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43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包括进气口及与进气口相连的主排气管,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还包括伸缩式副排气管、推杆、气流切换阀门、防水阀门和液位感应器,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连接于主排气管的上部,伸缩式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的接口处设有气流切换阀门,所述气流切换阀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推杆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上,另一端连接在伸缩式副排气管上,所述主排气管的出口处设有防水阀门,并在防水阀门上连接有第二电机,主排气管的出口下方设有液位感应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既不影响车辆行进,又能达到防水排气效果,防止发动机因进水而熄火甚至受损。

A Water Intake Preven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Exhaus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很多地区夏天雨季雨水量多,经常出现暴雨天气,而部分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部分地区排水不畅,路面低洼处经常出现积水,特别是下陷式的立体交通隧道。当前汽车的排气口设计位置普遍较低,若驶入超过其设计高度的积水,排气口容易被水浸没,导致尾气排放不畅,极易造成车辆熄火、排气管进水的问题,甚至发动机受损的严重后果,需为发动机进水而付出高昂的维修费用,同时,对汽车技术性能、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尾排气管进水导致发动机损毁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包括进气口及与进气口相连的主排气管,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还包括伸缩式副排气管、推杆、气流切换阀门、防水阀门和液位感应器,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连接于主排气管的上部,伸缩式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的接口处设有气流切换阀门,所述气流切换阀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推杆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上,另一端连接在伸缩式副排气管上,所述主排气管的出口处设有防水阀门,并在防水阀门上连接有第二电机,主排气管的出口下方设有液位感应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的出口外侧还设有液位判断感应器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连接的。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的出口沿车尾方向倾斜。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的出口还设有挡板。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的接口处设有收纳室,用于正常行驶状态时,收纳伸缩式副排气管。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主排气管内壁下端接近出口处设有防水凹槽,所述防水凹槽为主排气管下部的管壁向地面凹陷形成的半球形凹面。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液位感应器设有带孔的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固定在主排气管的外壁上。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中,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采用轻质耐磨性的金属合金材料,所述轻质耐磨性的金属合金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钛合金。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采用可伸缩的副排气管,通过延伸间接抬高排气口位置,可在保证汽车排气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排气管进水。副排气管通过伸缩实现防水功能,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可适用于各种外型的车辆,不影响汽车外观,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的正常行驶状态示意图。图3为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的涉水状态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包括进气口1及与进气口相连的主排气管2,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还包括伸缩式副排气管3、推杆4、气流切换阀门5、防水阀门6和液位感应器7,所述伸缩式副排气3管连接于主排气管2的上部,伸缩式副排气管3与主排气管2的接口处设有气流切换阀门5,所述气流切换阀门5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推杆4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8上,另一端连接在伸缩式副排气管3上,所述主排气管1的出口处设有防水阀门6,并在防水阀门6上连接有第二电机9,主排气管2的出口下方设有液位感应器7,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仅需将该装置通过螺丝将进气口1与汽车原本的排气口固定,即可完成安装;通过位于主排气管2出口下端的液位感应器7感应控制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使气流切换阀门5开启和防水阀门6闭合,并通过第一电机8推动推杆4,使伸缩式副排气管3向上延伸,达到了保证汽车排气的前提下,防止排气管进水的效果。所述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分别通过电线与汽车电池连接而获得电源。正常行驶时,气流切换阀门5处于关闭状态,防水阀门6处于开启状态,伸缩式副排气管3在收纳室12中,参照图2中箭头表示的汽车尾气流动方向,发动机尾气通过装置进气口直接从主排气管排出。具体地,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外侧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8连接的。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设置液位传感器10可使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判断水的深度,使伸缩式副排气管3在使用时能够精确向上延伸合适地长度,避免伸缩式副排气管3过度延伸,影响车辆行驶。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沿车尾方向倾斜。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沿车尾方向有一定角度的倾斜,避免遇到下雨时,雨水直接从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进入到排气管上,导致汽车的排气管进水而使发动机熄火,或者灰尘石块等杂物通过入口进入到主排气管内。更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还设有挡板11。挡板能够进一步地防止雨水和灰尘等杂物直接从伸缩式副排气管3的出口进入到排气管上,加强了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的防水效果和避免灰尘石块等杂物通过入口进入到主排气管2内。具体地,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3与主排气管2的接口处设有收纳室12,用于正常行驶状态时,收纳伸缩式副排气管3。伸缩式副排气管3在正常行驶状态时为折叠状态,收纳室12可在正常行驶状态下收纳伸缩式副排气管3,保护伸缩式副排气管3,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具体地,所述主排气管下方接近出口处设有防水凹槽13,所述防水凹槽13为主排气管2的下部向地面凹陷形成的半球形凹面。实际上,所述防水凹槽13为一个主排气管2近地面方向的管壁向下凹陷形成的半球形凹面,位于主排气管2的出口与气流切换阀门5之间,能够阻隔主排气2管内渗漏的积水和伸缩式副排气3管落下的雨水,且防水凹槽设置成半球形能够进一步避免汽车排气管进水。优选地,所述液位感应器7设有带孔的保护外壳14,所述保护外壳14固定在主排气管的外壁上。在汽车行驶中,路上的碎石等硬物可能会撞击并损坏液位感应器7,而有带孔保护外壳14可保护液位感应器避免在行驶过程中损坏,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3采用轻质耐磨性的金属合金材料,所述轻质耐磨性的金属合金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钛合金。采用铝合金等轻质耐磨的金属合金材料,可减轻装置的重量,避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同时又能增加装置的耐久度。请参照图3,当车辆涉水行驶时,路面积水触发液位感应器7,控制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运作;第一电机8开启气流切换阀门5,并推动推杆4带动伸缩式副排气管3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抬高排气口位置;同时,第二电机9关闭防水阀门6,参照图3中箭头表示的汽车尾气流动方向,发动机尾气通过装置进气口经伸缩式副排气管排出;当水位继续加深,触发液位判断感应器10,控制第一电机8运作,继续推动推杆4带动伸缩式副排气管3再向上延伸一定高度,直到伸缩式副排气管3伸至极限高度为止。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包括进气口及与进气口相连的主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还包括伸缩式副排气管、推杆、气流切换阀门、防水阀门和液位感应器,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连接于主排气管的上部,伸缩式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的接口处设有气流切换阀门,所述气流切换阀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推杆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上,另一端连接在伸缩式副排气管上,所述主排气管的出口处设有防水阀门,并在防水阀门上连接有第二电机,主排气管的出口下方设有液位感应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包括进气口及与进气口相连的主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还包括伸缩式副排气管、推杆、气流切换阀门、防水阀门和液位感应器,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连接于主排气管的上部,伸缩式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的接口处设有气流切换阀门,所述气流切换阀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推杆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上,另一端连接在伸缩式副排气管上,所述主排气管的出口处设有防水阀门,并在防水阀门上连接有第二电机,主排气管的出口下方设有液位感应器,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的出口外侧还设有液位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连接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副排气管的出口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军龙志军冯竞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