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79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涉及动力汽车技术领域。该汽车,包括车体、动力电池包和防护管梁,所述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前端,车体底部安装防护管梁,在电池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起到阻挡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电池的挤压,保证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并且防护管梁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A kind of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
本技术涉及动力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因燃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了降低燃油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逐渐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以及生产。电动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的碰撞安全防护是目前衡量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比较公认的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碰撞安全要求是:电池包在所有碰撞工况下避免发生任何严重的变形破坏。这就要通过限制动力电池包在汽车上的空间布置以及在车身结构上采用高强度结构防护措施来实现。现有动力电池包的设计及布置有以下特点:(1)由于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限制,电池包会尽可能的削弱自身结构的重量和强度;(2)在空间布置上,会尽可能的应用一切可用空间,增大电池包的容量。以上特点会导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在车身空间布置上处于整车最低点或次低点,并且电池包的本身结构强度相对较弱。因此,当汽车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极易造成电池包被碰撞发生变形,影响整车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用以解决动力汽车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动力电池包的碰撞防护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所述汽车还包括: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梁形成为弯折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身纵梁和第二车身纵梁;其中,所述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梁包括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二管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第三管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朝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方向凸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同轴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的底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梁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相组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护管梁的卡设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螺栓,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前端,车体底部安装防护管梁,在电池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起到阻挡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电池的挤压,保证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并且防护管梁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防护管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的防护管梁的安装结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管梁;11-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3-第三管体;2-第一车身纵梁;3-第二车身纵梁;4-第一安装支架;5-第二安装支架;41-第一支架;42-第二支架;43-第三支架;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动力汽车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动力电池包的碰撞防护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所述汽车还包括:防护管梁1,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身纵梁2和第二车身纵梁3;所述防护管梁1固定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之间。且所述防护管梁1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本身结构强度相对较弱并且安装位置偏低,容易受到较低障碍物的碰撞,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前端,车体底部安装防护管梁1,在电池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起到阻挡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电池的挤压,保证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并且所述防护管梁1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体地,所述防护管梁1形成为弯折结构。所述防护管梁1包括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连接的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连接的第二管体12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二管体12之间的第三管体13;其中,所述第三管体13相对于所述第一管体11和所述第二管体12朝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二管体12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12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管梁1的弯折结构设计,使得第三管体13凸出于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加大了防护管体1与电池包之间的距离,在发生碰撞时,第三管体13首先与障碍物接触,起到阻挡作用,对电池包进行了有效保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管梁1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结构相同,所述防护管梁1的第一管体1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与第一车身纵梁连接2,所述防护管梁1的第二管体1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与第二车身纵梁连接3。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1与所述第二支架42的第三支架43;其中,所述第一支架41、所述第二支架42与所述第三支架43相组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护管梁1的卡设空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设空间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防护管梁1的横截面积大小和形状适配。所述第一支架41和所述第二支架42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螺栓6,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车体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管梁1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身底部的第一车身纵梁2和第二车身纵梁3上,结构简洁,安装方便;并且防护管梁1覆盖在整个电池包的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路面上的障碍物对电池包的冲击,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了有效保护;并且可以针对不同形式的车辆布置要求更改不同的防护管梁1形式,以应对不同形式的车体结构及动力电池布置。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梁形成为弯折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身纵梁和第二车身纵梁;其中,所述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梁包括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二管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第三管体;其中,所述第三管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朝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方向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同轴心设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人寰万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