难,要想犁体上应用,设置安装位置难选。例如,目前一些厂家用在犁体上的液压换向阀:长×宽×高为247×177×118(mm),重量在25kg左右,结构尺寸大,重量大,要想在悬挂式翻转犁上应用,在犁体上的设置位置就是很难选定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尺寸小、重量轻、易制造、安装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这种换向阀和油缸均设置在悬挂翻转犁的犁架上,可很方便的与悬挂式拖拉机相配套。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双向翻转多铧犁与拖拉机配套时的侧视结构简图,图2为双向翻转多铧犁与拖拉机配套时的局部放大侧视结构简图,图3为图2的局部主视结构简图,也就是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的设置位置图,图4为其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的主视结构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图4中的阀体的主视结构图,图7为图4中的阀体的俯视结构图,图8为图4中的阀体的A-A剖视结构图,图9为图4中的拨叉的主视结构图,图10为图4中的拨叉的C-C剖视结构图,图11为图4中的异形活塞杆的结构图,图12为图4中的异形活塞杆的B-B剖视图,图13为其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一工位情况),图14为其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二工位情况)。图示中的零、部件及其部位序号说明:1、拖拉机后部上拉杆,2、拖拉机后部悬挂下拉杆,3、多铧犁的悬挂架,4、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5、油缸,6、拨叉销轴,7、主轴上的凹槽滑块连接板,8、中央凸形连接滑块,9、犁体u形连接块,10、独梁,11、小前犁,12、犁体,13、园盘犁刀,14、限深轮,15、多铧犁中的单犁体组件结构,16、单犁体工作时的安全保护螺栓,17、多铧犁非工作时停放的斜支撑杆,18、犁的水平调节杆,19、主轴,20、与拖拉机相连的液压升降犁上的油管接头I,II(进、出油路),21、调节杆头部,22、限位块,23、犁上的下悬挂销轴,24、犁上的挂板,25、活塞杆,26、拨叉,27、螺栓,28、螺母,29、弹簧,30、定位板,31、钢球,32、压缩弹簧,33、阀体,34、异形活塞杆,35、橡胶密封圈,36、注油杯,37、轴用弹性挡圈,Vm、机组前进方向,5-1、油缸内的活塞,5-2、上耳环,5-3、下耳环,5-4、油管下接头,5-5、油管上接头,38、拖拉机-->驾驶员用的换向阀,39、换向阀操纵杆,A、B、C、D为阀体33上的四个油管接口。这种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由拨叉26、螺栓27、螺母28、弹簧29、定位板30、钢球31、压缩弹簧32、阀体33、异形活塞杆34、橡胶密封圈35、注油杯36、轴用弹性挡圈37构成。拨叉26位于箱体33内的异型活塞杆34的一端部上,阀体33形状为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端面为正方形的扁的立方体。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4、油缸5均设置在犁的悬挂架3上,油缸5的上耳环5-2与悬挂架3上端连接,下耳环5-3与主轴19上的犁的挂板24相连,这样油路工作时会带动整个多铧犁翻转。拨叉26与犁的拨叉销轴6相连。阀体33是如何与有关部件连接的(参看图13):1、二工位拨叉式换向阀共有四个油管接口:分别是A、C、B、D,A和B分别接在拖拉机尾部上的两个油管接头20上(不分左右或上下)I、II。C接头与油缸5上接头5-5连接,D接头与下接头5-4连接。整个油路形成闭合,接管工作已完成。2、拨叉26与阀体33上的异形活塞杆34的连接(见图13)。在拨叉26要用螺栓锁紧在活塞上端的方柱体上时,要特别注意拨叉26的中心线要与异形活塞杆34中央园柱切口处的断截面垂直,而拨叉26要处在阀体33的45°位置上。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是如何工作的(见图13)1、当拖拉机换向阀38往左(前)拉动时,油压通过接头I向阀体A接头注入高压油。这时异形活塞杆34上开口处和拨叉26均处于45°位置。A和临近的D油路相通,高压油随之进入油缸5下接头5-4内,高压油也就推动活塞5-1使活塞杆25上升。这时油缸5下耳环5-3带动主轴19上的挂板24使犁体进行顺时针翻转,犁体绕主轴19上升到45°点时与拨叉26相遇,销轴前端小径头拨动拨叉26继续转动。转动45°后拨叉26垂直于地面时,此时阀体33上的异形活塞杆33断截面处于水平位置,显然堵住了A与B两个油孔,这时整个油路瞬间不能工作(图13下图所示)。此时拨叉26完成了第一位工作程序。2、由于贯性作用紧接着活塞5-1在拨叉26的带动下继续下一个45°移动,此时A和C油路相通,高压油从C油路进入油缸5上接头5-5油孔内。油缸5活塞5-1上部受高压油的作用使活塞杆25又变为向下运动,行至到下一个45°时拨叉26又脱离销轴,此时阀体33上的异形活塞杆34和拨叉26处于下一次工作状态(见图14所示)。这时油缸5活塞杆25继续往下运动45°,二工位程序已经完成。下一轮翻转时油路的方向与头一轮相反。从图3中可看出:倾角45°线内为拨叉26的工作位置区间,双点划线内区间,-->为拨叉用销轴6的运行轨迹线。所研制的双向翻转多铧犁,即其4铧犁样机,主要参数为:外形尺寸:长×宽×高(mm),4100×1600×1520,结构总重量:1040kg,单犁体耕幅:350mm,翻转四铧犁的耕幅:1400mm,耕深:250-320mm,配套动力:80-90马力,液压升降、翻转机构中的二工位拨叉式液压换向阀所能完成的升降、翻转能力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翻转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该换向阀[4]主要由拨叉[26]、螺栓[27]、螺母[28]、弹簧[29]、定位板[30]、钢球[31]、压缩弹簧[32]、阀体[33]、异型活塞杆[34]、橡胶密封圈[35]、注油杯[36]、轴用弹性挡圈[37]构成,拨叉[26]位于箱体[33]内的异型活塞杆[34]的一端部上,阀体[33]形状为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端面为正方形的扁的立方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向翻转多铧犁上的二工位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该换向阀[4]主要由拨叉[26]、螺栓[27]、螺母[28]、弹簧[29]、定位板[30]、钢球[31]、压缩弹簧[32]、阀体[33]、异型活塞杆[34]、橡胶密封圈[35]、注油杯[36]、轴用弹性挡圈[37]构成,拨叉[26]位于箱体[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佑
申请(专利权)人:孙天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