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48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前方的横梁,横梁侧壁滑动安装有网状护栏,网状护栏与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网状护栏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栏,辅助栏设置有滑块,横梁底面设置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网状护栏朝向横梁移动时滑块可脱离滑槽,网状护栏底部设置有固定套,辅助栏与地面垂直时固定套可将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固定。本结构设置活动的辅助栏与可将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固定的固定套,在汽车与,且在与行人碰撞后辅助栏可快速落下,将汽车底盘与底面之间的位置挡住,避免行人在碰撞后进入到底盘下方,因为惯性汽车会继续前行,此设置可避免行人受到碾压等二次伤害。

A mesh automobile bumpe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险杠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汽车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产生缓冲的装置。目前的汽车前部都是自带保险杠,在汽车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撞效果。SUV汽车经常安装网状保险杠已到达更好的保护效果,但是目前SUV汽车上安装的网状保险杠结构简单,一般网状保险杠的底部都是与汽车底盘固定连接,在汽车受到碰撞时与被碰撞的物体硬性接触,缓冲效果较差,同时由于SUV汽车底盘较高,若是行人受到碰撞后会进入到汽车底盘下方,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安装后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驾驶员与行人的安全系数,适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前方的横梁,所述横梁侧壁滑动安装有网状护栏,所述网状护栏与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网状护栏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栏,所述辅助栏设置有滑块,所述横梁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网状护栏朝向横梁移动时滑块可脱离滑槽,所述网状护栏底部设置有固定套,所述辅助栏与地面垂直时固定套可将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固定。汽车在安装上述保险杠增强结构后,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在与行人碰撞后辅助栏可快速落下,将汽车底盘与底面之间的位置挡住,避免行人在碰撞后进入到底盘下方,因为惯性汽车会继续前行,此设置可避免行人受到碾压等二次伤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侧壁设置有滑套,所述网状护栏底部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滑套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滑套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竖栏相接触,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横梁侧壁相接触。平常状态下,第一弹簧呈松开状态。通过上述设置,网状护栏在与行人碰撞后可起到一定的换用作用,对驾驶员及行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套在横梁侧壁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柱与滑套配合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柱侧壁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滑套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槽滑动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柱的为圆柱形,所述限位槽为条形,所述限位槽沿滑套本体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滑柱平常状态下不会与滑套脱离,保证本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的正常使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滑槽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底面,所述辅助栏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滑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侧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为凸形,所述滑块与滑槽形状相配合。通过上述设置,在平常状态下,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垂直设置,网状护栏位于汽车前方,辅助栏位于底盘下方,滑块位于滑槽内,此状态下汽车可正常行驶。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时,网状护栏朝向汽车移动,移动过程中滑块脱离滑槽,受重力影响,辅助栏转动下落,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同轴设置时,滑套受重力作用滑落至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铰接的位置,此时通过第二横栏阻挡停止滑落,可将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固定,此状态下汽车将行人撞倒后辅助栏可将行人挡住,防止行人进入到底盘低下受到二次伤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网状护栏包括第一横栏与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栏,所述第一横栏与第一竖栏垂直设置,所述辅助栏包括第二横栏与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栏,所述第一竖栏的端部与第二竖栏的端部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同轴时,所述固定套位于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垂直设置时,所述固定套位于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铰接的位置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栏的宽度大于两个汽车前轮胎之间的距离,辅助栏落下,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同轴时,辅助栏最下方与地面留有5-10厘米的距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竖栏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滑套与滑柱之间。通过上述设置,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同轴时,受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固定套可快速滑至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铰接的位置,实现第一竖栏与第二竖栏的快速固定。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设置活动的辅助栏与可将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固定的固定套,在汽车与,且在与行人碰撞后辅助栏可快速落下,将汽车底盘与底面之间的位置挡住,避免行人在碰撞后进入到底盘下方,因为惯性汽车会继续前行,此设置可避免行人受到碾压等二次伤害。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整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整体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附图8所示,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7底盘9前方的横梁3,所述横梁3侧壁滑动安装有网状护栏1,所述网状护栏1与横梁3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网状护栏1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栏2,所述辅助栏2设置有滑块24,所述横梁3底面设置有滑槽33,所述滑块24与滑槽33滑动配合,所述网状护栏1朝向横梁3移动时滑块24可脱离滑槽33,所述网状护栏1底部设置有固定套6,所述辅助栏2与地面垂直时固定套6可将辅助栏2与网状护栏1固定。所述横梁3侧壁设置有滑套31,所述网状护栏1底部焊接滑柱12,所述滑柱12与滑套3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4安装在滑套31上。所述滑套31在横梁3侧壁两端焊接有两个,所述滑柱12与滑套31配合设置。所述滑柱12侧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柱121,所述滑套31设置有限位槽311,所述限位柱121与限位槽311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柱121的为圆柱形,所述限位槽311为条形,所述限位槽311沿滑套31本体设置。所述横梁3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32,所述滑槽33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2底面,所述辅助栏2焊接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滑块24焊接在第二固定块23侧壁。所述滑槽33为凸形,所述滑块24与滑槽33形状相配合。所述网状护栏1包括第一横栏13与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竖栏11,所述第一横栏13与第一竖栏11垂直设置,所述辅助栏2包括第二横栏22与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栏11,所述第一竖栏11的端部与第二竖栏11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竖栏11与第二竖栏11同轴时,所述固定套6位于第一竖栏11与第二竖栏11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一竖栏11与第二竖栏11垂直设置时,所述固定套6位于第一竖栏11与第二竖栏11铰接的位置的上方。实施例2:如附图7所示,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前方的横梁3,所述横梁3侧壁滑动安装有网状护栏1,所述网状护栏1与横梁3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网状护栏1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栏2,所述辅助栏2设置有滑块24,所述横梁3底面设置有滑槽33,所述滑块24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前方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侧壁滑动安装有网状护栏,所述网状护栏与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网状护栏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栏,所述辅助栏设置有滑块,所述横梁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网状护栏朝向横梁移动时滑块可脱离滑槽,所述网状护栏底部设置有固定套,所述辅助栏与地面垂直时固定套可将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前方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侧壁滑动安装有网状护栏,所述网状护栏与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网状护栏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栏,所述辅助栏设置有滑块,所述横梁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网状护栏朝向横梁移动时滑块可脱离滑槽,所述网状护栏底部设置有固定套,所述辅助栏与地面垂直时固定套可将辅助栏与网状护栏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侧壁设置有滑套,所述网状护栏底部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滑套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滑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在横梁侧壁两端设置有两个,所述滑柱与滑套配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侧壁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滑套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槽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状汽车保险杠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为圆柱形,所述限位槽为条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