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281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3:48
一种螺杆压缩机,在从螺旋槽(41)的壁面(41a、41b)作用于闸(51)的侧面(51a、51b)的驱动力的位置成为密封点(P1、P2)的螺杆压缩机中,抑制闸转子(50)由于螺杆转子(40)停止时逆向旋转而疲劳损伤。将弯曲面(52)设在闸(51)的驱动侧侧面(51a)上而由该弯曲面(52)与螺旋槽(41)的壁面(41a)形成驱动侧的密封点(P1),将折弯面(53)形成在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上而由该折弯面(53)与螺旋槽(41)的壁面(41b)形成驱动侧相反侧的密封点(P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杆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螺杆转子上的螺旋槽啮合的闸转 子上的闸的构造。
技术介绍
到目前为止,作为制冷空调等的压缩机使用的螺杆压缩机已为众人所知。例如,专 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螺杆压缩机包括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螺旋槽(齿槽)的螺杆转子、和 具有多个闸(齿)的圆盘状闸转子。闸转子的轴心与螺杆转子的轴心正交。由螺杆转子上 的螺旋槽和闸转子上的闸形成压缩室。 在该螺杆压缩机中重复进行以下动作,即闸转子上的闸伴随着螺杆转子的旋转而 相对于螺杆转子上的螺旋槽移动,压缩室的容积扩大后又缩小。在压缩机的容量增大的时 间内,制冷剂被吸入压缩室,压缩室的容积一开始缩小,被吸入的制冷剂就开始被压缩。当 压缩室即螺旋槽与喷出口连通时,被压缩的高压制冷剂就从压缩室喷出。 如图7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螺杆压缩机中,闸转子110上的闸111与螺杆 转子100的螺旋槽101啮合,该闸111的两侧面112、113上的压缩室120 -侧的缘部由弯 曲面(圆弧状面)114、115形成。 专利文献1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公昭57-55881号公报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 因为螺杆转子100的与闸转子110接触的那一部分螺旋槽101的倾斜度伴随着旋 转从图7所示的A变化到B,所以在使闸转子110的侧面112、113上的缘部为弯曲面114、 115的情况下,负荷作用于闸111上的密封点P1、P2(螺旋槽的壁面与闸的侧面实质接触的 点)的位置发生变化。 闸转子110在正常运转的正向旋转时以图7中的左侧面(以下,称为驱动侧的面) 与螺杆转子1〇〇上的螺旋槽101接触,闸111上的位于压缩室120 -侧的角部C1相对于该 接触位置(密封点P1)成为钝角。因为该角部C1为钝角,所以即使通过让闸111的驱动侧 侧面112的缘部为弯曲面114,密封点P1的位置变化而接近所述角部C1,也不会在闸转子 110上产生过大的应力。 另一方面,螺杆压缩机一般在停止时喷出侧的高压制冷剂朝着吸入侧(低压侧) 逆向流动,螺杆转子100逆向旋转,所以在该逆向旋转时,闸转子110上的闸111会与螺杆 转子100上的螺旋槽101在图7中的右侧面(以下,称为驱动侧相反侧的面)接触,该接触 位置成为密封点P2。因为闸111的位于压缩室120侧的角部C2相对于该驱动侧相反侧的 密封点P2成为锐角,所以当该密封点P2的位置变化而接近所述角部C2时,就会在闸转子 110上产生过大的应力。而且,如果在高低压差较大的条件下重复启停,就有可能导致闸转 子110的位于驱动侧相反侧的角部C2疲劳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闸转子由于螺杆转 子在停止时的逆向旋转而疲劳损伤。 一技术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 第一方面的技术以以下螺杆压缩机为前提,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在外周 面上具有多个螺旋槽41的螺杆转子40和具有多个闸51的圆盘状闸转子50,该多个闸51 与该螺旋槽41啮合形成压缩室23。所述闸51具有驱动侧侧面51a和驱动侧相反侧侧面 51b。该驱动侧侧面51a在所述螺杆转子40正向旋转时,由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驱动, 该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位于所述驱动侧侧面51a的相反一侧,该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 在所述螺杆转子40逆向旋转时,由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b驱动,从所述螺旋槽41的壁 面41a、41b作用于所述闸51上的侧面51a、51b的驱动力的作用点成为密封点P1、P2。 在该螺杆压缩机中,所述闸51的驱动侧侧面51a在所述压缩室23侧的缘部具有 弯曲面52,由该弯曲面52的弯曲部和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形成所述密封点P1 ;所述 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在所述压缩室23侧的缘部具有折弯面53,由该折弯面53的 折弯部和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b形成所述密封点P2。 在该第一方面的技术中,在闸51的驱动侧,因为由弯曲面52和螺杆转子40 上的螺旋槽41形成密封点P1,所以能够抑制闸51磨损;在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因为由 折弯面53和螺杆转子40上的螺旋槽41形成密封点P2,所以密封点P2的位置一定不变。 第二方面的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技术中,该螺杆压缩机包括:变 速驱动所述螺杆转子40的驱动机构15。 在该第二方面的技术中,在是变速驱动的螺杆压缩机的情况下,因为滑阀不 是作为卸荷机构使用,而是作为容积比调节机构使用,所以逆向旋转时无法卸荷,施加给闸 转子50的负荷就过大。相对于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该负荷导致产生应力。 第三方面的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技术中,所述闸51的驱 动侧相反侧的密封点P2形成在从所述闸51的压缩室23侧的角部C2算起距离在0. 8mm以 上1. 2mm以下的范围内。 第四方面的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三方面的技术中,所述闸51的驱动侧相 反侧的密封点P2形成在从所述闸51的压缩室23侧的角部C2算起距离为1. 0mm的位置处。 在上述第三、第四方面的技术中,能够将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的密封点P2设 定在相对于压缩面侧的角部C2而言很合适的位置上。 第五方面的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技术中,所述闸51的驱 动侧的密封点P1形成在从所述闸51的压缩室23侧的角部C1算起距离在0. 3mm以上1. 6mm 以下的范围内。 第六方面的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三方面的技术中,所述闸51的驱动侧的 密封点P1形成在从所述闸51的压缩室23侧的角部C1算起距离在0. 3mm以上1. 6mm以下 的范围内。 第七方面的技术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的技术中,所述闸51的驱动侧的 密封点P1形成在从所述闸51的压缩室23侧的角部C1算起距离在0. 3mm以上1. 6mm以下 的范围内。 在上述第五方面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技术中,能够将闸51的驱动侧的 密封点P1设定在相对于压缩室23侧的角部Cl而言很合适的位置上。 一技术的效果一 根据本技术,在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由折弯面53和螺杆转子40上的螺旋 槽41形成密封点P2,密封点P2的位置一定不变,因此不会出现密封点P2离闸51的角部 C2过近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在闸51上产生过大的应力,从而能够抑制闸51疲劳损伤。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与施加给闸转子50的负荷容易过大的变速驱动 螺杆压缩机中,能够有效地抑制当螺杆转子40逆向旋转时闸51疲劳损伤。 根据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的技术,因为密封点P2不会离闸51的位于压缩室 23侧的角部C2过近,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闸51的应力增大;而且因为密封点P2也不会离 该角部C2过远,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泄漏损失。 根据上述第五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技术,因为由弯曲面52形成闸51的 驱动侧的密封点P1,所以能够抑制正常运转时闸转子50磨损,而且,通过将密封点P1设定 在所述范围内,则能够实现泄漏损失少、效率好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螺旋槽(41)的螺杆转子(40)和具有多个闸(51)的圆盘状闸转子(50),该多个闸(51)与该螺旋槽(41)啮合形成压缩室(23),所述闸(51)具有驱动侧侧面(51a)和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该驱动侧侧面(51a)在所述螺杆转子(40)正向旋转时,由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驱动,该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位于所述驱动侧侧面(51a)的相反一侧,该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在所述螺杆转子(40)逆向旋转时,由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b)驱动,从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41b)作用于所述闸(51)上的侧面(51a、51b)的驱动力的作用点成为密封点(P1、P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51)的驱动侧侧面(51a)在所述压缩室(23)侧的缘部具有弯曲面(52),由该弯曲面(52)的弯曲部和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形成所述密封点(P1),所述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在所述压缩室(23)侧的缘部具有折弯面(53),由该折弯面(53)的折弯部和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b)形成所述密封点(P2)。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在外周面上具有多个螺旋槽(41)的螺杆转子(40)和具有 多个闸(51)的圆盘状闸转子(50),该多个闸(51)与该螺旋槽(41)啮合形成压缩室(23), 所述闸(51)具有驱动侧侧面(51a)和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 该驱动侧侧面(51a)在所述螺杆转子(40)正向旋转时,由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 (41a)驱动, 该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位于所述驱动侧侧面(51a)的相反一侧,该驱动侧相反侧 侦愐(51b)在所述螺杆转子(40)逆向旋转时,由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b)驱动, 从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41b)作用于所述闸(51)上的侧面(51a、51b)的驱动 力的作用点成为密封点(P1、P2),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51)的驱动侧侧面(51a)在所述压缩室(23)侧的缘部具有弯曲面(52),由该 弯曲面(52)的弯曲部和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a形成所述密封点(P1), 所述闸(51)的驱动侧相反侧侧面(51b)在所述压缩室(23)侧的缘部具有折弯面 (53),由该折弯面(53)的折弯部和所述螺旋槽(41)的壁面(41b)形成所述密封点(P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广道后藤英之井上贵司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