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78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能有效减少了生产喷油螺杆压缩机的配套周期与成本、提高轴承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其包括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端轴承座,排气端轴承座的排气口端设置有排气端盖,其特征在于:排气端轴承座朝向所述排气端盖的一侧面上开有竖向的沟槽,排气端轴承座内开有回油通道,沟槽的上端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通过转接空腔联通,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开有与转子工作腔连通的排油通道,回油通道与排油通道连通。

Oil return structure of exhaust end of fuel injection screw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il return structure of an exhaust end of an oil injection screw compressor,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tching cycle and the cost of producing the fuel injection screw compressor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earing and the compressor. The injection screw compressor casing, exhaust injection screw compressor shell is arranged at the exhaust end bearing, bearing the exhaust end of exhaust port is arranged at the exhaust end cov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xhaust end bearing toward the exhaust cov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groove, the exhaust end bearing seat open the oil return channel,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rench oil return passage through the switching between the exhaust cavity Unicom, oil injected screw compresso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oil drain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the rotor working cavity, oil return channel and oil outlet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油螺杆压缩机
,具体为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
技术介绍
在喷油螺杆压缩机中,除了转子工作腔外,轴承等主要运动部件也需要供油,且这些油在完成自身的功能后都处于较低压力,但压缩机油箱中的压力是排气压力(一般螺杆压缩机系统中的油气分离器兼做油箱使用),所以它们并不能简单地依靠重力作用流入油箱,所以必须使其回到吸气口,随工作气体一起被压缩和排出。然而由于这些回油的温度比吸气温度高,且其中带有少量的高压气体,若直接回到吸气孔口,将会降低压缩机的实际吸气容积和质量流量,故回油孔口通常都设置在吸气结束的位置。现有的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由排气端轴承座上空腔12、通道13、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3内的上通道14、以及进气端轴承座15共同组成,见图1~图4,其利用两端的油压压差将润滑油从排气端轴承座引回进气端轴承座,回到吸气口中接近吸气结束的位置A,随后与气体一起进入转子工作腔,进而参加下一个循环过程。现有的回油结构通常需要在主机壳体和排气端轴承座上事先预留出加工油道所需的位置和空间(图3、图4中的斜线剖面左下方凸出部分),其增加了零件模具、毛坯结构复杂性,也增加了主机的重量,不仅影响了主机结构的紧凑性和美观性,也使得配套周期和成本增加;另外,当主机停机时,图4所示的左侧轴承孔中的润滑油会从左侧全部流出,几乎没有存油,容易导致主机在下一次开机时此处轴承缺油干磨,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能解决现有结构缺陷导致的螺杆压缩机零件加工模具、毛坯结构设计复杂,螺杆压缩机主机重量重、配套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排气端轴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包括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端轴承座,所述排气端轴承座的排气口端设置有排气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轴承座朝向所述排气端盖的一侧面上开有竖向的沟槽,所述排气端轴承座内开有回油通道,所述沟槽的上端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通过转接空腔联通,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开有与转子工作腔连通的排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与排油通道连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用排气端轴承座内的回油通道直接与转子工作腔连通,而无需在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设置排油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沟槽位于所述排气端轴承座的两个轴承安装腔之间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排油通道设置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吸气口一侧。与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彻底摒弃了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单独设置回油通道的结构,而是在排气端内部通过排气端盖的内侧面、排气端轴承座的沟槽和回油通道、以及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上的排油通道形成一个直接向转子工作腔排油的回油腔道,从而降低了模具、毛坯结构的复杂性,减少了主机重量,有效减少了生产喷油螺杆压缩机的配套周期与成本;并且其通过排气端轴承座上竖向沟槽,保证在机组停机时轴承座内积蓄少量的润滑油,从而使轴承的滚子仍有部分浸润在润滑油内以达到保护轴承的目的,提高轴承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以螺杆压缩机主机主视角度为基准的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以螺杆压缩机主机主视角度为基准的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进气端轴承的左视方向示意图;图3为以螺杆压缩机主机主视角度为基准的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左视方向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以螺杆压缩机主机主视角度为基准的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轴承座的左视方向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主视向局部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中排气端盖按图5的右视方向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中排气端轴承座按图5的左侧方向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中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按图5的左侧方向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主视向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见图5,本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包括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3,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3的排气端侧安装有排气端轴承座2,排气端轴承座2的排气口端设置有排气端盖1,排气端轴承座2朝向排气端盖1的一侧面上开有竖向的沟槽4,沟槽4位于排气端轴承座的两个轴承安装腔2-1、2-2之间的位置,排气端轴承座2内开有回油通道6,沟槽4的上端与回油通道6之间通过转接空腔5联通,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3的排气端开有与转子工作腔8连通的排油通道7,回油通道6与排油通道7连通;排油通道7设置于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吸气口9一侧,故排油通道7内的压力为吸气压力。图5中,10为压缩机排气口。本技术的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由排气端盖的内侧平面1-1、排气端轴承座的竖向沟槽4、转接空腔5、回油通道6以及壳体3上的排油通道7构成,当喷油螺杆压缩机正常工作时,排气端轴承的润滑油在排气端轴承座2内慢慢积蓄,直至润滑油位到达回油结构的起点D,回油结构的起点D在沟槽4的底端面,此时润滑油的压力大约为0.1~0.2MPa(表压),而排油通道7内的压力为吸气压力,在压缩机吸气口压力与竖向沟槽底部润滑油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润滑油沿着竖向的沟槽4向上流动,经过转接空腔5、回油通道6以及排油通道7,最终进入转子工作腔,然后与工作气体一起进行压缩与排出。当压缩机组停机时,随着机组的卸载,排气端轴承座2的供油压力慢慢降低,当压力势能之差不足以补偿位势能的之差时,润滑油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沟槽4回到轴承座内,保证了机组停机时,轴承腔内仍有少量的润滑油11(附图7中阴影部分),在机组下一次启动时,留存于轴承腔内的润滑油11能起到润滑轴承的作用,避免出现如现有排气端回油结构中存在轴承缺油的现象,进而可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见图9,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不同的地方仅在于:其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3的排气端不开设排油通道,排气端轴承座2内的回油通道6的出油口位于转子工作腔8的径向范围内,因而回油通道6直接与转子工作腔8连通;从而本实施例的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由排气端盖的内侧平面1-1、排气端轴承座的竖向沟槽4、转接空腔5、回油通道6构成,当喷油螺杆压缩机正常工作时,排气端轴承的润滑油在排气端轴承座2内慢慢积蓄,直至润滑油位到达回油结构的起点D,回油结构的起点D在沟槽4的底端面,此时润滑油的压力大约为0.1~0.2MPa(表压),而此时回油通道6内的压力为吸气压力,在压缩机吸气口压力与竖向沟槽底部润滑油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润滑油沿着竖向的沟槽4向上流动,经过转接空腔5、回油通道6,最终进入转子工作腔,然后与工作气体一起进行压缩与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包括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端轴承座,所述排气端轴承座的排气口端设置有排气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轴承座朝向所述排气端盖的一侧面上开有竖向的沟槽,所述排气端轴承座内开有回油通道,所述沟槽的上端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通过转接空腔联通,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开有与转子工作腔连通的排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与排油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包括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端轴承座,所述排气端轴承座的排气口端设置有排气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轴承座朝向所述排气端盖的一侧面上开有竖向的沟槽,所述排气端轴承座内开有回油通道,所述沟槽的上端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通过转接空腔联通,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开有与转子工作腔连通的排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与排油通道连通。
2.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排气端回油结构,其包括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壳体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闯吴霞俊胡建军赵力成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