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75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主要在压缩机内部马达转子与汽缸轴框间的机轴上安装至少一离心风扇,同时在机轴与离心风扇套接处附近环设有至少一出油孔,并搭配机轴内部与前述出油孔相通的复数导油孔道,利用离心风扇旋转时所产生的压力差以唧取润滑油,再经由各导油孔道而导流至各机件完成润滑,最后再由机轴上出油孔喷流出,并被离心风扇甩回压缩机底层集油区,以形成一循环给油油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特别是指应用在一种较为小型的回转式压缩机,使压缩机在安装使用于倾斜不平的场所时,仍可有效地提供机件必要滑润的给油与导油功能。
技术介绍
一种水平式压缩机,可被应用于冷冻空调系统或是电子产品的散热,尤其适用于诸如汽车等移动式载体之上,例如可携式冰箱、车用空调等,而为适应安装空间的需要,多采用水平式(卧式)设计。由于相较于垂直式的设计,水平式的润滑油孔(lubrication bore)与油面的距离较大,供油难度相对提高。因此,对于该水平式压缩机而言,润滑油是否能有效地供给,以润滑压缩机内部各部机件成为主要的课题,尤其针对部份安装于移动载体上的水平式压缩机而言,因压缩机经常必须处于倾斜状态,在此种情况之下,润滑油是否能有效的供给及导流至内部机件,将明显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在既有的先前技术中,针对提供水平式压缩机机件充份润滑的设计甚多。例如美国第4,472,121号“Horizontal rotary compressor with oil forced by gasdischarge into crankshaft bore”专利前案。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利用在封闭的一压缩机壳体1a内,将设于压缩机壳体1a一侧的一冷媒排放管3a与一油气管5a互为套接,并使其套接处位于压缩机壳体1a底层的润滑油7a集油区液面以下。同时由于油气管5a的管径大于冷媒排放管3a,使其套接处形成一间隙9a,当高压的冷媒气体经由冷媒排放管3a排入油气管5a时,因压力差作用而使冷媒气体与润滑油混合的混合油气同时被吸入油气管5a,再经由油气管5a注入一位于机轴侧的油气储存槽11a,然后通过一设于机轴内的螺旋状扇叶13a的旋转将润滑油7a导入机轴的轴孔15a内部,进而达到润滑内部机件的目的。 惟,前述的美国专利前案设计,由于由冷媒排放管3a与油气管5a互为套接的组合管设置于压缩机的一侧位置,因此当压缩机设于固定式水平载体时,例如冰箱等,该设计尚能维持压缩机内部机件的正常润滑作用,然而当其设于移动式载体,例如汽车,且位于爬坡位置时,则易发生因水平倾角过大而令润滑油7a液面倾斜,使该组合管脱离液面而无法正常汲取润滑油7a的现象,进而使压缩机内部机件无法正常润滑,以致影响其使用寿命。 其次,另如美国第5,221,191号“Horizontal rotary compressor”专利前案,请配合图3所示。主要在一封闭的压缩机内部一侧设有一呈倒L形汲油管1b,其上端安装于机轴3b一端轴承5b的中空轴承盖7b,而下端则深入位于压缩机底层润滑油9b的集油区液面下。另外,在压缩机机轴3b的另端则设有一可旋转的轴流扇11b,藉由机轴3b在回转时带动轴流扇11b,使机轴3b内部轴孔13b因压差而产生抽吸力,进而使润滑油9b可经由汲油管1b抽取后,再由轴承盖7b导入轴承5b及机轴3b内部轴孔13b,以达到给油润滑的目的。 前述公知美国专利前案,其供油装置主要利用位于机轴3b一侧的轴流扇11b在附随机轴3b回转时所造成轴孔13b在轴向位置的压差,来将润滑油9b经倒L形汲油管1b抽吸进入内部机件进行润滑。然该公知专利前案,虽因其采用一种倒L形汲油管1b,能稍加改善当压缩机因水平倾斜时所可能造成润滑油9b液面下降,无法正常抽吸而导致的润滑不足现象,但是当压缩机倾角过大时,倒L形汲油管1b仍旧可能无法有效汲取因倾斜而液面下降的润滑油9b,究其因即在于汲油管1b设置于压缩机的一侧,而倾斜时润滑油9a液面下降即易造成汲油管1b管口脱离液面而无法正常汲油,进而导致压缩机内部机件无法获得正常供油润滑。再者,前述习知美国专利前案中,由于轴流扇11b在运作时,将流体沿轴向流动,也就是说必须藉由一侧轴流扇11b与汲油管1b互动所产生的轴向内部压力差,才能产生抽吸的动能,因此,必须制造出较长的管件以及足供落实该工作原理的轴流扇11b,然而当管件越长时,搭配上就越形困难,往往衍生出结构上亦趋复杂的状况,并因而提高制造加工的难度,影响所及,制造成本亦相对提高,而产品竞争力则降低。 因此,为解决前述先前技术的不足与缺失,有必要发展出一种新的设计,该设计不仅可以达到经济、实惠的目的,同时能随压缩机不同的水平倾斜角度而仍能有效提供机件的润滑,以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转,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平式压缩机给油装置,主要在压缩机内部马达转子与汽缸轴框间的机轴上安装至少一附随机轴旋转的离心风扇,且在机轴与离心风扇套接处附近,亦即在扇叶的下方环设有数个出油孔。另外,于接近压缩机的几何中心位置,即滑动轴承底部设汲油孔,搭配机轴内部导油孔道的设计,并与前述机轴的出油孔相连通。其中,导油孔道包含由机轴出油孔向下延伸深达轴心的至少一径向出油孔道;由机轴的端面位置钻设的一轴向油道做为主要的润滑油道,其为一深孔式设计,并深达与前述径向孔道形成正交;在机轴与滑动轴承套接位置另设的至少一径向入油孔道深达滑动轴承的颈部位置,与轴向油道相通,并于滑动轴承的相同位置设有至少一径向汲油孔道,孔道的底端为一汲油孔,且其位于压缩机底层的集油区液面以下;以及,于汽缸盖板上设有一径向汲油孔道与前述轴向油道相通,且其底端亦设有一汲油孔,亦位于压缩机底层的集油区液面以下。 当离心风扇旋转时,由于压力梯度作用,在扇叶与机轴出油孔间的间隔形成低压区,使位于压缩机底层的润滑油,透过与出油孔相连通的机轴内轴向油道,以及内部互通的滑动轴承径向汲油孔道以及汽缸盖板径向汲油孔道等,经由各汲油孔道底端的各汲油孔被唧取后,再经由所述导油孔道而导流至各机件内部完成润滑,最后再由所述机轴上出油孔处喷流出,并被离心风扇甩回压缩机的底层集油区,以形成润滑循环油路。 通过上述的设计,由于汲油孔之一位于滑动轴承的底部,接近于压缩机的几何中心位置,因此压缩机如因水平倾斜角度过大时,此汲油孔仍可处于润滑油的液面以下,换言之,仍能维持压缩机内部机件的正常润滑而不受压缩机倾斜角度的影响,进而可改善习知技术易受水平倾斜角度影响的限制,致使润滑不足的情形发生。同时,由于离心风扇亦接近于压缩机的几何中心,即使与位于汽缸盖板上的汲油孔,距离亦不致于过长,故可藉此提高压力梯度,以提升离心风扇汲取润滑油的能力。此外,本专利技术利用固设于机轴上的离心风扇,搭配机轴内部结构互通的润滑油导油孔道设计,在结构上至为简单且加工容易,因而亦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公知技术美国第4,472,121号专利前案结构侧面部份剖视图。 图2公知技术美国第4,472,121号专利前案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3公知技术美国第5,221,191号专利前案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4本专利技术压缩机的结构外观图。 图5本专利技术离心风扇的结构外观图。 图6本专利技术离心风扇安装于机轴的结构外观图。 图7本专利技术压缩机的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8本专利技术压缩机水平左倾的示意图。 图9本专利技术压缩机水平右倾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看图4所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压缩机10的结构外观图。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应用在一种较为小型的水平式压缩机,通过其独特的润滑给油及导油结构设计,而能确保压缩机10在运转时,即使因水平倾斜角度过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包含有:至少一离心风扇,设置于一马达转子与一汽缸轴框间的一机轴上,并附随该机轴同步回转;至少一出油孔,设置于该机轴与该离心风扇套接处附近的该机轴上,并连通于该机轴内的一导油孔道;以及至少 一汲油孔,设置于一轴承底部并连通至该导油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包含有至少一离心风扇,设置于一马达转子与一汽缸轴框间的一机轴上,并附随该机轴同步回转;至少一出油孔,设置于该机轴与该离心风扇套接处附近的该机轴上,并连通于该机轴内的一导油孔道;以及至少一汲油孔,设置于一轴承底部并连通至该导油孔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风扇的中央形成有一中空的孔座以供套设于该机轴,并可利用至少一锁固元件自该孔座表面所设至少一固定孔穿锁固定于该机轴,使该离心风扇附随该机轴同步回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风扇包含有一碟盘,且于该碟盘一侧凸设有至少一扇叶。4.如权利要求3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碟盘一侧凸设有复数个扇叶,各该扇叶以幅射环状排列。5.如权利要求3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扇叶的底缘与该机轴间形成一低压区。6.如权利要求3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油孔系设置于该扇叶下方的该机轴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心风扇设置于接近该水平式压缩机的几何中心位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油孔道包含有至少一径向出油孔道、一轴向油道、至少一径向入油孔道以及一径向汲油孔道。9.如权利要求8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径向出油孔道由该机轴表面相对于该出油孔的部位钻设至该机轴的轴心,以将润滑油经该出油孔导出。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向油道由该机轴的一端面钻设并与该径向出油孔道形成正交,以做为主要的润滑油道。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水平式压缩机的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机轴与该轴承套接位置另钻设该径向入油孔道,深达该轴承的颈部位置并与该轴向油道相连,另于该轴承内相应设置至少一径向的第一汲油孔道,该汲油孔位于该第一汲油孔道的底端,以将一集油区的润滑油导至该轴向油道。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水平式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