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53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包括喷淋塔装置、干燥塔装置、炭吸附装置和风机;喷淋塔装置包括开设有喷淋塔出气口的喷淋塔,在喷淋塔的下部设有喷淋塔进气管;在喷淋塔的下部固接有与其内腔相连通循环槽,在循环槽内插设有液体滤网;在喷淋塔的内腔固接有至少三组填料底座,在填料底座上设有填料层;还包括喷淋组件;炭吸附装置包括开设有吸附箱进气口和吸附箱出气口的吸附箱,在吸附箱内设有气体滤板和活性炭容置框,活性炭容置框内设有活性炭,在活性炭容置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槽口;在吸附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扣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且安装维修方便。

An Organic Waste Gas Purifier Combining Dry and Wet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及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废气的成分也逐渐由单纯的有机污染物或无机污染物向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混合的趋势发展,这给废气处理技术带来了考验。传统的废气处理技术中主要有湿法治理和干法治理两种方式,其中,湿法治理技术的特点是以吸收液与废气接触混合,废气中含有的无机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干法治理技术的特点是以固体吸收剂为过滤介质将废气过滤,在过滤过程中废气所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剂吸附,使废气得到净化。现有的混合工业废气进行治理一般是由两套设备完成,即一套湿法处理设备(喷淋塔),一套干法处理设备,此种情况往往设备繁多,占用空间较大,安装维修和管理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且安装维修方便的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包括喷淋塔装置、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喷淋塔装置和干燥塔装置通过气体管路相连通,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通过气体管路相连通;还包括与炭吸附装置相连通的风机;喷淋塔装置包括顶部开设有喷淋塔出气口的喷淋塔,在喷淋塔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喷淋塔进气管;在喷淋塔的下部的外周壁上固接有循环槽,循环槽通过开设在喷淋塔的外周壁上的槽口与喷淋塔的内腔相连通,在循环槽内插设有纵向设置的可对流入循环槽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液体滤网;在喷淋塔的内腔固接有至少三组横向设置的填料底座,填料底座上均开设有可供气体通过的通孔,在填料底座上设有填料层;还包括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喷淋组件;炭吸附装置包括首尾两端分别开设有吸附箱进气口和吸附箱出气口的吸附箱,在吸附箱内、邻近吸附箱进气口处设有可对废气进行过滤的气体滤板;在吸附箱内、气体滤板和吸附箱出气口之间设有多组纵向并列设置的活性炭容置框,活性炭容置框内设置有活性炭;在活性炭容置框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通孔,在活性炭容置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槽口;在吸附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活性炭容置框的槽口位置对应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扣盖。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本技术将原有的独立设置的湿法处理方法用到的喷淋塔和干法处理方法用到的吸附装置结合在一起,并在二者之间设置干燥塔装置;喷淋塔对废气中的无机成分进行处理,干燥塔装置对流经喷淋塔废气干燥后使其流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对废气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处理,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且安装维修方便;喷淋塔中设有多层填料层和布液器,增大了废气与喷淋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废气中无机物的净化效果;吸附箱上设有与活性炭容置框的槽口位置对应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方便造作人员即使更换活性炭。优选地:喷淋组件包括在循环槽外设置的喷淋泵,喷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槽的内腔相连通,喷淋泵的出液口连接有进液管,在进液管上连通有至少两组喷淋总管且喷淋总管通过由令接头与喷淋塔相连接;在喷淋塔内设有设有由多组由喷淋支管相连通构成的布液器,在喷淋支管上连通有多组喷头;布液器设有至少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组填料底座之间,布液器通过由令接头与喷淋总管一一对应连通;在喷淋总管上设有第一球阀。优选地:在喷淋塔的内腔上部、顶层的填料层的上方设有除雾器。优选地:干燥塔装置包括干燥塔,在干燥塔的顶部开设有干燥塔进气口且干燥塔进气口通过气体管路与喷淋塔出气口相连通,在干燥塔的下部连通有干燥塔出气管且干燥塔出气管通过气体管路与吸附箱进气口相连通;在干燥塔的内腔固接有多组横向设置的旋流板;在干燥塔外壁的底部设有放水口。优选地:在喷淋塔外设有储液箱和补液泵,补液泵的进液口与储液箱相连通、出液口连通有补液管,补液管的出口与循环槽相连通。优选地:在循环槽内设有补液浮球。优选地:在喷淋塔上设有多组观测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液箱;2、补液泵;3、喷淋泵;4、循环槽;5、补液管;6、补液浮球;7、液体滤网;8、喷淋塔;8-1、喷淋塔进气管;8-2、观测窗;8-3、喷淋塔出气口;9、进液管;10、喷淋总管;11、第一球阀;12、喷淋支管;13、喷头;14、填料底座;15、填料层;16、除雾器;17、气体管路;18、干燥塔;18-1、放水口;18-2、干燥塔出气管;18-3、干燥塔进气口;19、旋流板;20、第二球阀;21、吸附箱;21-1、吸附箱进气口;21-2、吸附箱出气口;21-3、进料口;21-4、出料口;22、气体滤板;23、活性炭容置框;24、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包括喷淋塔装置、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喷淋塔装置和干燥塔装置通过气体管路17相连通,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通过气体管路17相连通;还包括与炭吸附装置相连通的风机24。喷淋塔装置包括顶部开设有喷淋塔出气口8-3的喷淋塔8,在喷淋塔8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喷淋塔进气管8-1;在喷淋塔8的下部的外周壁上固接有循环槽4,循环槽4通过开设在喷淋塔8的外周壁上的槽口与喷淋塔8的内腔相连通,在循环槽4内插设有纵向设置的可对流入循环槽4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液体滤网7,在循环槽4内还设有补液浮球6。在喷淋塔8的内腔固接有至少三组横向设置的填料底座14,填料底座14上均开设有可供气体通过的通孔,在填料底座14上设有填料层15;在喷淋塔8的内腔上部、顶层的填料层15的上方设有除雾器16。在喷淋塔8外设有储液箱1和补液泵2,补液泵2的进液口与储液箱1相连通、出液口连通有补液管5,补液管5的出口与循环槽4相连通。喷淋塔装置还包括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在循环槽4外设置的喷淋泵3,喷淋泵3的进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槽4的内腔相连通,喷淋泵3的出液口连接有进液管9,在进液管9上连通有至少两组喷淋总管10且喷淋总管10通过由令接头与喷淋塔8相连接;在喷淋塔8内设有设有由多组由喷淋支管12相连通构成的布液器,在喷淋支管12上连通有多组喷头13;布液器设有至少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组填料底座14之间,布液器通过由令接头与喷淋总管10一一对应连通;在喷淋总管10上设有第一球阀11。炭吸附装置包括首尾两端分别开设有吸附箱进气口21-1和吸附箱出气口21-2的吸附箱21,在吸附箱21内、邻近吸附箱进气口21-1处设有可对废气进行过滤的气体滤板22;在吸附箱21内、气体滤板22和吸附箱出气口21-2之间设有多组纵向并列设置的活性炭容置框23,活性炭容置框23内设置有活性炭;在活性炭容置框2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通孔。在活性炭容置框2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槽口,在吸附箱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活性炭容置框23的槽口位置对应的进料口21-3和出料口21-4,在进料口21-3和出料口21-4上均设有扣盖。在活性炭容置框23内设有向底部开设的槽口延伸的导流板,当打开出料口21-4上的扣盖后,活性炭会在导流板的作用下流向出料口21-4。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淋塔装置、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喷淋塔装置和干燥塔装置通过气体管路(17)相连通,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通过气体管路(17)相连通;还包括与炭吸附装置相连通的风机(24);喷淋塔装置包括顶部开设有喷淋塔出气口(8‑3)的喷淋塔(8),在喷淋塔(8)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喷淋塔进气管(8‑1);在喷淋塔(8)的下部的外周壁上固接有循环槽(4),循环槽(4)通过开设在喷淋塔(8)的外周壁上的槽口与喷淋塔(8)的内腔相连通,在循环槽(4)内插设有纵向设置的可对流入循环槽(4)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液体滤网(7);在喷淋塔(8)的内腔固接有至少三组横向设置的填料底座(14),填料底座(14)上均开设有可供气体通过的通孔,在填料底座(14)上设有填料层(15);还包括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喷淋组件;炭吸附装置包括首尾两端分别开设有吸附箱进气口(21‑1)和吸附箱出气口(21‑2)的吸附箱(21),在吸附箱(21)内、邻近吸附箱进气口(21‑1)处设有可对废气进行过滤的气体滤板(22);在吸附箱(21)内、气体滤板(22)和吸附箱出气口(21‑2)之间设有多组纵向并列设置的活性炭容置框(23),活性炭容置框(23)内设置有活性炭;在活性炭容置框(2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通孔,在活性炭容置框(2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槽口;在吸附箱(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活性炭容置框(23)的槽口位置对应的进料口(21‑3)和出料口(21‑4),在进料口(21‑3)和出料口(21‑4)上均设有扣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淋塔装置、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喷淋塔装置和干燥塔装置通过气体管路(17)相连通,干燥塔装置和炭吸附装置通过气体管路(17)相连通;还包括与炭吸附装置相连通的风机(24);喷淋塔装置包括顶部开设有喷淋塔出气口(8-3)的喷淋塔(8),在喷淋塔(8)的下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喷淋塔进气管(8-1);在喷淋塔(8)的下部的外周壁上固接有循环槽(4),循环槽(4)通过开设在喷淋塔(8)的外周壁上的槽口与喷淋塔(8)的内腔相连通,在循环槽(4)内插设有纵向设置的可对流入循环槽(4)内的液体进行过滤的液体滤网(7);在喷淋塔(8)的内腔固接有至少三组横向设置的填料底座(14),填料底座(14)上均开设有可供气体通过的通孔,在填料底座(14)上设有填料层(15);还包括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喷淋组件;炭吸附装置包括首尾两端分别开设有吸附箱进气口(21-1)和吸附箱出气口(21-2)的吸附箱(21),在吸附箱(21)内、邻近吸附箱进气口(21-1)处设有可对废气进行过滤的气体滤板(22);在吸附箱(21)内、气体滤板(22)和吸附箱出气口(21-2)之间设有多组纵向并列设置的活性炭容置框(23),活性炭容置框(23)内设置有活性炭;在活性炭容置框(2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通孔,在活性炭容置框(2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槽口;在吸附箱(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活性炭容置框(23)的槽口位置对应的进料口(21-3)和出料口(21-4),在进料口(21-3)和出料口(21-4)上均设有扣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法结合的有机废气净化器,其特征是:喷淋组件包括在循环槽(4)外设置的喷淋泵(3),喷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日康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