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491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38
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外支撑筒套设在内活动筒的外侧;Z轴丝杠通过丝杠安装座竖直安装在外支撑筒的内壁上;Z轴丝母固定设置在内活动筒的内壁上;Z轴丝母套设在Z轴丝杠上且螺纹连接;Z轴丝杠的一端通过Z轴联轴器连接在Z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Z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与C轴旋转机构通过螺钉连接,工作时用C轴旋转机构作为支撑,以C轴旋转机构作为基础,升降机构内活动筒可实现相对于外支撑筒进行升降运动,由于采用伸缩式升降结构,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减小了设备自身的整体高度,升降机构采用螺旋升降器对内活动筒进行升降,结构形式简单,设备保养、维护与维修方便。

Lifting mechanism for flexible intelligent installation system of land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升降机构领域,特别是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飞机起落架柔性安装系统是飞机保障设备的必备装备。飞机地面保障设备在部队保障飞行安全,完成训练作战任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实现飞机地面的检修、维护、拆装等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目前飞机起落架的安装、拆卸使用的起落架柔性安装系统设备笨重、体积较大、移动不灵活,操作复杂,难以掌控,设备工作时需使用外接电源与气源,使用场地受限,普遍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安装、拆卸所需工作时间长,需要多名机务人员配合使用,给维修保障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不适应部队未来作战与民航维护设备发展的需要。随着航空事业的进步发展,对飞机保障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需要研发更适合现代武器装备与民航维护设备发展的飞机保障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轻便,体积小、动作灵活的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有效的保证了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工作的准确性,简化了升降机构的结构,减小了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的体积与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包括外支撑筒、内活动筒、Z轴丝杠和Z轴丝母。外支撑筒套设在内活动筒的外侧。内活动筒和外支撑筒为矩形管。Z轴丝杠通过丝杠安装座沿Z轴方向竖直安装在外支撑筒的内壁上,丝杠可以在丝杠安装座内转动。Z轴丝母固定设置在内活动筒的内壁上。Z轴丝母套设在Z轴丝杠上且螺纹连接。Z轴丝杠的一端通过Z轴联轴器连接在Z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Z轴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外支撑筒固定不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Z轴丝母随着Z轴丝杠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固定在Z轴丝母上的内活动筒在外支撑筒内上下移动。在外支撑筒的外侧安装有外滚轮,外滚轮上的支架固定在外支撑筒的外壁上,外滚轮的滚轮和内活动筒的外壁接触。在内活动筒的内侧设有内滚轮,内滚轮位于外滚轮的对面一侧。内滚轮的支架固定在内活动筒的内壁上,内滚轮的滚轮和外支撑筒的内壁接触。内滚轮、外滚轮减少内活动筒与外支撑筒在进行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升降系统采用的伸缩式结构,外形尺寸紧凑,减少了设备的储存占用空间,也避免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设备、物品或者建筑产生干涉,使本产品具有更好的通过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与C轴旋转机构通过螺钉连接,工作时用C轴旋转机构作为支撑,以C轴旋转机构作为基础,升降机构内活动筒可实现相对于外支撑筒进行升降运动,由于采用伸缩式升降结构,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减小了设备自身的整体高度,升降机构采用螺旋升降器对内活动筒进行升降,结构形式简单,设备保养、维护与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示意图。图2为行走车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内部布局的示意图。图4为工作轮组的示意图。图5为机械手臂的示意图。图6为本装置六个自由度的示意图。图中X、Y、Z三轴相互垂直。图7为Z轴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XY平面移动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XY平面移动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C轴旋转机构的示意图。图11为智能控制系统构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飞机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包括机械手臂1-1、Z轴升降机构1-2、C轴旋转机构1-3、XY向平移机构1-4和行走车1-5。机械手臂1-1,包括轴承座12-6、电动推杆12-8、卡爪座12-12、支臂12-7和B轴伺服电机12-1。轴承座12-6内安装有轴承12-4,轴承12-4的外圈和轴承座12-6的内壁固定连接,支臂12-7插入轴承12-4的内圈且固定连接。在支臂12-7上通过螺钉固定套设有B轴齿轮12-3。B轴齿轮12-3在设定角度范围上设有多个齿牙,使支臂12-7在设定角度内转动。B轴伺服电机12-1的壳体固定在轴承座12-6上,B轴伺服电机12-1的动力输出轴上的齿轮和B轴齿轮12-3啮合连接。在轴承座12-6的外壁上端固设有带有光源和夜视功能的摄像头12-5。电动推杆12-8的外壳固设在支臂12-7上。在支臂12-7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卡爪座12-12,卡爪座12-12可以围绕销轴上下转动。在卡爪座12-12的上端面上固定设有受推片12-11。受推片12-11的上端和电动推杆12-8上的推杆12-9铰接。受推片12-11和卡爪座12-12固定在一起同时动作,电动推杆12-8伸缩推杆12-9带动受推片12-11和卡爪座12-12围绕A轴做俯仰的动作。在卡爪座12-12内装设有左卡爪12-14和右卡爪12-15。左卡爪12-14和右卡爪12-15的一侧为爪子形状,另一侧为齿轮形状。左卡爪12-14和右卡爪12-15的齿轮侧分别和卡爪座12-12的上、下端面铰接,左、右卡爪可以转动完成开合动作。左卡爪12-14上的齿轮和右卡爪12-15上的齿轮啮合。在卡爪座12-12的外壁上固设有卡爪伺服电机12-16。卡爪伺服电机12-16的动力输出轴插入卡爪座12-12内,卡爪伺服电机12-16动力输出轴上的齿轮和右卡爪12-15上的齿轮啮合。卡爪伺服电机12-16转动,带动左卡爪12-14和右卡爪12-15同时转动,使爪子侧开合,抓取或松开被抓物。在卡爪座12-12上端固设有两个手动卷扬机12-10,用于固定起落架。Z轴升降机构1-2,包括外支撑筒11-1、内活动筒11-3、Z轴丝杠11-6和Z轴丝母11-4。外支撑筒11-1套设在内活动筒11-3的外侧。内活动筒11-3和外支撑筒11-1为矩形管。Z轴丝杠11-6通过丝杠安装座沿Z轴方向竖直安装在外支撑筒11-1的内壁上,丝杠可以在丝杠安装座内转动。Z轴丝母11-4固定设置在内活动筒11-3的内壁上。Z轴丝母11-4套设在Z轴丝杠11-6上且螺纹连接。Z轴丝杠11-6的一端通过Z轴联轴器11-10连接在Z轴减速器11-9的动力输出轴上,Z轴减速器11-9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11-8的动力输出轴上。外支撑筒11-1固定不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Z轴丝母11-4随着Z轴丝杠11-6的转动而上下移动,固定在Z轴丝母11-4上的内活动筒11-3在外支撑筒11-1内上下移动。在外支撑筒11-1的外侧安装有外滚轮11-2,外滚轮11-2上的支架固定在外支撑筒11-1的外壁上,外滚轮11-2的滚轮和内活动筒11-3的外壁接触。在内活动筒11-3的内侧设有内滚轮11-5,内滚轮11-5位于外滚轮11-2的对面一侧。内滚轮11-5的支架固定在内活动筒11-3的内壁上,内滚轮11-5的滚轮和外支撑筒11-1的内壁接触。内活动筒11-3的上端面和轴承座12-6的外壁固定连接。C轴旋转机构1-3,包括C轴伺服电机10-5、小齿轮10-4、C轴轴承和连接罩10-1。C轴轴承由C轴外圈10-2和C轴内圈10-3装配构成,C轴外圈10-2的弧形外壁在设定角度范围为齿轮形状。连接罩10-1固设在C轴内圈10-3的上端面上。C轴伺服电机10-5的壳体固设在连接罩10-1上,C轴伺服电机10-5的动力输出轴插入小齿轮10-4的中心孔固定连接。小齿轮10-4设置在C轴外圈10-2的外侧并且和C轴外圈10-2啮合连接。连接罩10-1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和外支撑筒1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包括外支撑筒(11‑1)、内活动筒(11‑3)、Z轴丝杠(11‑6)和Z轴丝母(11‑4),其特征在于:外支撑筒(11‑1)套设在内活动筒(11‑3)的外侧;Z轴丝杠(11‑6)通过丝杠安装座竖直安装在外支撑筒(11‑1)的内壁上;Z轴丝母(11‑4)固定设置在内活动筒(11‑3)的内壁上;Z轴丝母(11‑4)套设在Z轴丝杠(11‑6)上且螺纹连接;Z轴丝杠(11‑6)的一端通过Z轴联轴器(11‑10)连接在Z轴减速器(11‑9)的动力输出轴上,Z轴减速器(11‑9)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11‑8)的动力输出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统用升降机构,包括外支撑筒(11-1)、内活动筒(11-3)、Z轴丝杠(11-6)和Z轴丝母(11-4),其特征在于:外支撑筒(11-1)套设在内活动筒(11-3)的外侧;Z轴丝杠(11-6)通过丝杠安装座竖直安装在外支撑筒(11-1)的内壁上;Z轴丝母(11-4)固定设置在内活动筒(11-3)的内壁上;Z轴丝母(11-4)套设在Z轴丝杠(11-6)上且螺纹连接;Z轴丝杠(11-6)的一端通过Z轴联轴器(11-10)连接在Z轴减速器(11-9)的动力输出轴上,Z轴减速器(11-9)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在Z轴伺服电机(11-8)的动力输出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柔性智能安装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忠杨青山吴殿宝潘高峰张景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