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227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特殊钢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轧制和退火的步骤,轧制步骤为:开轧温度为950~1000℃,终轧温度810~840℃,轧后冷速不小于15℃/s,水冷至200~630℃,当水冷后钢坯温度低于550℃时,将钢坯升温至550~630℃,随后等温2~10min后空冷或以0.1~3℃/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当水冷后钢坯温度高于550℃时,将钢坯保温2~10min后空冷或以0.1~3℃/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其热轧组织显著优化,球化退火工艺明显缩短,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A method of shortening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time of GCr15 bearing steel by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o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殊钢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
技术介绍
GCr15轴承钢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主要用于制造轴承的滚珠、滚柱和轴承套圈等。热轧态所形成的组织中主要为珠光体相和先共析渗碳体相,难于切削,为了改善切削性能,需要对其进行球化退火处理,退火过程中片层状的渗碳体会溶解成球状的渗碳体,经球化退火后的组织最理想的状态是铁素体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细小均匀的渗碳体颗粒。便于加工的同时,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也会产生影响。影响球化退火组织的因素不仅包括奥氏体化温度和奥氏体化时间,究其根本是由片层渗碳体厚度决定的,尤其是晶界的先共析渗碳体,若控制不准确,很容易形成尺寸较厚的渗碳体,甚至是网状渗碳体。目前对于网状渗碳体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已有相关研究,但抛开网状碳化物的问题,若能进一步控制晶界渗碳体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对缩短奥氏体化时间非常有利,同时所形成的球化退火组织中的渗碳体颗粒更加细小、弥散、均匀,对轴承产品的加工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专利申请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GCr15轴承钢轧制和退火的步骤,其中,所述轧制步骤为:开轧温度为950~1000℃,终轧温度810~840℃,轧后冷速不小于15℃/s,水冷至200~630℃,当水冷后钢坯温度低于550℃时,将钢坯升温至550~630℃,随后等温2~10min后空冷或以0.1~3℃/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当水冷后钢坯温度高于550℃时,将钢坯保温2~10min后空冷或以0.1~3℃/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缩短GCr15轴承钢球化退火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GCr15轴承钢轧制和退火的步骤,其中,所述轧制步骤为:开轧温度为950~1000℃,终轧温度810~840℃,轧后冷速不小于15℃/s,水冷至200~630℃,当水冷后钢坯温度低于550℃时,将钢坯升温至550~630℃,随后等温2~10min后空冷或以0.1~3℃/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当水冷后钢坯温度高于550℃时,将钢坯保温2~10min后空冷或以0.1~3℃/s的冷速冷却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工艺为:将钢坯随炉升温,在780~800℃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宪明赵晓宇董春宇韩怀宾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