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叶轮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944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架设多个叶片(3、3…)构成的离心风机叶轮的制造方法中,将由所述主板(1)与叶片(3、3…)构成的叶轮半成品(A)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且所述前盖板(2)另外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然后,将与前盖板(2)一体形成的卡合爪(5)与形成于各叶片(3)的卡合部(6)卡合,就可将叶轮半成品(A)与前盖板(2)结合。其结果,不必使用传统的熔敷那样的手段、可将廉价的聚丙烯作为材料进行采用、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提高再生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比如,作为离心风机叶轮的一例子的透平风机叶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 通过在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架设多个叶片3、3…而构成。该各叶片3形成为朝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后退翼的形状。而符号4是枢接电机旋转轴的轮毂。在利用合成树脂制造上述结构的透平风机叶轮的场合,因透平风机叶轮为三维形状,脱模困难,故难以一体成形。因此,作为传统的制造方法,有一种将主板1与叶片3、3…一体成形,将叶片3,3…的前端部熔敷在合成树脂制的前盖板2的内面的方法。另外,作为其他制造方法,有一种将主板1与叶片3、3…的一半一体成形,同时将叶片3、3…的一半与前盖板2一体成形后,将叶片3、3…的各一半进行熔敷的方法。但是,在上述方法的场合,需要对精密度要求高的熔敷工序,故存在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存在着无法将不适合熔敷、廉价、再生性好的聚丙稀(即,PP)作为材料进行使用的问题。另外,存在历年变化使运行中的离心力导致熔敷部分剥离的担忧。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不使用熔敷这样的手段,通过卡合手段组装叶轮,制造廉价且再生性好的风机叶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第1专利技术,首先,以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配置多个叶片3、3…构成的离心风机叶轮为对象。将所述主板1与叶片3、3…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构成的半成品与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所述前盖板2是用不同构件形成的。而且,卡合爪与所述前盖板2或所述各叶片3一体形成,另一方面,在所述各叶片3或所述前盖板2上形成所述卡合爪卡合的卡合部。将所述卡合爪与卡合部卡合,就可使所述叶轮半成品A与前盖板2结合。另外,第2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1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爪与所述卡合部构成为,其卡合方向为离心力作用于所述各叶片3时卡合力增大的方向。另外,第3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2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爪是一体地突设在所述前盖板2的内面的朝内的爪片5,所述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各叶片3的外面侧的卡合凹部6。另外,第4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2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爪是一体地突设在所述各叶片3的前端部上的朝外的爪片9,所述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前盖板2上的卡合孔10。另外,第5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1专利技术中,加强肋8与所述主板1的外周部1a背面一体形成。另外,第6专利技术,首先,以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配置多个叶片3、3…构成的离心风机叶轮为对象。将由所述主板1与叶片3、3…构成的叶轮半成品A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并且所述前盖板2用合成树脂另外一体成形。然后,将与所述前盖板2或所述各叶片3一体形成的卡合爪与形成于所述各叶片3或所述前盖板2的卡合部进行卡合,使叶轮半成品A与前盖板2结合。另外,第7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6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爪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方向设定成在离心力作用于所述各叶片3时卡合力增大的方向。另外,第8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7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爪是一体地突设在所述前盖板2的内面上的朝内的爪片5,另一方面所述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各叶片3的外面侧的卡合凹部6。另外,第9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7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爪是一体地突设在所述各叶片3的前端部上的朝外的爪片9,另一方面,所述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前盖板2上的卡合孔10。另外,第10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第6专利技术中,所述叶轮半成品A成形时,加强肋8与所述主板1的外周部1a背面一体形成。即,第1专利技术及第6专利技术中,由主板1与叶片3、3…构成的叶轮半成品A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后,通过将与前盖板2或所述各叶片3一体形成的卡合爪与形成于所述各叶片3或所述前盖板2的卡合部卡合,就可组装风机叶轮。因此,不必使用传统的熔敷那样的手段,可将廉价的聚丙烯作为材料进行采用,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提高再生性。另外,第2专利技术及第7专利技术中,即使运行中离心力作用,卡合爪与卡合部的卡合不会脱落。其结果,可大幅提高耐久性,且运行中卡合部分不会发生振动声。另外,第3专利技术及第8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爪片5与卡合凹部6进行卡合这样简单的手段就可使叶片3与前盖板2牢固地结合。另外,第4专利技术及第9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爪片9与卡合孔10进行卡合这样简单的手段就可使叶片3与前盖板2牢固地结合。另外,第5专利技术及第10专利技术中,叶轮半成品A中的主板外周部1a刚一体成形后,呈与成形模相同形状(即,水平形状)。然后冷却后,朝形成加强肋8的一侧(即,背面侧)稍许翘曲。换言之,叶片3朝与离心力引起的变形相同的方向变形。这样,若在叶轮半成品A的刚一体成形后进行与前盖板2的组装,可使组装作业容易。而且,组装后卡合力增大,不仅组装作业性提高,而且运行中卡合不会脱落。第1专利技术及第6专利技术,在制造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架设多个叶片3、3…构成的离心风机叶轮时,将由所述主板1与叶片3、3…构成的叶轮半成品A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且所述前盖板2另外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将与所述前盖板2或所述各叶片3一体形成的卡合爪与形成于所述各叶片3或所述前盖板2的卡合部卡合,就可将所述叶轮半成品A与前盖板2结合。因此,该专利技术具有,不必使用传统的熔敷那样的手段、可将廉价的聚丙烯作为材料进行采用、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及提高再生性的效果。另外,第2专利技术及第7专利技术,将所述卡合爪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方向设定为,离心力作用于所述叶片3、3…时卡合力增大的方向。因此,本专利技术,即使运行中离心力作用,卡合爪与卡合部的卡合不会脱落。其结果,可大幅提高耐久性,且运行中卡合部分不会发生振动声。另外,第3专利技术及第8专利技术,所述卡合爪是与所述前盖板2的内面一体地突设的朝内的爪片5,另一方面,所述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各叶片3的外面侧的卡合凹部6。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爪片5与卡合凹部6进行卡合这样简单的手段就可使叶片3与前盖板2牢固地结合。另外,第4专利技术及第9专利技术,所述卡合爪是与所述各叶片3的前端部一体地突设的朝外的爪片9,另一方面,所述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前盖板2上的卡合孔10。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爪片9与卡合孔10进行卡合这样简单的手段就可使叶片3与前盖板2牢固地结合。另外,第5专利技术及第10专利技术,所述叶轮半成品A成形时,将加强肋8与所述主板1的外周部1a背面一体形成。因此,该专利技术,叶轮半成品A中的主板外周部1a刚一体成形后,呈与成形模相同形状(即,水平形状),但冷却后,朝形成加强肋8的一侧(即,背面侧)稍许翘曲。换言之,叶片3朝与离心力引起的变形相同的方向变形。因此,若在叶轮半成品A的刚一体成形后进行与前盖板2的组装,可使组装作业容易。而且,组装后卡合力增大,不仅组装作业性提高,而且运行中卡合不会脱落。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一般离心风机叶轮的一例子、即透平风机叶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离心风机叶轮的半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离心风机叶轮的叶轮半成品刚刚成形后和冷却后状态的半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离心风机叶轮的主板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2的离心风机叶轮的半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几个较佳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形态中制造的离心风机叶轮(即,透平风机叶轮),是与在传统技术部分所作的说明(即,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该透平风机叶轮,通过在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架设多个叶片3、3…而构成。该各叶片3形成为朝旋转方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在主板(1)的外周部(1a)与前盖板(2)之间配置有多个叶片(3、3…),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主板(1)与叶片(3、3…)用合成树脂予以一体成形的半成品(A)与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所述前盖板(2)由不同构件形成, 卡合爪一体形成在所述前盖板(2)或所述各叶片(3)上,另一方面,在所述各叶片(3)或所述前盖板(2)上形成有与所述卡合爪卡合的卡合部,将所述卡合爪与卡合部卡合,而将所述叶轮半成品(A)与前盖板(2)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柳恒久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