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及其喷油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401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螺杆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及其喷油螺杆压缩机,包括具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的冷却器及温控阀芯、油过滤器和油滤头温控阀总成,油滤头温控阀总成包括内设油道的阀体,阀体上设有连通油道的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润滑油入口和润滑油出口,第二出油口连通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一出油口,温控阀芯穿过阀体伸入油道内,油过滤器设于阀体底部并与油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冷却器和油过滤器之间设置油滤头温控阀总成,替代了温控阀阀体和油过滤器座的组合,减少了零件间的连接点及多余零件,减少了油路泄漏点,有效提高了油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整机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并减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杆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及其喷油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油路系统由温控阀阀体、温控阀芯、油过滤器、油过滤器座、油管等部件组成,其中,温控阀阀体与油过滤器座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温控阀阀体与冷却器之间通过油管连接起来。如此,由于零件数量比较多,这样就容易产生泄漏点而造成润滑油泄漏;另外,由于温控阀阀体进出口都需与冷却器进出口连接,因此需要至少两根油管及接头进行连接,不仅使得结构复杂,而且还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及其喷油螺杆压缩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系统中的温控阀阀体、油过滤器座及冷却器之间通过接头和油管连接而造成结构复杂、成本增加且易漏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该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包括: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油路系统中的润滑油,所述冷却器具有并排设置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 ;油滤头温控阀总成,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朝向所述冷却器的一侧开设有紧贴并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的第二出油口,以及紧贴并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的第二进油口,且所述阀体内具有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的用以供所述润滑油流通的油道,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输入所述润滑油的润滑油入口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出口,所述润滑油入口和所述润滑油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油道;温控阀芯,插设于所述阀体上,且伸入所述油道内,所述温控阀芯用于控制所述油道局部的通断;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阀体底部,并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油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润滑油。进一步地,所述油道包括顺序连通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润滑油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道,且所述温控阀芯插设于所述第二油道内并控制所述第一油道与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油道,所述润滑油出口连通所述第四油道;所述油道还包括第五油道,所述油过滤器与所述第五油道连通,所述第五油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四油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阀芯安装口,所述阀芯安装口用以安装所述温控阀芯。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伸出有连通所述第五油道的油滤接头,所述油过滤器与所述油滤接头连接并形成连通。优选地,所述油滤头温控阀总成通过多个紧固件与所述冷却器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一端穿过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冷却器内形成固定,且所述紧固件另一端抵顶于所述阀体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具有螺帽的螺栓,所述螺帽抵顶于所述阀体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均垫设有O型圈。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插设有油滤压差指示器,且所述油滤压差指示器的一端伸入所述油道中,所述油滤压差指示器用于指示所述油道中润滑油的压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在冷却器和油过滤器之间设置油滤头温控阀总成,替代了温控阀阀体和油过滤器座的组合,减少了零件间的连接点及多余零件,减少了油路泄漏点,有效提高了油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整机结构简单、布置合理,并减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爆炸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爆炸示意图二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油滤头温控阀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油滤头温控阀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的剖面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的剖面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该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包括冷却器1、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温控阀芯3以及油过滤器4。具体地,对于冷却器1,其用于冷却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油路系统中的润滑油,该冷却器I的一侧向外伸出有凸台10,此处,通过设置凸台10,使得冷却器I能够与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直接贴靠,如此避免了冷却器I形状对直接固定连接造成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该凸台10上具有连通冷却器I内部的第一进油口 11以及第一出油口 12,第一进油口 11和第一出油口 12并排且间隔设置,这样便于与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连接和连通;对于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其与冷却器I固定连接,该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包括阀体21,该阀体21优选为长方体状,其内设有用以供润滑油流通的油道20,该阀体21上还开设有与油道20分别连通的第二出油口 211、第二进油口 212、润滑油出口 213以及润滑油入口 214,其中,第二出油口 211和第二进油口 212均位于阀体21上朝向冷却器I的凸台10的一侧,且该第二出油口 211正对且紧贴连通第一进油口 11,第二进油口 212正对第一出油口 12并与其紧贴连通,润滑油出口 213位于阀体21上的第二出油口 211和第二进油口 212所在侧的旁侧,且润滑油入口 214位于该阀体21上润滑油出口 213所在侧的对侧,此处,润滑油入口214用于输入润滑油,润滑油出口 213连通压缩机主机,该润滑油出口 213用以供冷却过滤后的润滑油输出进入喷油螺杆压缩机的主机内;对于温控阀芯3,其插设在阀体21上的润滑油入口 214所在侧,且该温控阀芯3的一端穿过阀体21外壁后伸入油道20内,此处,该温控阀芯3用于控制油道20局部的通断;对于油过滤器4,其设置在阀体21的底部并与油道20连通,此处,油过滤器4用于过滤油道20内的润滑油。采用上述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具有如下特点: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上述冷却器I和上述油过滤器4之间设置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即通过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直接连接并连通冷却器I和油过滤器4,如此,通过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替代了通常的温控阀阀体和油过滤器座的组合,这样就取消了单个油过滤器座,减少多个接头零件,取消了温控阀阀体与冷却器I之间的两个油管和接头,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油滤头温控阀总成2,减少了零件之间的连接点及多余的零件,减少了油路泄漏点,有效提高了油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该组件结构更简单优化,整机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并大大减低了生产、维修以及使用成本。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油道20包括顺序连通的第一油道201、第二油道202、第三油道203和第四油道204,其中,上述润滑油入口 214连通第一油道201,上述第二出油口 211连通第二油道202,且上述温控阀芯3插入该第二油道202内,该温控阀芯3控制第一油道201与第二出油口 211之间的通断,上述第二进油口 212连通第三油道203,上述润滑油出口 213连通第四油道204 ;另外,油道20还包括第五油道205,上述油过滤器4与第五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喷油螺杆压缩机油路冷却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油路系统中的润滑油,所述冷却器具有并排设置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油滤头温控阀总成,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朝向所述冷却器的一侧开设有紧贴并连通所述第一进油口的第二出油口,以及紧贴并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的第二进油口,且所述阀体内具有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的用以供所述润滑油流通的油道,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用于输入所述润滑油的润滑油入口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出口,所述润滑油入口和所述润滑油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油道;温控阀芯,插设于所述阀体上,且伸入所述油道内,所述温控阀芯用于控制所述油道局部的通断;油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阀体底部,并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油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润滑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送李桂林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寿力亚洲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