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包括:移动支座、升降装置、旋转机构,移动支座包括基座、与基座连接的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方的X型支架;与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分别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一侧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二气缸一侧的第二电机;与所述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升降平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下方的旋转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的旋转头;与旋转头齿轮连接的旋转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方的操作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操作台可以旋转作业,且设有助力支架,生产过程不会损坏救援直升机。

A Kind of Helicopter for Rescue Helicopt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
本技术属于升降机,尤其是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
技术介绍
现代直升机的最早概念是来自于画家兼工程师的莱昂纳多•达芬奇,他在公元16世纪描绘了一台以螺旋桨驱动的飞行器。不过一直等到公元1939年时,第一架实用型的直升机才被设计出来。早期的武装直升机就是用通用直升机搭载武器如机枪、火箭等武器装备改装的,随着技术进步和对武装直升机要求的提高,现代的武装直升机已经是专门研制设计的一个专用直升机机种。而随着直升机的发展,其中救援直升机尤为重要,在求援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救援直升机的增加,对于救援直升机的生产设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的要求也在增高。然而现有的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操作台为固定状态,无法进行旋转作业,且没有设置助力架,生产救援直升机时容易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包括:移动支座,包括基座、与基座连接的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方的X型支架;与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分别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一侧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二气缸一侧的第二电机;与所述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可带动X型支架进行上升与下降;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下方的旋转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的旋转头;与旋转头齿轮连接的旋转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方的操作台;所述旋转装置可带动旋转台进行旋转;助力架,包括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固定框架;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的担架。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担架下方设有集线箱,且与基座固定连接,该集线箱为矩形金属制成,采用集线箱设计用以整理电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与旋转头对应部位设有圆形孔,升降平台与旋转头对应部位的圆形孔用以串接旋转头,从而达到旋转效果。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移动装置与基座连接部位设有移动固定块,用固定块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更为稳定,轮子的使用,使得移动起来更加方便。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表层设有防滑块,加入防滑块,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滑移现象。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为金属制成的圆形操作台,采用圆形操作台,使得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因角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操作台可以旋转作业,且设有助力支架,生产过程不会损坏救援直升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仰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正面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移动装置1、移动固定块2、操作台3、防滑块4、集线箱5、担架6、固定框架7、X型支架8、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第二固定件15、第一固定件16、旋转台17、旋转装置18、旋转头19、升降平台20和基座21。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包括:移动装置1、移动固定块2、操作台3、防滑块4、集线箱5、担架6、固定框架7、X型支架8、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第二固定件15、第一固定件16、旋转台17、旋转装置18、旋转头19、升降平台20和基座21。其中移动装置1与基座21相连,连接部设有移动固定块2,所述机座为矩形低座,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移动装置1为轮子,移动装置1与基座21连接部位设有移动固定块2,用固定块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更为稳定,轮子的使用,使得移动起来更加方便。基座21上方设有X型支架8,该支架同为金属制成,X型支架8两端设有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所述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为金属材质制成的矩形板块,用以连接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与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之间设有第一固定件16、第二固定件15,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可带动X型支架8进行上升与下降,所述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均设置2组,用以平衡,两组第一气缸13之间设有第一电机9,两组第二气缸14之间设有第二电机10,用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带动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型支架8的上方设有升降平台20,所述升降平台20可随X型支架8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工作需求,升降平台20的下方设有旋转装置18,该旋转装置18为矩形体,旋转装置18与旋转头19进行连接,旋转台17设在操作台3与升降平台20之间,所述升降平台20与旋转头19对应部位设有圆形孔,升降平台20与旋转头19对应部位的圆形孔用以串接旋转头19,从而达到旋转效果。操作台3为金属制成的圆形操作台3,采用圆形操作台3,使得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因角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操作台3的上方设有防滑块4,该防滑块4为圆形防滑模块,加入防滑块4,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滑移现象。基座21的上方设有集线箱5,该集线箱5为矩形金属制成,采用集线箱5设计用以整理电路。集线箱5的上方设有担架6,担架6与基座21之间设有固定框架7,所述固定框架7为矩形固定架,主要用以固定。工作原理:将工件放置操作台3,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将带动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进行工作,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将带动X型支架8向上升起,带动操作台3进行上升,到达指定位置,需要旋转时,旋转装置18带动旋转头19带动旋转台17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操作台3进行旋转。当完成工作时,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带动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下降,完成工作。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其特征是,包括:移动支座,包括基座、与基座连接的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方的X型支架;与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分别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一侧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二气缸一侧的第二电机;与所述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可带动X型支架进行上升与下降;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下方的旋转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的旋转头;与旋转头齿轮连接的旋转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方的操作台;所述旋转装置可带动旋转台进行旋转;助力架,包括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固定框架;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的担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直升机生产用升降机,其特征是,包括:移动支座,包括基座、与基座连接的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方的X型支架;与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分别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一侧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二气缸一侧的第二电机;与所述X型支架固定连接的升降平台;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可带动X型支架进行上升与下降;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平台下方的旋转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的旋转头;与旋转头齿轮连接的旋转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方的操作台;所述旋转装置可带动旋转台进行旋转;助力架,包括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富陈益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宇强特种焊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