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52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其包括工作台、转动设置于工作台的换向机构、固定设置于换向机构上的校准夹持机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换向台,换向台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并且驱动轴的驱动端部连接有可驱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通过校准夹持机构对变速箱壳体的夹持固定,可由伺服电机提供的旋转力驱动换向台偏转,从而实现变速箱的偏转,可减少变速箱在加工过程中的锁紧、夹持次数,提高加工的精度,并且提高加工的效率。

Self-calibrating gear box case locking clamp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辅助设备,特别涉及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
技术介绍
变速箱是车辆上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可以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速箱也有了升级,从最初的手动变速箱,到现在无级变速箱,从无同步器到有同步器,操控越来越方便。目前工程机械上广泛采用柴油机,其转矩与转速变化范围小,不能满足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对牵引力和行驶速度的要求,需采用变速箱来解决这种矛盾。变速箱性能的优劣是衡量工程机械动力性、经济性及驾驶性的关键。目前的变速系统主要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静液压传动。变速箱有人力换挡和动力换挡,结构有定轴式和行星式。现有传统的六点定位方式通常无法完成对称度精准控制,并且装夹过程中的定心效果差,对高精密的生产加工,通常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变速箱壳体装夹过程中可自动完成校准、定心的新型夹具,以进一步的提高变速箱壳体的生产加工精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其包括工作台、转动设置于工作台的换向机构、固定设置于换向机构上的校准夹持机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换向台,换向台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并且驱动轴的驱动端部连接有可驱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换向台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校准夹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转动设置于两支撑座的丝杆,丝杆由三段组成并且分别为螺纹段a、光杆段、螺纹段b,其中,螺纹段a、螺纹段b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段a、螺纹段b上均螺纹连接有滑移板,上述的换向台的上板面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丝杆平行并且与滑移板构成滑动配合、且用以导向滑移板沿其导向方向运动的导轨;通过转动丝杆即可驱动一对滑移板同步相向运动;移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呈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水平杆,水平杆指向丝杆光杆段的一端设置有触头,水平杆与触头连接处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凸起,触头的自由端上端侧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坡面。进一步完善,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驱动轴的驱动端连接于传动机构的从动件,传动机构还包括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并且可向传动机构从动件传递动力的主动件;传动机构的从动件为固定套接于驱动轴驱动端部的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传动机构的主动件为固定套接于伺服电机输出轴端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并实现伺服电机提供的旋转力向换向台的传递。进一步改进,换向台上设置有切削液引流机构,所述的切削液引流机构包括开设于换向台并且沿换向台径向向外辐射的引流道b、设置于换向台并且连通换向台上板面、引流道b的引流道a,引流道a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沿换向台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进一步优化,换向台的上板面铺设有覆盖于引流道a的滤网层。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进步在于,通过校准夹持机构对变速箱壳体的夹持固定,可由伺服电机提供的旋转力驱动换向台偏转,从而实现变速箱的偏转,可减少变速箱在加工过程中的锁紧、夹持次数,提高加工的精度,并且提高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校准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0、工作台;20、换向机构;210、换向台;220、支撑座;230、引流道a;240、引流道b;250、滤网层;30、校准夹持机构;310、丝杆;320、滑移板;330、水平杆;340、限位凸起;350、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2、3所示,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其包括工作台10、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0的换向机构20、固定设置于换向机构20上的校准夹持机构30,所述的换向机构20包括水平布置并且与工作台10转动连接的换向台210,换向台210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工作台1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并且驱动轴的驱动端部连接有可驱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优选的,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驱动轴的驱动端连接于传动机构的从动件,传动机构还包括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并且可向传动机构从动件传递动力的主动件;更为具体的,传动机构的从动件为固定套接于驱动轴驱动端部的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传动机构的主动件为固定套接于伺服电机输出轴端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并实现伺服电机提供的旋转力向换向台210的传递。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际效果在于,通过校准夹持机构30对变速箱壳体的夹持固定,可由伺服电机提供的旋转力驱动换向台210偏转,从而实现变速箱的偏转,可减少变速箱在加工过程中的锁紧、夹持次数,提高加工的精度,并且提高加工的效率。如图1、2所示,换向台210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220,校准夹持机构30包括水平布置并且转动设置于两支撑座220的丝杆310,丝杆310由三段组成并且分别为螺纹段a、光杆段、螺纹段b,其中,螺纹段a、螺纹段b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段a、螺纹段b上均螺纹连接有滑移板320,上述的换向台210的上板面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丝杆310平行并且与滑移板320构成滑动配合、且用以导向滑移板320沿其导向方向运动的导轨;通过转动丝杆310即可驱动一对滑移板320同步相向运动,两个滑移板320的同步靠拢或者同步偏离。如图1、2所示,移板320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呈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水平杆330,水平杆330指向丝杆310光杆段的一端设置有触头350,尤为重要的,水平杆330与触头350连接处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凸起340,触头350的自由端上端侧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坡面。其意义在于,变速箱壳体放置于一对校准夹持机构30之间,驱动丝杆310转动并实现触头350向变速箱壳体靠拢,由于变速箱壳体质量大、外形不规则,变速箱壳体放置于换向台210时,不容易精准定位,本技术中的触头350自由端部设置有倾斜坡面,当触头350插入至变速箱壳体的轴承孔内时,倾斜设置的坡面先与变速箱壳体的轴承孔接触并初步实现变速箱壳体的校准、定位,触头350完全插入至变速箱壳体的轴承孔内时,一对校准夹持机构30可抬起变速箱壳体;并且在触头完全插入后,上述的呈环状结构的限位凸起340将与变速箱壳体的壁部紧密接触,并实现对变速箱壳体的定位;在触头350自由端设置倾斜坡面的另外一个有益效果在于,在触头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校准、定位时,可避免触头对变速箱壳体造成磨损。经过一对校准夹持机构30校准、抬起后的变速箱壳体,可由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夹持锁紧机构对变速箱壳体进行锁紧夹持,从而稳定变速箱壳体的位置,现有技术中记载有多种用于变速箱壳体夹持的夹持锁紧机构,并且该机构不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故,本文中不再赘述。变速箱壳体在钻孔、切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切削液,以提高加工效果,为解决切削液滞留问题,并技术还设计了切削液引流机构。如图3所示,所述的切削液引流机构包括开设于换向台210并且沿换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转动设置于工作台的换向机构、固定设置于换向机构上的校准夹持机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换向台,换向台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并且驱动轴的驱动端部连接有可驱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换向台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校准夹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转动设置于两支撑座的丝杆,丝杆由三段组成并且分别为螺纹段a、光杆段、螺纹段b,其中,螺纹段a、螺纹段b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段a、螺纹段b上均螺纹连接有滑移板,上述的换向台的上板面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丝杆平行并且与滑移板构成滑动配合、且用以导向滑移板沿其导向方向运动的导轨;通过转动丝杆即可驱动一对滑移板同步相向运动;移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呈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水平杆,水平杆指向丝杆光杆段的一端设置有触头,水平杆与触头连接处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凸起,触头的自由端上端侧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坡面。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校准式变速箱壳体锁定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转动设置于工作台的换向机构、固定设置于换向机构上的校准夹持机构,所述的换向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换向台,换向台下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其共轴线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工作台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并且驱动轴的驱动端部连接有可驱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换向台的上板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座,校准夹持机构包括水平布置并且转动设置于两支撑座的丝杆,丝杆由三段组成并且分别为螺纹段a、光杆段、螺纹段b,其中,螺纹段a、螺纹段b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段a、螺纹段b上均螺纹连接有滑移板,上述的换向台的上板面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丝杆平行并且与滑移板构成滑动配合、且用以导向滑移板沿其导向方向运动的导轨;通过转动丝杆即可驱动一对滑移板同步相向运动;移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呈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水平杆,水平杆指向丝杆光杆段的一端设置有触头,水平杆与触头连接处设置有呈环状结构的限位凸起,触头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培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百思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